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冲锋枪集大成之作——瑞典M/45系列冲锋枪(下)

2022-10-21 17:28 作者:老Azzz  | 我要投稿

上期回顾:

注:转载自枪炮世界(已获得教授的转载许可)

M/45冲锋枪系列 

口径:9×19mm Para

刚果内战中一名使用m/45冲锋枪的白人雇佣兵

除警用型外,m/45系列冲锋枪是一种只能全自动发射的武器,该枪采用自由式枪机,开膛待击和前冲击发,由于较慢的射速使得全自动射击时较容易控制,一名受过训练的士兵可以轻松地在25米距离把36发弹全部打中一个PPC靶(NRA标准的人形半身靶Police Pistol Combat),如果在距离50米对准PPC靶一口气打光36发弹匣只有三分之一会脱靶。另外熟练的射手可通过扳机控制的技巧实施单发射击。

使用空包弹演习的瑞典士兵

机匣组件是全枪最复杂的一个部件,起到连接其他所有零部件的作用。主要由机匣本体、枪托组件、发射机构和弹匣套等零部件组成。机匣本体为钢板冲压折弯并经焊接成形,截面为上圆下方的形状。上部的圆筒部分容纳枪机和复进簧节套等零件,下部的方形部分容纳发射机构和弹匣卡笋、卡笋簧等零件。在机匣前部的圆筒内焊接有枪管节套,下部有枪管护筒定位销和定位销簧。枪管节套后下方为弹匣入口,弹匣入口上方开有一个较大的抛壳口,在弹匣套后部安装有弹匣卡笋、卡笋簧和卡笋轴。

m/45(上)和FM45 JohVI(下),后者是为了试验36发弹匣而制作的试验型

枪机组件结构非常简单,整体形状和设计与英国“司登”冲锋枪的非常接近,枪机重770g,主要由枪机本体、拉机柄、抽壳钩、抽壳钩簧和抽壳钩轴组成。枪机由两段粗细不同的圆柱形组成,前段较粗较长,后段较短较细。枪机前端下部和两侧都铣掉一部分,形成推弹突起,弹底窝在枪机前端面中央,击针尖直接在弹底窝中心加工成形。枪机右侧铣有抽壳钩安装槽。枪机后部靠近较细的那段枪机体上开有一个水平孔,用于安装拉机柄,拉机柄自右向左装入枪机。枪机下部铣成平面,但靠后部留有一段保持原样,刚好形成待击突起,阻铁就卡在这个突起前部,阻挡枪机前进。

机匣的毛坯件

机匣圆筒右侧开有拉机柄让位槽,m/45没有保险开关,而是在拉机柄让位槽后方还开有一个较小的待发保险卡槽,可以将拉机柄卡入这个槽内使枪机锁定,防止意外发射,这个设计也与“司登”冲锋枪类似。此外拉机柄槽一直开到机匣尾部,枪机和拉机柄可以直接从机匣内向后取出,而不是像“司登”那样需要先从枪机上取下拉机柄才能取出枪机。

复进簧为单股钢丝螺旋簧,前部套在枪机后部直径较细的那段外缘上,后部抵住机匣盖帽内部。由于靠机匣内壁来导引枪机和复进簧,所以没有单独的复进簧导杆,简化了机匣内部设计,也减少了零件数量。由于其复进机构的结构,m/45发射时有特有的金属声。

在机匣中部靠后位置下方的方形部分内安装有发射机构,主要由阻铁、阻铁簧和扳机组成。由于只能连发发射,所以扳机与阻铁一直扣合在一起。阻铁上方还有一个限位轴,用于给阻铁定位。

在机匣后部下方铆接有枪托座,枪托座上装有小握把,握把护板为木制,外形近似平形四边形,表面光滑,以两个螺钉固定在小握把上。该枪采用钢管折弯成的框形枪托,可以向右折叠,枪托前部上下两端用铆钉分别固定在小握把上下两端,握把上部的枪托座上设有枪托卡笋按钮,按下此按钮即可打开和折叠枪托。由于枪托抵肩部分被压扁并弯成一定弧度,所以射手据枪时既稳固又舒适。枪托上部还装有一节橡胶护套,可防止低温情况下,射手在贴腮瞄准时皮肤与金属枪托表面粘连。

机匣圆筒的中上部,焊接有表尺座和照门等零件。表尺座兼作表尺护翼,表尺结构是翻转型,有3个位置的照门,分别对应100m、200m和300m射程,这是因为该枪主要配用瑞典自行研制的m/39B手枪弹,其弹头壳较厚,弹丸重量有所增加,虽然初速没有改变,但其有效射程可以达到300m,所以才在m/45冲锋枪上设置了300m这个表尺位置,当然实际使用中还是以100m和200m为主。

