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宋韵还是日本古建筑cos秀?质疑名不副实的螺溪传教院仿古复建工程

up主说:我向来不喜欢搭理什么以倭代华的事,但浙江螺溪传教院荒唐至此,不表态似乎有点不合群。以倭代华这件事对于我们和日本都是极不公允的,对我们而言自然是混淆视听文化入侵云云,对于人家则是通过“文化冰箱论”彻底抹杀掉日本工匠群体为适应本土文化、环境、需求而做出的长久的努力和创造,仿佛日本工匠只是一群毫无主观能动性可言的螺丝般死气沉沉,其言论之错谬、之荒唐可见一斑。总之,我们的批判不应该只是为了发泄情绪,更应该抓住这些错谬言论的漏洞,逐渐瓦解它,抵消它们的不利影响,不去盲目自信,不做无故自卑,把客观现实展示在阳光下,这是文化自信所必须走出的一步。

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国内掀起一股兴建仿古建筑的浪潮。国内木结构建筑总量大品类全,照理说仿古建筑也应当是一派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然而这波优势似乎并不在我。在各地区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披着唐风宋韵外衣的日式建筑,当然其中一部分也仅限于局部有日式特征罢了。直到昨天有朋友分享了浙江天台宗螺溪传教院的图片,我才顿悟到仿古建筑的以倭代华还能如此离谱。废话不多说,咱们先看图吧。


还没进山门,螺唐风宋韵的溪传教院先给了我们一点小小的东瀛震撼。门口这两尊石狮子。。。啊不对,准确来说是狛bo犬,这是认真的吗?再说了,您让狛犬来镇守寺庙问过人家意见了吗?狛犬在日本是用在神社门口的,这操作多少有点强人所难。

穿过山门往里走,我们要经过一座唐式拱桥,拱桥主体下用几组桥架支撑,桥杭受石、桥杭、桥杭通贯一应俱全,这样的唐式日本拱桥当真令人难忘。再往后看,定慧门也叫人似曾相识,大概是把石手寺仁王门粘贴复制一番,也许还稍稍放大过,以至于看着更像三井寺大门。话说日本天台宗总本山就是三井寺,同为天台宗的螺溪传教院照搬一下也很合理吧。



其它建筑就不一一细说了,总之在这座神奇的唐风宋韵建筑群中,我们能看到神似东大寺钟楼的唐风钟楼,酷似法隆寺回廊的宋韵廊院,以及照搬梦殿图纸的转轮藏殿等。至于名曰唐式的靴形金鸱尾、蟇ma股、净手亭和雨链更是无需多言。





寺方公众号甚至在罗列了几例国内转轮藏遗存后说道“而我们的东邻日本、韩国,其寺院由于传承着浓郁的中华唐风宋韵,转轮藏反而较为常见”,我个人不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此番言论明摆着就是在混淆视听,实在骇人。况且既然想表达转轮藏在国内不常见,又为何要列举国内转轮藏的例子呢?


螺溪传教院是用居士信众的善款聚沙成塔历时多年而成的,相信其中不乏因希望一睹寺院唐宋全盛时期风采者,那么这样一个结果是否对得起大家呢?既然是照搬日本古建筑,又为何在宣传中使用唐风宋韵的形容呢?我们常说设计方会受到甲方制约,那么寺院复建工程的甲方又是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