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神话】行于云上者的赞歌

一、迦南神话的基本概念与界定
迦南神话,指的是西亚巴勒斯坦地区,以《圣经》中“迦南”之名约定俗成所称呼的一个古民族神话群。实际上,迦南神话的范围涵盖巴勒斯坦、腓尼基、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推罗、西顿、毕布勒等地,包括犹太人、迦南人、阿拉米人、阿摩利人、腓尼基人等。或许将之称为西闪米特人神话更为妥当。
1929年之前,对于迦南神话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圣经》、腓尼基铭文以及斐洛等人的描述,然而这些资料片面、零碎且年代较晚,所以对于古迦南的研究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这一问题直到1928年后乌加里特文献的出土,才得以解决。
迦南神话并非是具有固定体系的神话。由于民族和城邦的众多,迦南地区产生的神话情节与神话人物形象也多变而纷杂。这些神话具有一定的相同性,但各自的分歧亦为数不少。故此,本文主要是以乌加里特文献的视角,对迦南神话的主角——大神巴力进行一定的阐述。

二、迦南诸族的崇拜观念
古迦南人是毫无争议的多神崇拜,在他们的神话中,时序神话处于显要地位,有关权力征战、死而复生的要素充盈其中。对地域主神的崇拜居于首位。在迦南神话里,神像凡人一样必须进食,厄勒为阿娜特所指派的任务——使神永世不死,正是通过人们的献祭来完成。人们通常向神奉上葡萄酒与面包,以及各种雄性的牛羊。在献祭神的时候,迦南人会选择高处设坛,作为献祭诸神的圣所。对于迦南人而言,活祭与淫祭在他们的宗教中也不罕见。据说在对摩洛神的祭祀中,人们会将初生的婴儿作为祭品对摩洛(以人为祭)神进行燔祭,此外还有各种圣妓,此处不多赘述。
迦南人通常将公牛作为权威和力量的象征,这也反映在诸神之中:厄勒最重要的称号是公牛,而巴力则是冠戴牛角之神。在他被死亡降服的前夕,他曾以公牛的形象与母牛交媾,诞下一头小牛犊。这似乎可以将宇宙公牛视为巴力的本体或者某种极其重要的化身。
除此之外,对于祖先的崇拜在古迦南人的信仰生活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在古迦南人的丧葬传统中,随葬品都是不可缺少的,祖先们同样享受着焚香受祭之礼。
三、巴力其名
巴力(Baal)并不是某一位迦南神明的专有名字,它是一种掩盖神明真名的称号,神明的真名只在该神最初出现的时候为人所知。例如“厄勒”——“神”、“巴力”——主人、“巴拉特”——“女主人”。这些称号可以用于若干神,并非是一神专用。在腓尼基人看来,让外乡人知道神明的真名后,就有可能让外乡人向该神祈祷,得到他的保佑,从而使自己失去该神的庇护。故而迦南人一般都不会直接称呼神的名字,而是以称号代替。
巴力神是一位呼风唤雨、投掷雷霆、腾云驾雾、丰饶大地、死而复生的强大神明。作为年轻的神王,他与宙斯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事实上,巴力也的确被当作宙斯受到崇拜。
从厄勒作为诸神之父的角度上来说,巴力也是厄勒的诸子之一。但同时,巴力又被称为大衮(Dagun)之子。大衮除却指代那位半鱼之神,还具有谷物的意思,这里将巴力称为谷物之子,可能是为了强调巴力与丰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有可能是有亚摩利人传入。
巴力本来是作为“主人”这一称号指代某神,后来却成为了一神的专称。这位神明即是《圣经》中提到的那位巴力,也即别西卜、巴力西卜。事实上“西卜”即是“王子”的意思。这位巴力原先的名字是哈都(Haddu)、哈达(Hadad),两河的神明哈达德与之渊源颇深。他也被称为阿利延(Aliyan),意为“强有力者”、“最高统治者”。
四、退位之神