准星护翼

枪管为一独立零件,拧下枪管护筒后就可以从机匣节套内抽出枪管。在枪管尾端外缘车有一直径稍大的定位环,上面铣有一个定位缺口,与节套上的定位突起配合,可以实现枪管的轴向和径向定位。枪管护筒用于锁紧枪管,并供射击时握持使用,防止炙热的枪管烫伤射手。枪管护筒主体为一空心钢管,上面开有11个圆形散热孔,后部焊接有枪管锁紧螺套,螺套表面辊压有防滑纹,便于分解时旋下护筒。护筒前部顶端焊接有准星护翼和准星,准星可通过专门工具来可调整风偏和高低。护筒左侧中部铆接有一个用于固定前背带环的开孔铆钉。

大部分解图及结构图请三连后私信UP主获取

加上弹壳收集袋的m/45S

36发的双排双进弹匣被认为是m/45系列冲锋枪上设计最成功的一个部件,卡尔·古斯塔夫兵工厂甚至称其为“迄今为止最好的配用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弹匣”。该弹匣由钢板冲压而成,表面光滑,与一般弹匣结构类似,都由弹匣本体、托弹板、托弹簧、弹匣底板和托弹簧底板组成。弹匣上部的后面焊接有一个突起,与弹匣卡笋扣合,将弹匣固定在枪上。该弹匣最大的特点就是前后宽度不同,前部稍窄,后部较宽,这样弹匣截面近似于梯形。采用这种形状的好处是枪弹轴线并不与弹膛轴线平行,左右两排枪弹与弹膛中心轴线都有一很小的夹角,推弹进膛时便于规正枪弹,故供弹可靠性较高。同时这种形式的弹匣对污物和温差均不敏感,这点对于地处寒冷地带的瑞典来说非常重要。而前后宽度一样的MP40冲锋枪和“司登”冲锋枪的弹匣在寒冷天气里就会出现弹匣收缩“挤压”内部枪弹的现象。同样类型的弹匣也被应用于捷克的Vz-23/25型及法国的MAS。

m/45和m/45S所用的50发弹匣及71发弹鼓
36发弹匣截面呈梯形

m/45系列冲锋枪发射瑞典的m/39系列手枪弹,这是9×19mm派拉贝鲁姆规格的同型弹,可完全通用。m/39系列手枪弹包括有m/39普通弹、m/39B普通弹、m/39空包弹、m/39室内近程弹、m/39教练弹(惰性弹)

瑞典军装备的9mm派弹种类,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为:m/39普通弹,m/39B普通弹,m/39空包弹,m/39室内近程弹,m/39惰性弹(1954年产),m/39惰性弹(1969年产)

m/39普通弹为标准的派拉贝鲁姆弹结构,铜被甲、铅芯,弹头重7.45g。

m/39B普通弹为瑞典军特有的装备,该弹采用覆铜钢被甲,在弹尖部分加厚以增强侵彻能力,弹芯为纯铅结构,弹底为平底,弹头重8g左右,略重于m/39普通弹,但枪口初速基本相同,弹道曲线也接近,由于m/39B普通弹穿透力较强,美国曾引进过该弹作为军用,却禁止向民间出售。瑞典军队直到2003年才停止使用m/39B普通弹。

这支m/45C安装的是瑞典海军的m/1915长刺刀
这并不是m/45C,而是加装了刺刀座的m/45B

m/39空包弹采用红色塑料空心弹头,出膛后弹头迅速减速,但在极近距离内还是有一定以的伤害能力,因此m/45冲锋枪发射空包弹时需要更换专门的枪管和空包弹适配器。这种枪管前部内径缩小到5.3mm,塑料弹头在气体压力下挤出枪管,这样就增大了膛压保证自动机的正常动作。同时枪口安装的一个喇叭形附加罩能阻挡住飞出的塑料碎片,防止伤人。

发射空包弹专用的枪管

m/39室内近程弹采用黑色塑料弹头,在弹尖部嵌有0.5g重的钢珠,发射时也需要专门的枪管,但弹头射出时没有阻挡。这种弹只用于室内射击训练,可避免产生跳弹、或穿透墙壁发生事故,因此对训练场的要求比较低。但不能用于对人射击。

m/45手册

其他配件包括夜间瞄具,以及快速装弹器,只需6秒便可装满一个36发弹匣。另外还有可挂在抛壳口上的弹壳收集袋。

能只用6秒装满36发弹匣的快速装弹器,装弹时要平着放,用推杆把下面的6发弹推进弹匣后,上面的枪弹会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掉,再推一次推杆,就能再装进6发

m/45系列冲锋枪曾长期作为瑞典军队的制式冲锋枪,虽然现已停产,而且也已经撤装,但至今仍在瑞典军中保留有一定服役数量的m/45B。而在瑞典警察的枪库里也保留有少量的m/45D。

