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被低估的名将文聘:为曹家奉献一切的良将

2019-08-20 23:05 作者:TzuMoSa  | 我要投稿

文聘,字仲业,生卒年月不详,今河南省南阳郡宛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守江夏,镇荆江。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攻其辎重,烧其战船,立下莫大之功,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远播。

忠诚垂泣

文聘曾是荆州刘表手下的大将,刘表死后,刘表幼子刘琮即位,他听从大臣的劝告,决定归降曹操。刘琮携众人一同去拜见曹操,而唯独文聘迟迟不肯来。曹操安排人前去把文聘叫来,问道:“来何迟邪?(你为何迟迟不来与我见面?)”

文聘说,我身为守将不能保全荆州,只有等着受罚的份。《三国志》记载:“聘不能全州,当待罪而已”。文聘哭着说,当初我没能好好辅佐刘荆州(刘表)效忠国家,现在荆州虽然失去了,但是我还总是希望能够守住汉川,保全这里的土地。这样,活着不辜负幼主刘琮,死了在九泉之下也无愧于心。无奈我所想的不能实现,直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心里又悲伤,又惭愧,没脸早来见你啊。“先日不能辅弼刘荆州以奉国家,荆州虽没,常原据守汉川,保全土境,生不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而计不得已,以至于此。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

这一段话说完,可谓是感人肺腑,完全让人感受到他对刘表和刘琮的忠心耿耿。

写《魏氏春秋》的孙盛概括得很好,叫“文聘著垂泣之诚”。身为武将,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自然崇尚有泪不轻弹。但是文聘垂首而立,为不能为旧主尽忠而放声哭泣的样子,却赢得了曹操的尊重和信任。

曹操听了此言却大为感动,说:“仲业,卿真忠臣也”。仲业(文聘之字),你可称得上是个真正的忠臣啊。

曹操十分重视文聘,赤壁之战后,曹操安定荆北局势,唯一脆弱的一环就是江夏郡,曹操派文聘据守江夏,封文聘关内侯,让他做江夏太守,委以边防重任。文聘对于曹操的信任十分感恩,更加效忠于曹操。

火烧关羽

文聘联同武将乐进与关羽部队在寻口一带开战,多次击退关羽有功,被曹操封为讨逆将军,加爵延寿亭侯。后来与关羽又在汉津一带发生冲突,文聘十分英勇,带领部下抢夺和捣毁了关羽军中大量的军用物资,接着又杀到了荆城用火连连攻下了关羽的几艘大战舰。

公元220年,曹丕正式登基为帝,他也遵循曹操的策略,继续重用文聘,登基没多久后就将其加封了长安乡侯的爵位,假节。后来又因为屡立军功,又被升迁为后将军并加爵新野侯。

痛击孙权

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26年,孙权发兵五万亲征江夏,但是正值夏季雷雨频繁之际,江夏城墙多处已经被暴雨毁坏,城墙来不及修补。得知孙权大军马上就要杀到的时候十分惆怅,文聘心生一计,只有和孙权故弄玄虚,让他无法得知江夏城实力的虚实才有可能战胜对方。随即他下令叫城中百姓全部藏匿起来,自己也在府中寸步不出。《魏略》记载“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

结果孙权果然就很怀疑,他跟手下说,文聘这个人,北方的人都说他很忠诚,所以才委派这个郡给他把守。但是今天我都来这了,他却没有动静,这如果不是密有所图的话,肯定就是外面有援兵来搭救。然后孙权想了想,不敢进攻,走掉了。《魏略》记载“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

孙权的兵马在江夏城驻守进攻了将近20多天后,孙权下令撤兵。文聘随即亲自率兵追击,结果孙权兵马大乱,大败而逃。

文聘镇守江夏几十年,江夏都没出过乱子。曹魏对文聘一家也是恩宠有加,文聘的儿子文岱被封为列侯(秦汉二十等爵位中最高等),他的侄子文休被封为关内侯(仅次于列侯),都算是高官厚禄,衣食无忧。文聘死后,封谥号壮侯。《三国志》“聘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贼不敢侵。分聘户邑封聘子岱为列侯,又赐聘从子厚爵关内侯。聘薨,谥曰壮侯。”

总结:印象中提到文聘就会联想到他的忠义,其实曹老板会重用文聘不仅仅因为他忠义,文聘能力出众,这才是文聘会被曹操信任且重用原因。


三国被低估的名将文聘:为曹家奉献一切的良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