在古迦南的万神殿里,厄勒(EL)占据着其中最为显赫的位置。在闪米特语中,厄勒即是“神”的意思。祂是“公牛”、“大能者”、“岁月之主”、“大王”“诸神与人类的父亲”、“大地的创造者”、“大地的主人”、“恒在者”、“造物者”。他于烈火上造就两名女神,并且与之结合。他与亚舍拉结合,生下70名神子,分封70列国,使亚舍拉(Asherah)成为众神之母;他与亚舍拉及阿娜特(Anate)结合,创造诸天星辰,生下七位象征着丰饶的巨大善神,被视为体现古迦南宇宙诞生与大地丰收的神话。
造物神、祖神、神王、丰饶之主。
这便是早期迦南神话中,作为名实双方面的诸神之王——厄勒的形象。
但进入迦南宗教发展的后期,厄勒的地位却遭遇了滑铁卢般的下降。尽管他仍然是诸神之王,但他在神话中的形象却是懦弱、老迈、无能的,所谓的诸神之王其意义更像是一个橡皮图章,为强有力的新神加以天命的冠冕。甚至其妻子都被巴力夺走。在乌加里特文献中,作为巴力忠实支持者的阿娜特亦对厄勒极尽嘲讽。
“牡牛,我的父亲,一定会同意,
为了我,为了他自己,一定会同意,
因为我把他扔到地上,好象对付一只羊,
用鲜血洒满他那花白的头发,用黑红的血洒满他的胡须,
如果他不给巴力居所,犹如对待众神,
如果他不给巴力宫室,犹如对待阿舍拉之子。”
在另一则残破的叙事中,巴力在厄勒的圣山——撒分山(Zaphon)上,在厄勒的宫殿中,将厄勒捆缚,并刺伤了他(加苏托、波佩、奥登伯格等认为这是厄勒受到了阉割,从赫梯、希腊等地的神话母题以及乌加里特文献中厄勒的表现上看,这个推测是十分合理的),从而在事实上夺走了厄勒的圣山与权力,迫使厄勒躲在河流的尽头,深渊的山谷之中。从此,巴力作为统治世界的新神,居住在宇宙圣山——撒分山上。而厄勒则居住在世界的尽头。
为自己的命运感到哀伤的厄勒恳求子嗣为他复仇,他的长子——大海王子雅姆(Yam)听到了厄勒的悲叹,并给了他一杯烈酒。于是厄勒便宣布雅姆为继承人,从而为巴力与雅姆的斗争埋下了伏笔。
五、乌加里特:海与冥界的叙事
古代乌加里特是叙利亚北部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在这里,发现了对古以色列及迦南研究而言,价值无可估量的乌加里特文献。但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乌加里特在地理上并非是一个典型而传统的迦南城邦,之所以将1928年后出土的乌加里特文书作为迦南研究的重要文献,一是因为迦南地区同期再无比乌加里特文书更为完整的材料出世,二是乌加里特语言与古迦南语具有亲缘关系。但必须注意的是,乌加里特宗教并不能完全代表迦南宗教。
言归正传。乌加里特文献中,主要是围绕着一个核心与两个故事来展开叙事的。整个乌加里特文献主要是叙述巴力如何战胜对手、获得王权的过程。而巴力奠定王权的主要对手,却并非是厄勒,而是厄勒所宠爱的两个儿子——大海王子雅姆(Yam)与死神莫特(Mot)。
雅姆具有神明与魔怪的双面性。他既是大海的本体、诸水的主宰,又是七首的水怪龙蛇。在残缺的乌加里特文献中,雅姆首先以掌握权力者的面貌向诸神索取被诸神保护的巴力,面对在神宴中出现的雅姆使者,诸神垂头丧气、卑躬屈膝,巴力却站出来,显示英勇气概,使得诸神重新振作。使者进入宴会后,并未依照礼节对诸神中地位最高的厄勒行礼,厄勒却懦弱的答应让巴力永远做雅姆的奴隶。巴力怒不可遏,意图杀死使者,却被阿娜特与阿斯塔尔塔劝阻。在接下来的斗争中,匠神库萨尔·瓦·胡萨斯为巴力分别打造了一对名为“追逼者”与“打击者”的魔棒。巴力首先掷出“追逼者”,打中雅姆的背脊;接下来打击者也飞离巴力之手,它击中了雅姆的头颅,从而将海之王子打落王座,将七首魔怪击败,使得巴力获得了王权。
“科塔尔取来两棒杵并赋予称谓:
“你的名字是‘追逼者’。对雅姆紧紧追逼,将雅姆逐下王位,
将河神逐下统御者的宝座!
你从巴力的手中疾飞而去,犹如鹰隼脱离他的手臂!
猛击作为统御者之海神的双肩,
猛击作为审判者之河神的两臂之间!”
……
它飞离巴力之手,
好似鹰隼脱离他的手臂,猛击统御者雅姆的头部,
猛击作为审判者之河神的两目之间,河神被打翻在地.....”
