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爆炸头的咖啡方法论总集篇2023-2-21

2023-02-21 07:17 作者:爆炸头悲剧之刃  | 我要投稿

前言

首先请明确,要用玩的态度对待做咖啡这件事,不要PUA自己。请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让自己持续成长。一步步攀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进步的喜悦。

1、建立基本认知,了解必要常识

    咖啡是拿来喝的,所以喝明白最重要。因此你应该先搞清楚喝到了什么,因此你该怎么办---这就是所谓的冲煮底层逻辑。我们应该理顺了逻辑再行动,如此才能少走弯路。

    建议优先阅读专栏   关于如何做出一壶“好喝的”咖啡 ,也可以花时间聆听有关这篇专栏的讲解 [一小时碎碎念警告]关于如何冲煮“下一壶好喝的咖啡”  。

    延伸阅读 咖啡文章分享:手冲咖啡最佳萃取四条法则by北欧极浅花卷  。

    喝明白了就等于在十字路口睁开了眼,至少我们可以因此知道该往什么方向走。

花卷的咖啡科普非常值得花时间学习

2、建立复盘习惯,闭环管理冲煮结果

    没有人能一次就成功,但总有人进步得更快。对经验运用能力的差异决定人最终的高度。因此在讨论咖啡冲煮问题时,我们应坚持采用客观具体的方式,尤其是要用高保真的方式记录过程、用数据化的方式分析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应录像并数据化制作冲煮计划与结果复盘。参考 索引动态 。

   重点提醒:如果需要说明具体情形或证明观点,请以录像形式提出记录或证据。文字形式的抽象总结存在大量的信息失真,过量脑补会导致无效沟通、浪费很多时间。请参考有效复盘案例 [粉丝来稿复盘]为什么你的粉床做得很好看却不好喝?

   咖啡制作的闭环管理:制定有具体参数的冲煮计划→录像记录冲煮过程→小组制感官评价&浓度萃取率测算→调整下次冲煮计划。详细说明请参考专栏 运用闭环思维进行冲煮的流程化管理 。

    复盘前需要的日常基本功训练:注水。请参考注水教学 注水教学(下)注水教学(上)

你我都是普通人,我可以,你也可以

3、了解我的理论体系框架

    每个咖啡师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理论体系。我的体系建立于对冲煮结构的分析上。请参考专栏 快慢框架与Rao系列--简单梳理一些底层概念和定义 。从底层逻辑出发,根据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冲煮结构,因此产生不同的技术路径,经过测试验证可以得出不同的操作方案,最终为这些方案制定标准化流程(包含具体步骤与参数区间),这就是我的研究方法。

    目前在效率及稳定性维度上具有优势的两大冲煮结构为 高细快与浆体,代表方案分别为WDT快冲(李震的WDT一刀流录像)与Hofmann快冲(Hoffmann五段脉冲方案A Better 1 Cup V60 Technique)。WDT分段方案为WDT一刀流快冲的衍生子代产物(请注意:WDT三段式与网上的“三段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请勿混为一谈)。

    非常不推荐的冲煮结构为混合式,代表方案为“三段式”,详情参考 拒绝三段式,摆脱自我PUA!为什么说所谓最简单稳定的三段式冲煮纯粹是个坑?

三段式真是害人无数

4、太长不看-我要直接抄作业

    几个常用冲煮原则:均匀萃取、尽可能高的利用率、利用饱和状态抑制尾段。

    WDT一刀流:高温(浅焙96~98,中烘92~94),细研磨(C40 18~22格,1z-K 6~7,m47 30~33),一般在1:50内完成萃取(请注意:干粉搅拌、干粉床整备动作是必备操作,有WDT布粉针更好,用别的细棍状物体代替也可行)。4倍粉重焖蒸,全程中心注水。兼容细粉较多的磨豆机。V60最简单最稳定的方案,容易呈现高强度&高干净度的口感。(常规注水速率5~6g/s)

