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颜无耻:日本文学大师将叔侄乱伦写成小说并公开发表
大家好,我是王阿姨,今天要说的是“新生”事件。《新生》是日本文学大师岛崎藤村以自己和侄女的乱伦之爱为蓝本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是不是听起来就很离谱,这个男人不仅和亲侄女相爱,还将两人的关系写成小说。

这两人之间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中年丧妻的作家叔叔爱上了住在他家,帮他带孩子的小侄女,两人瞒着所有人,偷偷谈起了地下情。然而,随着侄女怀孕,这桩“丑事”再也瞒不下去了。为了逃避即将到来的审判和指责,懦弱无耻的叔叔扔下怀孕的侄女,瞒着所有人,独自一人远赴法国,寻找生活的新方向。叔叔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二哥,侄女的亲生父亲,坦白自己做下的错事。被抛下的侄女茫然无措,生下的孩子也被父亲送走,无法想象她当时该有多绝望。
但痴情的侄女仍然深深爱着远在法国的叔叔,她拒绝相亲,顶住家族的压力不肯嫁人。直到三年后,叔叔终于从法国回来,原本叔叔是打算彻底斩断和侄女的不伦恋情。可惜事与愿违,两人还是无法抗拒禁忌之恋的诱惑,在这段有毒的关系里越陷越深。作家叔叔在沉沦中痛苦万分,最终决定将这段不伦恋以小说的形式在报纸上连载,将这个秘密公诸于众,让自己和侄女都能摆脱束缚,重获“新生”。
1918年5月1日至10月5日这段时间,小说《新生》的第一卷在《朝日新闻》连载更新。之后断更了半年多,1919年 8月5日,《新生》第二卷又继续在《朝日新闻》连载。这部话题度和内容都极为劲爆的小说引起了社会轰动,尽管有人批评岛崎藤村道德败坏,卑鄙无耻,但更多的人是夸赞他坦诚的勇气。这部作品让岛崎藤村在文坛的地位和人气不降反升,岛崎藤村完成了他的写作目的,依靠自我告白获得了新生。

然而,作家叔叔本人的名利双收却让这桩乱伦丑闻的另一个当事人,侄女节子彻底身败名裂,走投无路。日本再也没有她的容身之地,只能去往当时是日本殖民地的台湾生活,她后来的生活一直都不太好,穷困且潦倒。
作家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岛崎藤村是日本近代文学的重要人物,在诗歌和小说方面都有着不俗的成就。诗歌方面,他堪称日本近代诗歌真正的开拓者,其抒情诗集《嫩菜集》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的里程碑;小说方面,他的现实主义长篇佳作《破戒》是自然主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自杀式坦白不伦之恋”的《新生》则被称为日本第一告白文学。
岛崎藤村原名春树,出生于日本偏远山区的一个没落大家族。本来也属于特权阶级,但明治维新之后特权逐渐被剥夺,一步步走向家道中落。岛崎藤村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上面还有3个哥哥,3个姐姐。他的家乡是一个贫瘠的小山村,适合耕种的土地很少,村子里的人靠砍树维持生计。但明治政府却将山林收归国有,不许村民砍树了,村民一下子失去了收入来源。藤村的父亲是“庄屋”,地位相当于“村长”,算个基层公务员。但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所以选择站在了政府的对立面,屡次抗议政府行为,为村民争取权益。后果就是一次次被炒鱿鱼,事业越干越没,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让他深陷痛苦,他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最终精神失常,发狂而死。父亲去世的那年,藤村还是一个14岁的少年,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藤村的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忧郁。
16岁的时候,藤村进了明治学院,这是一所基督教教会学校,就是在这里,藤村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成了一名基督教徒。
19岁的时候,藤村从明治学院毕业,去了明治女子学院当英文老师。就是在这里,藤村认识了他的初恋女友佐藤辅子。辅子美貌动人,又才华横溢,性格温柔如水,家境优渥但没有富家千金的娇气,是一位非常完美的白富美。然而这里有个问题是,她是明治女子学院的女学生,而藤村是学校的老师。这是一段师生不伦恋,加上辅子已经跟别人定下婚约,所以藤村和辅子就被硬生生拆散了。失败的恋情对藤村的打击很大,怀着对辅子的思念,带着受挫的自尊心,藤村辞掉工作,退出基督教会,孤身一人前往关西漂泊。