除装备瑞典军队外,m/45系列还曾向印度尼西亚、爱尔兰、澳大利亚、美国、爱沙尼亚、伊拉克等国出口。由瑞典和爱尔兰联合国部队在刚果危机中就使用了m/45冲锋枪参与战斗。爱尔兰军队在装备斯太尔AUG之后才开始撤装m/45。

丹麦购买了包括武器设计、工装在内的特许权,在自己的国家兵工厂生产,定型号为“霍弗尔”M49。

埃及在1951年也获准仿制m/45B冲锋枪,并命名为“塞德”(Port Said,苏伊士运河边的港口城市),生产商为玛迪军事与民用工业公司(MaadiMilitary&Civil lndustries Company),塞德冲锋枪被列为埃及军队制式装备。埃及除自己装备外还出售给阿拉伯和非洲邻国。当支持巴勒斯坦志愿军军人从加沙地带到以色列的渗透行动,从1955年起不少人在夜间袭击中使用“塞德”冲锋枪。在1956年的战争以及1967年和1973年的两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缴获了大量的塞德冲锋枪,其中一部分作为剩余武器流入国际收藏市场。埃及库存的或像伊拉克这样的其他用户剩余的塞德冲锋枪至今仍被黎巴嫩内战的各派使用。另外在1981年10月6日埃及国家元首萨达特遇刺案中,刺杀萨达特的叛乱士兵是用“塞德”冲锋枪和一支AK步枪向主席台扫射的,而这群叛乱士兵也是命丧于萨达特贴身保镖的“塞德”冲锋枪枪口之下。后来,这次刺杀行动的幕后主犯之一的艾曼·扎瓦希瑞(Ayman al-Zawahiri)医生在1990年代和奥萨马·本·拉登一起建立了“基地”组织(A1-Qaida)。

刺杀萨达特的历史照片,刺客手上的就是塞德冲锋枪
塞德冲锋枪
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还在使用“塞德”冲锋枪

此外,日本对瑞典的设计思想也很欣赏,东京的新桥公司在1963~1965年参照瑞典冲锋枪,为日本自卫队生产了MP65和M66SCF冲锋枪。

日本仿制的66式冲锋枪

m/45冲锋枪还有一批非正式的忠实用户:在越南战争期间,许多在南越执行隐蔽行动的美国特种部队以及空军、中央情报局的特种分队,喜欢携带没有批号的外国武器,不想让人一眼就看到“美国造”字样。当时美国向瑞典购买了少量的m/45B冲锋枪,发放给在越南的特种部队和特工人员。但海豹队员发现这种武器在潮湿和泥泞环境中功能可靠,出水后能立即射击,其近程火力在丛林遭遇战中足以应付,所以就在渗透巡逻任务中广泛使用这种冲锋枪。由于没有在美军中正式服役,所以这些m/45B冲锋枪通常被海豹队员们称为“K步枪”(K-Rifle)或“瑞典-K”(Swedish-K)

越战中的“瑞典K”

海豹所使用的m/45B经常装上消声器,早期的海豹型m/45B消声器是以当初OSS(战略情报局,CIA前身)为M3冲锋枪生产的消声器改进的,很重(约2.7公斤),消声效果也不太好,而且会破坏该冲锋枪原有的精度。后来卡尔-古斯塔夫设计了一种要轻得多和使用效果更好的消声器供海豹使用。另外为了提高行动的隐密性,海豹队员也经常使用卡尔-古斯塔夫生产的弹壳收集袋。

1964年时的海豹武器

虽然不是正式的装备(只差个官方承认和型号命名而矣),但并不妨碍海豹队员们对m/45冲锋枪的喜爱,甚至当瑞典在1966年禁止该武器出口到美国,在部队的迫切需求下史密斯-韦森公司研制了一种与m/45冲锋枪类似的武器,命名为76型。然而,当S&W M76冲锋枪准备好参战时,美国海军在亚洲的直接行动已经结束了。

海豹的冲锋枪:安装消声器的S&W M76和普通的瑞典K
民间靶场上的瑞典K,也可能是塞德,因为以色列曾把许多缴获的塞德作为剩余物资出售
美国枪械销售网站上对民间卖的瑞典K
民间玩家改装过的瑞典K

福利时间(放张图保命)

好吧,那么本期的内容到此为止,喜欢的小伙伴们不妨三连一波,想在下期见到的枪可以私信我,点击头像可查看往期内容,点个关注不会迷路哦,让我们下期再见

UP主的粉丝群:976440627,欢迎各位军迷大佬们加入,内有福利和大量干货!

二战冲锋枪集大成之作——瑞典M/45系列冲锋枪(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