演示一 冲咖啡不就是倒个水?演示二 冲咖啡就是倒个水!讲解说明 ,演示三 新潮的复古冲法WDT一刀流·文字讲解 ,演示四 用入门级磨豆机演示高细快冲煮

冲咖啡就是倒个水.jpg

    WDT三段式(金龙鱼·改):高温(浅焙96~98,中烘92~94),中等研磨度(C40 22~26格,1z-K 7~8,m47 33~36),一般在2:20内完成萃取(请注意:WDT三段式与网上的“三段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请勿混为一谈。干粉搅拌同样是必备操作)。4倍粉重焖蒸,2~3水量断水一次,全程中心注水。这是WDT一刀流与金龙鱼方案的缝合产物(金龙鱼方案的演示解构高甜冲煮法 高 快 细 大by查老师),引入了断水时间作为控制变量,对不希望调整研磨度的用户比较友好,容易呈现高复杂度的口感。该方案兼容高流速锥形滤杯及平底滤杯。(常规注水速率6~7g/s)

案例教学:新版WDT金龙鱼方案 ,快速演示:WDT三段式优化版金龙鱼方案特殊演变:平底滤杯B75的WDT金龙鱼方案演示

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与传递效率是快冲的核心逻辑

    浆体分段方案(简化版摇摇乐):中高温(浅焙94~96,中烘90~92),中等研磨度(C40 22~26格,1z-K 7~8,m47 33~36),一般在3:00内完成萃取。“简化版摇摇乐”是Amis搅拌方案与Hofmann五段脉冲方案的缝合产物,适合追求高强度风味、高甜感、高醇厚度的用户。前20秒内1/3水量灌注+摇晃,液柱变液滴时灌注40cc每段至目标粉水比,摇晃收尾。要求使用高流速锥形滤杯。该方案主要采用粉水比作为控制变量,对不希望采取精细注水控制的用户比较友好,兼容大流量手冲壶(常规注水速率8~12g/s)。简化版方案比Hofmann原版更侧重于前中段的表达,原版对全段风味的表达更为完整。

简化版泥浆方案!一起来用浆体冲法把你的朋友甜死 ;复刻·Hoffmann五段脉冲摇摇乐方案

能同时兼顾豪迈与好喝,这何尝不是一种优雅

    聪明杯方案(Hario switch):高温(浅焙96~98,中烘92~94),细研磨(C40 18~22格,1z-K 6~7,m47 30~33),一般在2:20内完成萃取。比V60的WDT方案更稳定、风味更清晰,适合完全不打算练习注水的用户。根据需求分为先粉、先水两种,分别需要结合摇晃、搅拌两种扰动操作。聪明杯冲煮尤其适合流速过快的豆子(比如低海拔高膨胀率的亚洲豆),在抑制通道现象及有关的“过萃”味道方面特别有优势,也容易呈现通透清晰的口感

搅拌方案[复刻厦门名店方案·二期]搅拌方案 复刻厦门名店操作·一期

摇晃方案 懒人版聪明杯稳定高萃方案摇晃方案处理典型亚洲豆曼特宁

一个不到200块的滤器可以帮你做出超越大部分业界咖啡师的出品

    浆体简约方案(粉水比1:20):中高温(浅焙94~96,中烘90~92),中等研磨度(C40 22~26格,1z-K 7~8,m47 33~36),一般在3:00内完成萃取。操作特别简单,适合希望节约豆子及时间精力的用户。这个方案是目前浆体结构研究的代表性成果,高效、稳定、完整。此类方案对缺乏精确秤、计时器、温控壶的用户特别友好。(常规注水速率12g/s)

[超级一刀流·超节约超简单高萃方案]粉水比1:20!2分钟焖蒸

适合在户外和办公室使用的手冲咖啡做法by沙雕98k无需练习注水的手冲咖啡做法(v3.2)by沙雕98K

这就是咖啡的暴力美学


爆炸头的咖啡方法论总集篇2023-2-2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