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电影57:《乔乔的异想世界》

2021-06-06 17:38 作者:热咖呀  | 我要投稿


喜剧对于生活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快乐,能够被赋予教育色彩的喜剧更值得期待。

 

二战时期的德国,可谓是将疯狂的思想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国民的心里。既有成年人疯狂的战争欲望,也有小孩子疯狂的热崇心理,在那年痴狂的年代,成年人怎么想我不考虑,毕竟战争永远都是当权者权利的游戏,只是看着那么年幼的孩子也被卷入其中而全然不知的时候,我觉得那个时代是真的荒唐。


 

电影另辟蹊径地选择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去看待特殊的年代故事,同时选择喜剧作为表现方式,既要大胆,也要足够有创意。作为电影主角的乔乔虽然被周围的人灌输了狂热的纳粹主义,可作为一种有重大缺陷的观点,在现实面前是经不住考验的。思想与现实的冲突矛盾是电影中的主题,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中,需要有人作为老师去为小男孩指点明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

 


自幼缺少父爱的乔乔,还好能有一名明智的母亲的陪伴。母亲能教会他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生活不是由钢铁和大炮构成的,能被生活接纳的是和平与跳舞。在最恐怖的年代能和一名犹太人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际遇。在这位活生生的犹太女孩身上,小男孩看到了一名犹太人真正的模样。他们不是纳粹主义中口中恐怖与丑陋的象征。他们和乔乔身边所有人一样会笑、会哭,会为真挚的感情怅惘许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诗和信件都能将人内心纯真的感情连接在一起。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豆瓣


对于乔乔来说,最大的转变莫过于母亲的绞死。身处困惑之际,乔乔可以选择相信一直被灌输的纳粹主义,也可以选择继续仇恨犹太民族,但母亲的意见将成为乔乔信念的最有力的支撑。可就是这样一个慈眉善目的母亲,最终死于自己国家之手,乔乔心中的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但这样的代价对于一个10岁的男孩来说还是过分的巨大。

 


被战争摧残过的人才能懂得死亡带给人的绝望。电影中乔乔和母亲外出游玩归来与受伤的士兵回国脸上的麻木之情是一种巨大的反差。为什么最后的中士没有揭穿女孩犹太人的身份,虽然中士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眼睛的视力,但被战争洗礼过才能懂得和平的珍贵,最后的偏袒是人性最后的留存。

 

整部电影的风格就是用荒诞的喜剧效果去间接表达恐怖的二战氛围,反战的主题思想始终贯穿整部电影。诡秘的武器弹道总是偏离目标而飞向其使用者,接受和平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乔乔面对奇怪的世界,在面对善与恶的时候,没有偏执地选择一方,在被迫作出选择时,孩子心中的善还是洁白无瑕地表现在了脸上。战争不应该牵连孩子,孩子也不能沦为战争的牺牲品。

 

愿这世上再无战争,和平无价。

 

 


关于电影57:《乔乔的异想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