但是雅姆并未彻底死亡,他在其他故事中继续出现。不过复生的雅姆已经臣服于巴力的权威。
第二则故事中,巴力要征服的对手是冥界的主宰莫特。莫特是代表死亡与干旱的神,干旱的平原是他的领地。他具有一张巨大无比的口,淤泥似乎就是他的本体。在乌加里特叙事中,再没有人比莫特更加有资格称为巴力的大敌。在巴力借助阿娜特的力量营造起自己的宫殿后,莫特开始挑战巴力的王权。莫特通过某种条件迫使巴力下至冥界,巴力惊恐万状,宣布自己是莫特的奴隶。
“阿利延·巴力对他十分畏惧,
行于云上者惊慌失措,寄语神灵莫特,
禀告埃尔所垂青的英雄:
“阿利延·巴力,
这位威武壮士的回告:
‘向你致意,噢,神灵莫特!
我是你的奴仆,
永远是你的奴仆。
两名使者已匆忙登程,
一时一刻也不停留。
他们谒见神灵莫特,
在他所在之城哈姆拉伊。
这是他所高居的王位——他的统御连绵不断。
两使者高声喊道:
“阿利延·巴力,
这位威武的壮士的回告:
‘向你致意,噢,神灵莫特!
我是你的奴仆,
永远是你的奴仆。
莫特的神圣有增无已。”
随着巴力被降服及被吞吃,雷电风雨都消失了,大地失去了生机与丰饶,陷入了干旱。甚至厄勒都对此悲痛万分。为了在巴力死亡后,诸神的王权不至空放,厄勒与亚舍拉决定让威严的金星男神阿特塔尔(Astar)继承巴力的王座,可当阿特塔尔登上撒分山上巴力的王座,却发现自己远远不及巴力的伟大,不能如巴力一般上顶天宇,下踏大地,于是便放弃了王位,成为了大地之主。
“继而,
威严的阿特塔尔来到萨丰山之巅,
高居于阿利延·巴力的宝座。
他的两足未抵山脚,
他的头顶未触天宇,
威严的阿特塔尔不禁说道:
“我无法在萨丰山之巅为王。”
威严的阿特塔尔走了下来,
走下阿利延·巴力的王位,
以成为整个大地的主宰。”
余谈,阿斯塔尔是威严者亦是可怖者,他曾染指巴力王权这一事件被视为那段著名的金星之神自天坠落神话的根源。
巴力的妹妹及忠诚支持者阿娜特决心为巴力复仇。于是她抓住莫特,用种种酷刑将莫特分尸,并将尸粉洒在地上。
“她捉住莫特,
以剑将他割裂,
以簸箕将他扬散,
以火将他炙烤,
以磨盘将他磨成齑粉,
并洒布于田野。”
厄勒由此在梦中预见到大地再次丰饶。于是他瞬间明悟——巴力已然复活。太阳女神阿普什找到巴力时,巴力正在与莫特搏斗。巴力将莫特打败,赶下王座七年,七年后莫特与巴力再次生死相搏。
“他们滚成一团,犹如河马一般,
莫特力大无穷,巴力同他势均力敌。
他们死死相抵,犹如牡牛一般,
莫特力大无穷,巴力同他势均力敌。
他们相互死死咬住,犹如蛇一般,
莫特力大无穷,巴力同他势均力敌。
他们相互猛踢,犹如牡马一般,
莫特精疲力竭,巴力同样精疲力竭。”
于是阿普什便以厄勒将要严厉惩罚为威胁,使得莫特向巴力屈服。
除莫特与雅姆之外,巴力还降服过许多魔怪。
六、阿娜特:天真、骄横、残暴的少女神
阿娜特是巴力的妹妹与情人,一位勇猛的少女神。她性格热情、奔放、傲慢、好斗、无所顾忌,是狩猎、丰饶与战斗的女神,在乌加里特被称为“全民未婚妻”。她是巴力王权事业中最坚定与不可或缺的支持者,不仅是莫特,在某段叙述中,甚至雅姆都死在她的手里。
面对巴力派遣的使者,心忧巴力的阿娜特这样问道:
“古潘和乌伽尔为何来到这里,
什么样的对手反对巴力,
什么样的仇敌反对‘行于云上者’?
……
难道不是我杀死了雅姆,
埃尔的心上人,
难道不是我杀死了河神?
