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诡计多端的历史书|500字系列

2023-03-11 14:32 作者:焕文-  | 我要投稿

500字,审视一件事。

目的:关怀身心,正本清源。

风格:通俗易懂,随缘发布。

从这本七年级习题册里随机选了一道历史大题。


题目如下:


参考答案如下:



以第一问为例,得不到分数的回答,如下:

①首先,商鞅变法,主张不尊王不循古;

体现其有别于儒家仁义礼教精神,亦体现其有别于道家“以无事取天下”无为精神;而是强调以法治国。

②再分析商鞅所代表群体利益。

《商君书·定分》有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所以备民也。”

翻译:法令是人民的生命,是治国的根本,是用来防备民众的。

法令是人民的生命?

那美国作为世界上最讲法,律师精英遍地国家,一定非常重视人民生命。

再简析儒和道。

单一个字构造,单人旁+需,儒讲的是人需要的东西。

《道德经·帛书版》:“人多智巧,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

对法物滋彰,南师怀瑾解释有言:“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越懂得法令越会犯法,越会钻法令的漏洞。法网愈密,则可钻的漏洞愈多,愈容易钻。”

写到这已经背离参考答案太远,一定是得不到分数了,干脆继续放飞就好。

③法之根本是性恶论。

宏法普法,同时意味着对性恶论的推广普及。

其初心就是笃定了老百姓会干坏事,才预先设计好各种条条框框去限制和防备,把百姓当对立面看。

易经儒道奠基于性善论信念,“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道德经·二十七章》)

不抛弃每一个人,即使你现在是个小人,只要得了教化,随时都可以崇德向善,立地成佛;此乃因袭大道玄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用政令刑罚管教民众,民众就会钻法律空子,逃避了刑罚还洋洋得意没有羞耻心。假如用道德和礼教,教化民众,做了不好事情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自发崇德向善。

法律设置本就是为了教化犯错之人,而非为了惩罚而惩罚。

仁义礼教防患于未然,未犯错就先教化。

刑法扬恶,犯了错之后才去惩戒,最关键的商鞅还排斥儒道礼教。

④此外,如果一个人回答自带反骨,不服从应试思维,那将得不到分数,考不上高中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在底层度过被规训的一生。

⑤最后,苏轼《商鞅论》:“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

司马迁:“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秦国强盛一统天下,非商君一人之功,历史不该这么教,更不该这样读。


乔治奥威尔的《1984》:“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

这好像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朱利安·赫胥黎的座右铭。

怎么掌控过去,历史书。

今日字数超出预算,就这样吧。


诡计多端的历史书|500字系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