对不伦恋的偏好?
藤村第一次恋爱就是不伦恋,联想到他后来与亲侄女的不伦恋情,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就好这一口啊?
事实上,不伦之爱的阴影从童年开始就一直笼罩在藤村的心头。因为藤村的三哥是母亲和别人偷情生的,他是不伦恋情的产物。藤村无法原谅母亲的错误,他对母亲态度是厌恶、排斥、冷淡的,他也很少提起母亲。但人是复杂的,具有多面性的,藤村的母亲同时也是一位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一直尽心尽力照顾家里所有人,藤村也真切感受到伟大的母爱。
藤村不仅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他对女性的态度,审美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有对处女有着明显的偏好,体现在文学作品就是处女崇拜。在小说《春》中,藤村以初恋情人辅子为原型,创作了“胜子”这个角色,男主角沉迷于胜子的美貌无法自拔。胜子美丽形象建立的基石在于她是纯洁的处女,没有受过世俗的污染。可是在小说里,当男主角看到很久没见的胜子的照片的时候,这个美丽的形象就崩塌了。不仅是因为胜子没有以前年轻貌美了,更是因为此时的胜子已经失去了纯洁,也就失去了美丽,变得俗气而令人生厌。
藤村一方面为纯洁美丽不沾世俗污秽的处女着迷,另一方面又无法抗拒隐秘而丑陋的禁忌之爱,不伦之爱。
当时的日本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间,一方面新的正确的社会观念认为近亲乱伦是丑恶的罪恶的,另一方面近亲通婚是古代日本一直以来的传统。古代日本皇室和贵族之间就一直流行着近亲通婚,同父异母的兄妹婚、叔侄通婚屡见不鲜。上行下效,民间也一直存在近亲通婚的习俗。有人介绍过,在藤村的家乡附近,低能儿、身体不健全的人比较多,这就是近亲通婚的结果。藤村在小说《新生》中也暗示了父亲跟自己的同父异母妹妹就有过不伦关系。所以他会陷入无望的地狱恋情就有着宿命般的必然性。
写作动机?
藤村写《新生》是在从法国回来之后,他和侄女第二次在一起了。去法国之前,两人之间的恋情是非常保密的,家族里面的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但第二次恋情却没那么保密了,至少藤村的二哥,也就是侄女的父亲是肯定知道的。至于,家族里面的其他人,隐隐约约应该也是知道一点的。两人的禁忌之恋就成了家族内部一个公开的秘密,大家的态度就是那种:这么做肯定是不对的,但只要不泄露出去,不影响家族名誉,也就随便吧。
这好像是日本人一种很普遍的人生态度:不管在做多么变态的事情,只要这件事没有影响到其他人,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没有给周围的人添麻烦,那我就有做变态的自由。其他人也不会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不对的。
如果藤村想要一直维持这种状态,家人这种态度确实很好,但问题是,藤村不想维持现状了。他想和侄女分开,他想赎罪,他不想继续延续错误了。
可问题是,当罪行没有被公开,罪行仿佛就不存在了,也无所谓赎不赎罪了。于是,将罪行公诸于众成了忏悔的必要条件。于是藤村以告白为目的,创作了《新生》。
另外一个重要的创作原因是摆脱二哥的经济勒索,因为这段不伦的禁忌关系,藤村一直被二哥索要经济补偿。藤村虽然经济上不算拮据,但也没有非常宽裕,所以想要摆脱二哥经济勒索的心情还是很迫切的。
综上所述,藤村写《新生》,一是为了斩断和侄女的关系,获得恋爱的自由;二是为了摆脱二哥的经济勒索,获得金钱的自由;三是以自身的私密丑事作为写作素材,将丑闻变成文学作品,以求事业上的突破。