难道不是我杀死了巨龙,
难道不是我战胜了机巧的蛇,
难道不是我降除了七首妖魔?
我殛杀了莫特,
众地神的心上人。
……
我摧毁了埃尔-泽布卜的居所,
我奋力鏖战,
夺回了黄金宝藏,
正是他们将巴力逐离萨丰山之巅.....”
作为战斗的女神,阿娜特不仅以勇猛无敌的姿态,将诸多龙蛇、魔怪、邪神、巴力的反对者一一击败,为巴力的王权开辟道路,她也是肆无忌惮收割生命的血腥女神。
“阿娜特凶猛厮杀,
杀死两座城市之子,
斩尽海滨之人,
使日出之域的居民荡然无存。”
在她挥洒神威的战场上,无可计数的敌人首级与手臂在空中飞舞,衬托着常胜女神不可一世的强大;她漫步在大地之上,鲜血漫过她的膝盖,触及她的颈部。她在血海中放声大笑、兴奋异常,用各式武器屠戮着敌人,直到将敌人斩尽杀绝,才在战士与英雄的血中洗净手指,取来巴力的雨露,赐予大地丰饶。
“她一面鏖战,一面端详,
她一面屠杀,一面端详。
阿娜特的肝脏,因狂笑而发胀,
阿娜特的心脏,充满了欢乐,
因为阿娜特已是胜利在望,
因为武士的血已经漫过她的膝盖,
敌人黑红的血已经漫到她的颈部。
她并没有心满意足,
她在室内继续厮杀,
在桌椅之间鏖战。”
在乌加里特文献中,巴力曾借助阿娜特的力量建造自己的宫殿。当时全迦南的神都有自己的宫殿,唯独巴力没有。于是巴力便求助于阿娜特,阿娜特向巴力保证她一定会让厄勒准许巴力修建宫殿。
“牡牛,我的父亲,一定会同意,
为了我,为了他自己,一定会同意,
因为我把他扔到地上,好象对付一只羊,
用鲜血洒满他那花白的头发,用黑红的血洒满他的胡须,
如果他不给巴力居所,犹如对待众神,
如果他不给巴力宫室,犹如对待阿舍拉之子。”
她来到世界的尽头,向厄勒施以威逼,厄勒躲在最远的宫殿向她回答:
“埃尔从七室中,
埃尔从八室中答道:
“噢,我的女儿,
我知道,你一向无拘无束,
女神们一向不讲什么分寸。
你想要什么?
噢,阿娜特。”
阿娜特联合众神之母亚舍拉及其子女——实际上就是整个迦南诸神,向退位的老神提出要求——允许巴力建造宫殿,因为巴力是现今的众神之王。
“阿舍拉及其子女,
女神及其整个家族高声喊道:
巴力没有居所,而众神均已有之,
巴力没有宫室,而阿舍拉的子女均已有之。”
巴力营造起宫殿,他的王权得以建立。在建造宫殿时,匠神在是否需要建造窗户的问题上与巴力发生争执,最终匠神的意见取得上风。在这个神话中,巴力的窗户是他雷雨之权的体现,雨水正是通过天上的窗户来到人间。而巴力建造宫殿的行为,也可以视为巴力对世界秩序的调整,即,巴力的创世。在后来的斗争中,莫特也是通过窗户进入巴力的宫殿。
七、雷电的群舞
这是题外话。
整个近东的雷电之神,都有着亲近的根源。巴力在希腊化时代直接被视为宙斯来崇拜,赫梯的特舒卜与巴力一样,也是头顶牛角的雷电之神。他们之间有着许多相同的神话母题,即诛杀水怪龙蛇的雷神、推翻父辈的新王。
从神话比较学上看,近东的神话世界就是雷电的舞台。
但不止如此,这一现象还能给予我们新的意义。
已知宙斯=巴力,巴力在喜克索斯人统治埃及的年代被视为塞特,而塞特又被视为提丰。
这就可以列出一个等式:
宙斯=巴力=塞特=提丰
即,宙斯=提丰。
乌云神:??
没错,其实给予我们的新意义就是用INM论证来迫害宙斯啦!
【参考资料】
《从迦南传统到摩西记忆——一神论语境下古以色列身份认同》,史晓东著。
《宗教思想史》,米尔恰·伊利亚德著。
《世界古代神话》,塞·诺·克雷默著。
《世界神话百科全书》
《古代两河流域与西亚神话》,魏庆征著。
撰稿人:天主雅威
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作者。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