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因内衣买小拒绝发亲?看来结婚也需要“冷静期” | 南都快评

2021-01-06 10:09 作者:南方都市报  | 我要投稿

近日,贵州遵义的阳先生在婚礼前被女方拒绝发亲的事在网上引发不少讨论。拒绝的理由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新郎给新娘的内衣买小了。此言一出,网友纷纷质疑女方是否骗礼金。阳先生回应媒体时称,这件事太荒唐,目前正在走司法程序;而女方家属则回应称,目前收了8.8万元彩礼和2万元买衣服的钱,将在媒体和司法见证下,一分不少退给男方。

报道初看像是许多社会新闻上听惯了的桥段:礼金不够,新娘一方刁难;但这条新闻深挖下去,似乎又不那么简单。当地有“从头礼”习俗,结婚时,新娘内衣需由男方购置。男方称自己父母问了女方尺寸,结果买了之后当天凌晨才得到新娘亲属的回复说买小了,因为时间太晚了,没有其他地方可以买到新内衣。女方母亲认为,“这个寓意对农村人来说,就是不能包容我们家人”。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两家人在婚礼之前就因彩礼金额、买衣服费用发生过矛盾。婚礼当天,因为内衣太小新娘跟新郎沟通,男方回了一句“这个婚不想结了是不是,不想结,我家彩礼好多就退我好多”,此话让双方矛盾激化。

还没嫁过去就开始受气,无论是内衣尺寸不合适代表的不好“意头”,还是新郎不容分说表现出来的颟顸、大男子主义,都让传统婚姻家庭里被认为是弱势的女方感觉到了威胁和不安全感。当然,在坚持男女平等价值和现代婚恋观的人看来,传统嫁娶方式有让人觉得不舒服的地方:嫁妆彩礼过于强调联姻中的经济因素(说不好听如同“卖儿卖女”),婚姻明明是当事双方的事却扯上两家人甚至引发两村矛盾。但考虑到中国巨大的城乡和地域差异,考虑到嫁女如同为男方家庭(白白)输送一个劳动力,彩礼这种“前现代”事物,也自有其合理性。

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男女平等意识的渗透,“钱”在嫁娶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能说全没有,但已非决定因素。有条件的家庭,通过嫁女来改善经济状况,并不是父母的主要考虑。如同报道中新娘父母说的,首要考虑的是女儿幸不幸福,嫁过去受不受气。如果把父母对儿女的爱简化为彩礼谈不妥进而勒索,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觉得是污蔑了父母对女儿的爱,也混淆了拒绝发亲这件事的性质——这并非起于勒索不成的经济动因,而是双方具体沟通中被放大的意气之争。

假如我是女方父母,我真要感谢这件不合尺寸的内衣。毕竟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最好情况下),经此一役,女儿可以好好想想,什么样的人才是值得自己托付终身的。“离婚冷静期”闹得沸沸扬扬,而这件小码内衣变相起到了“结婚冷静期”的作用。无论外界怎么质疑、如何误解,目前心理压力有多大,想清楚总比糊糊涂涂或装作看不见去成就一桩亲事要好。

我们身处一个多元价值并存的婚恋时代。人们总说中国人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家人的事,其实有好也有不好。不好的是,要牵扯的情感、顾及的方面太多,这时常让结婚当事人身心不堪重负;好的是,假如你有明白事理的父母,他们就是“过来人”是“避风港”,是你的婚姻顾问和高参,在你感到犹疑难过屈辱不平时可以求助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婚姻对象是否合适比什么都重要——比没接成亲、婚礼变联欢会,或者闹得满城风雨、全网热搜更重要。


因内衣买小拒绝发亲?看来结婚也需要“冷静期” | 南都快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