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戴建业老师同林语堂先生的不同之处

2020-10-23 08:10 作者:做个小人物也挺好  | 我要投稿

戴建业老师同林语堂先生的不同之处


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很好,但有一点不足,林语堂先生加杂了其个人私念在书中,并以个人私念为主线对章惇王安石等人明嘲暗讽,就有些不太好了。当然,这并不能全怪林语堂先生,主要是同林语堂先生的个人经励有关。我们来看林语堂的简介(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 ,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由此可以得出,先生内心认为他在大陆是不得时势的,在先生眼中,苏东坡的惨状同其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对“章、王”等人明嘲暗讽的心思也就产生了。但是作为一代大家,又不太好意思明讲,只好写在书中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了。其实类似这种情况戴建业老师也略有雷同,戴建业老师同林语堂先生的不同之处是不会伪装,对事物的观点在表述上表达的更率真,更直接,您如果看过他的早期作品,就会发现些端倪的。我通常认为真小人永远比伪君子更可爱,如果做不成真君子,即便做个真小人也比伪君子要好得多。这也是我为什么欣赏戴建业老师的原因之一吧!

其实在韩愈老先生《送孟东野序》中讲的很明白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我们品鉴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同时,同样也是在品鉴一位作者格局的大小,心胸的宽广。我们都明白唐宋八大家之所以称之为大家,就是因为其格局大,心胸宽,这点戴建业老师做到了。唉!我想我是做不到了,羡慕嫉妒恨啊!哈哈!


戴建业老师同林语堂先生的不同之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