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札记】固定电话

2023-07-01 19:19 作者:Yuko_Uiharu  | 我要投稿

我父母于2001年9月11日结婚。 当时,我们家没有手机,家家户户的通讯工具是固定电话,也就是“座机”,不需要安装电池,也没有来电显示,通讯录抄在香烟壳子上。我家也有固定电话,号码是0458-3788091,电信号码,主卧是主机,次卧有一个分机,此处缺失省略或被删除。 我家住平房。东边的邻居姓尤,西边的邻居姓杨,两家都是回民,他们两家的电话是89开头,据说是“铁通”,便宜些,用铁通的住户也最多,我们这片住宅区的门口就有一个“CRC”的分线箱。过了十五年我才知道,89是我们的路电前缀,将区号替换成0384,将七位数前两位去掉,就能打进铁路内网。 2006年春,我母亲买了第一台移动手机,2007年秋,我父亲也买了一台手机,两人都用移动卡,每个月5块钱,能打1200分钟。家里开始嫌弃“座机”的笨重不堪与资费贵了,但没有立即拆除固定电话。直到我们搬家上楼,换了联通网,也要把四对线的RJ-45拆出一对RJ-11,分一路给座机用。 2012年初,搬家的一年多以后,联通公司上门通知我们,这一片小区即将换光纤,固话的电话线马上要拆除,如果要保留号码,就得换光纤线路,再交三百块钱押金安装“光猫”,否则固话就无法使用。 我妈十分心疼三百块钱,当机立断拆除固话,连联通网都不再用了,把8M联通网换成了4M的铁通ADSL拨号网,接入我们家的网线变成了电话线,此时电话线已经不再承担固定电话职能了。我对铁通乃至移动公司的印象十分差,他们的工作人员傲慢无礼,他们的网速慢如蜗牛,不过正是这个慢的令人发指的网速,使得我在最容易染上网瘾的时期没有机会接触到任何网络游戏,电脑手机里不留游戏的传统,持续到今天。 除了家用的固定电话,公共电话大概也算一种固定电话。 来到北京之前,我对公共电话的印象来自于2007-2011年间,我身份证号所在地的邮政中心局门口(黑龙江省伊春市西林中心邮政支局)保留的塑料电话亭。那座电话亭的运营商是在本世纪头十年就已消失,并入联通的中国网通。 当时,我很好奇那个电话亭究竟有没有人用,于是偶尔凑上去看,电话机似乎还是接电的,但是机身上没有任何投币口,只能插一种IC卡—既不是充值卡也不是手机卡,我当时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才知道它叫201卡。手机普及率很高,没人用,后来拆了。 此外我还知道一个电话亭。在我们搬家后的新小区楼下,绿色木屋,门口挂个铁牌,写着“公用电话”四字,挂着中国电信的旧标,即电信还没被拆分时的标志。

电话亭的主人是个老头,姓张,当时他的电话亭就已不能打电话,元宵节、清明、中元节、新年前夕才开张,卖些祭祀死人用的烧纸与塑料花。十一年前,卖祭品的老张头死于中风,与他的电话亭一起走了。 在那之后,我的电话亭记忆缺失了。我们这代人不愿,也不想经受没有网络、只靠固话与BP机的“大正浪漫”。 此处删除 此处缺失 此处省略 2016年,我在北京待过一个多月。给我留下印象的是被视为汉族朝廷的骄傲的长城、公交车上仍然保留的售票员、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的卖食品的报刊亭、以及夜半时分北京儿童医院急诊里儿童的惨叫与家长的哭声。电话亭不太起眼,以至于我没有注意到它们。 2021年,我终于获得了在北京自由漫游的机会。在我不在的时候,长安街被修葺一新,一切设施使用了同一种设计语言,电话亭重新变得显眼。每个公交站旁边都有一个金色的电话亭,使用太阳能板充电,除了长安街,市区里绝大部分的公共电话仍然可用。 电话机标着可用的三种卡:市政交通一卡通、IC卡、201卡。为了让它成功拨出一个电话,我曾经试图插入过交联版本的一卡通,但电话无法拨出,也不能扣费,它实际上只支持号码为1000开头的非互通版本的一卡通,但在二维码、交联、NFC的多重夹击下,这种卡的持卡者也逐年减少,市政交通一卡通本来有望在北京市内的小额免密支付场景占据一席之地,不过,2016年北京各个店铺贴出的“支持市政交通一卡通付款”似乎最终成为昙花一现了。 如今,我偶尔拿北京街头的公共电话拨出一个朋友的号码,然后听电话那边朋友向我说接到010开头的座机号时的错愕与疑惑,再侃侃而谈它五毛钱的!经我测试,除了长安街长话大楼-东单沿线的每一台公共电话都好使以外,公主坟的三环辅路、西客站、魏公村看起来破烂不堪的公共电话也完全可用,那些电话亭漆成橙色,充满了对2000年代的一切幻想。 上个月与女朋友逛公主坟的翠微百货,我们走错了位置,翠百的A座是完全翻新,B座则完全没动,保留了90年代末期大商场的原汁原味。 我们误进入了B座,失望而归。每一层的标示牌上都标着公共电话的标识,循标识而往,完全见不到公共电话的痕迹。 两周前去西什库教堂,在教堂的门口也见到了一个电话亭。标志还完全写着中国网通,连接电话亭的电话线被剪断,电话机还完整,但再也没有可能向外拨出一通电话。 1 Jul 2023 于17次自北京驶向山海关途中。

【札记】固定电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