2021年一头大象 红玉(普洱熟茶)品鉴:甜润柔滑的特色可圈可点
写在前面: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一基本信息一
地点:河南 开封 三才堂
室内环境 : 晴23.5℃ 相对湿度57%
主泡器:盖碗
容量 :140cc
投茶量 : 8克
水质 : 桶装纯净水
人数 : 3人
时间 : 2022.05.04
冲泡习惯:温杯时间略长,所有茶具温度较常温略高
参评人:A 女 27岁 新茶友 茶龄1个月
B 女 35岁 茶艺师三级 4年茶龄
C 男 33岁 茶艺师三级 8年茶龄(本人)
说明:本次品茶共有三位茶友参与,为了尽可能的把这款茶的各方面的茶性和口感更加细致的表现出来,特意邀请了有差异性的茶友进行品鉴,评测结果也是综合了几位的意见后得出的。
一 产品介绍一
品牌:一头大象
产品名称:红玉(普洱熟茶)
出品商:云南千山叶茶业有限公司
生产商:云南五恭茶业有限公司
生产日期:2021年11月07日
一品牌介绍一
千山叶公司虽然身在云南,但心系全国,并不以云南的茶为主,跟随一众茶企无脑卖普洱。花茶,绿茶,红茶都是千山叶的特色,尤其是以花茶为主打。在包装上也是尽显简约的设计理念,可以看得出来为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下了不少功夫。“一头大象”这个品牌的名字也是有区别于传统茶品牌的起名套路,别具一格,LOGO设计采用了目前流行的简约画APP图标风,也是一家走在潮流前沿的茶企。
强调两个时间点:
出品方云南千山叶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距今5年半。
生产商云南五恭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距今3年有余。
这个马上就会用的到。
闲话不多说,上图: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点是这个包装的设计的简洁度很高,并且把很多有效信息都展现了出来,除了一些基本信息以外,特别强调了“甜、润、柔、滑”的产品特点,后面品鉴的时候也会尽量从这四个维度重点衡量。
还有一点,就是八年陈的茶青,也是这款茶的卖点和亮点。但结合刚才我强调的茶企的存续时长来看,这款茶的茶青应该是另有其人做的,我觉得应该在生厂商名单里把茶青的制造者也加上,不能掩盖幕后工作的辛劳不是。
从各曝光度的图片来看,这款茶的油亮度确实已经不那么高了,也许和长时间的陈化有关,也许是别的原因,但就外形而言,还是比较规整的。
当我拿起茶饼观察细节时,发现一个小问题,感觉这茶很“小”,原因可能是压的紧造成视觉外观感觉小,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分量轻。随后就量了下尺寸,称了下重:


果不其然,1.6的卡尺厚度,343.5g的净重。都比普通的普洱熟茶要“小”。
撬开茶称取8g以后:




可以看得出茶饼的分层度很高,原料的拼配度也是有讲究的。
※为了尊重下八年陈的原料,害怕直接开泡茶并不能完全展现特色,在醒茶之前加了一步摇香的动作,这个步骤虽然本不属于普洱熟茶,但高温摇香确实有助于陈年普洱的醒茶。并且全程基本保持了高盖碗温和高温杯的状态:



在摇香之后,就是洗茶醒茶:



能明显的看出来,因为前期预热的作用,干茶在洗茶时已经开散,茶汤已经展现出了棕黄色的色泽,但似乎亮度不高。
第一泡:


第一泡:



第一泡:
注水水温
100℃
注水方式
贴壁定点
泡茶时长
3s
冲泡方式
有氧
茶汤(看)
橙黄偏红
闻香(嗅)
香气不高,陈味初露
口感(品)
甜度很明显,比较润滑,轻柔感明显
杯底香
陈味为主,略甜
30S后
陈味渐淡
第二泡:



第二泡:
注水水温
100℃
注水方式
贴壁定点
泡茶时长
7s
冲泡方式
有氧
茶汤(看)
深橙红
闻香(嗅)
陈味明显,甜度适中
口感(品)
甜度很明显,厚度很好,略醇
杯底香
陈味为主,略甜
30S后
陈味依然
第二泡:
注水水温
100℃
注水方式
贴壁定点
泡茶时长
7s
冲泡方式
有氧
茶汤(看)
深橙红
闻香(嗅)
陈味明显,甜度适中
口感(品)
甜度很明显,厚度很好,略醇
杯底香
陈味为主,略甜
30S后
陈味依然
第三泡



第三泡:
注水水温
100℃
注水方式
圈冲
泡茶时长
10s
冲泡方式
有氧
茶汤(看)
深红,亮度比较高,透度欠佳
闻香(嗅)
陈味达到顶峰,甜度很重,没有土沁味
口感(品)
甜润柔滑都有体现,展现了特色
杯底香
略甜
30S后
略有木香,口内微微生津
第四泡



第四泡



第四泡:
注水水温
100℃
注水方式
圈冲
泡茶时长
10s
冲泡方式
有氧
茶汤(看)
黑红酱油色,亮度高,油性欠佳,透度不高
闻香(嗅)
以微木香为主,略有花香
口感(品)
基本维持了上一泡的口感,表现稳定
杯底香
花香、木香
30S后
口内微微生津,有回甘
第五泡



第五泡:
注水水温
100℃
注水方式
圈冲
泡茶时长
15s
冲泡方式
有氧
茶汤(看)
色泽回归偏黄的状态,透亮
闻香(嗅)
香气开始消退
口感(品)
口感还在线,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大
杯底香
略有花香
30S后
仍有回甘
叶底:



叶底的油亮度一直很高,在经历了多年陈化后还能保证到这个程度的完整度实属难得。芽、叶、径的比例搭配适中,确实在拼配度上很专业。
※小插曲:
普洱熟茶的茶汤色泽是品鉴过程中结论差异最大的一个点,这主要是因为品茗杯以及茶汤量造成的一些视觉感观上的误差,为此特此把品鉴过程中的一泡拿来拍了几张过程细节图:






从图中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一泡茶在不同的茶汤量中色泽的变化。所以在品鉴的过程,茶友们应尽量控制变量,避免一些干扰因素对品茶造成的困扰。
留个小问题供各位茶友消遣:这是第几泡的茶汤?
总结:
这是一款总体表现中规中矩的熟茶,就这个价位来说,甜润柔滑的特色可圈可点,个人不太建议新手尝试,这款茶更适合有一些茶龄并且对陈茶感兴趣的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