告白小说,私小说?
《新生》是私小说,也是告白小说。
“告白”是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最初源于《晋书》,有 “公告、声明、表白”之义 ,明治维新时期又引入了西方 “忏悔”的意思,比如罪人去教堂的小黑屋向神父忏悔自己的罪行。
后来逐渐演变为了一个成熟的文学用语,即“毫不隐瞒地把自己所想的事情或难以启齿的事情说出来”。但无论是宗教的告白,还是文学的中的告白,有一点是本质相同的,这就是告白的目的不在于悔改、认错 ,而在于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在于寻求“解脱 ”。藤村写《新生》与其说是忏悔,倒不如说是有意无意地为自己辩解,合理化叔侄乱伦的丑事。
芥川龙之介指出:藤村是个空前绝后的老奸巨猾的伪善者。
根据另一个当事人,侄女本人在“新生”事件发生的20多年后,在手记中做过这样的回应:
“那部小说所写的内容几乎都是事实 ,但对叔叔不利的内容则尽可能地抹杀掉了”
“在我看来,那是一个男人、一个哲学男人的辩解书,我不觉得它还是任何别的东西”。
也就是说,藤村写作的时候在有意识地美化自己的形象,而将侄女塑造成一个“执迷不悔,死不悔改的痴情女人”,以此表明侄女在这桩不伦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书中写到:明明叔叔已经远走法国,侄女还在不停给叔叔写信诉说思念之情;又比如叔叔回国之后,本想与侄女彻底断绝关系,但因为侄女一直郁郁寡欢,叔叔被仍然深爱着自己的侄女所感动,两人才重新在一起。
确实,恋爱是两个人一起谈,这场恋爱悲剧两个人都有责任。可作家叔叔比侄女年长20多岁,无论是恋爱经验、社会阅历、经济实力、还是伦理辈分都远高于侄女。无论作家如何用才华去粉饰太平,美化事实,事实就是作家主动和侄女发生性关系,主动抛弃了怀孕的侄女,主动将两人的丑闻写成小说公告天下,将侄女的痴心和脸面狠狠踩在地上践踏。
其年幼的侄女一直是被动的姿态,被动接受叔叔的爱,被动等待叔叔归国,默默守候两人的爱情。侄女确实是执迷不悔,甚至在小说公开后,和叔叔彻底断绝关系很多年后,都固执地为两人的爱情辩解:
“在我面前出现的我所爱的人恰巧是近亲,以至于产生了悲剧 ,但就凭在神面前都毫无羞愧的真诚的态度,就应该受到责难吗?”
“在我心中,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不觉得那是可耻的行为。只是因为被这个世界、社会的规范所束缚,我才没能过上普通女人的生活”
当被问到 “为什么没有自杀”的时候,侄女回应:“我要是自杀了,叔叔就会名誉扫地。比起我自己的耻辱,我更看重努力维护叔叔的名誉,这才是对叔叔的真诚的爱。”
这就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型日本女性,因为她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一个好女人,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家族名誉,丈夫的名誉、父亲的名誉,儿子的名誉。一个好女人就是要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而侄女,就是这样一个好女人。
家人奇怪的应对,功利的选择
是谁造就了侄女的悲剧人生?诚然,侄女本人和作家叔叔是最大的责任人,但侄女的父亲,作家的二哥,以及大家族里面默不作声的其他人,也是这场伦理悲剧幕后推手。
当发现侄女怀孕,作家叔叔惊慌失措,他最无颜面对的就是自己的二哥,侄女的父亲。作家出逃法国前甚至不敢当面见二哥,只敢写信坦白自己让侄女怀孕,请二哥照顾侄女。各位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父亲,自己的女儿被亲生弟弟欺负了,痛心之余肯定是气疯了,杀人的心都有了吧。
可藤村二哥的反应却是让人大跌眼镜,他不仅没有立即与弟弟决裂,反而劝慰弟弟尽快忘了这件事。他妥善照料孕期的女儿生产,做主把婴儿送走,甚至对自己的妻子隐瞒这件事。他做这些决定的时候,完全是站在一家之主的立场,一切都是为了守护家族的名誉,所谓家丑不能外扬。因为按照日本传统观念,家族荣誉重于一切,个人在集体荣誉面前不值一提。为了整个家族的声誉,这两人小情小爱,女儿一辈子的幸福,根本算不了什么。
除了家族荣誉的考量,二哥选择守口如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经济补偿。犯下大错的藤村在二哥面前不仅有了道德污点,还因为拜托二哥善后欠下了人情债。只要握住这个把柄,二哥就能一直向藤村索要经济补偿。后来藤村从法国回来后,二哥默许了女儿和弟弟的藕断丝连。当藤村提出让侄女继续住他家,帮他照料家务时,二哥非常爽快就答应了,背后显然是为了钱。有点小钱但也不多的藤村面对二哥的金钱勒索显然是很吃力,这也是他决心公开丑闻的重要原因,说到底还是为了钱。
侄女为什么不堕胎?
因为当时的日本没有这个条件,堕胎自1880年刑法立法以来一直是一种犯罪。堕胎的女性最多可被判处1年徒刑,为其实施堕胎的医生最多可被判处2年徒刑。直到今天,法律允许日本女性怀孕22周内堕胎,且堕胎同意书必须有配偶同意。即使是未婚者,男性也有责任在其交往对象的堕胎同意书上签字。这项法律导致荒唐结果就是,即使你被遭遇了性暴力,但没有加害者书面同意,你将无法合法地进行堕胎手术。

最后,当丑闻成为文学作品,无论作家多么有才华,作品本身多么有艺术价值,都无法消弭其中的罪恶。丑闻就是丑闻,大可不必因为作家的“坦诚”而对他大加赞赏。
——————————一些评论,非常讽刺———————————
“这是一部写实主义的最高结晶,日本的现实 自然 主义 的文 艺 因这部《新 生》得 以点睛” 。
——作家吉江乔松
“《新生》不是冷静的人生鉴赏,而是主观的暴露。被苦恼所锤炼的主观意识到达了宗教性的恍惚的境地 。从这点来看,这是明治以来的文学无以伦比的”。
———小说家、戏剧家正宗白鸟
“良知层面上去看的话肯定是违背道德 的行为,而当岛崎藤村决定以那种形式去告白、忏悔的时候 ,便不得不对他产生钦佩之情”
——文学评论家青野季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