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谁把科研系统变成了碧蓝航线的定时炸弹?

2021-06-26 08:56 作者:桥边红药为君生  | 我要投稿


“如果没有科研四期的爆炸性新闻,我根本不会知道玩家之间的阶层矛盾现在已经到了水火不容、一触即发的严重对立境地。


如果没有科研四期的爆炸性新闻,我也不会想到玩家之间的关系已经演变为了非黑即白、派系斗争的狼狈局面。”


——题记


当你看到这篇专栏的时候,碧蓝航线已经处于一个比2021年3月份皮肤下架整改还要危险的境地。用悬崖上走钢丝来形容,最合适不过。


一、祸乱的发端


在碧蓝航线2021年6月22日直播生放送的末尾,7月8日科研四期的上线决定消息把所有观众打了个措手不及。

两彩三金,阵容之庞大令人咋舌,而这次上线距离三期科研的推出,时间间隔甚至不足一年。


这对于还在“奋战”三期甚至是前两期科研的玩家来说,是莫大的嘲讽和羞辱。


次日12时,要求改革科研培养体制的呼声渐起。仅一小时后,贴吧、B站相关动态就已全部被魔怔人、二极管(形容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的网友)和暴躁老哥攻陷。


而后来NGA爆料的所谓官方的后期“解决方案”,竟是将前三期科研图纸与物资等材料绕开科研任务直接挂钩,美其名曰“加速追赶”。理论上讲,在这个方案框架下,只要手上有几十万物资,就可以塑造出来一个满级甚至是满天运的科研船。


这个解决方案就像是同时打老玩家、新玩家和二梁上的咸鱼的脸,还把他们架在火上烤。


自此,科研系统在游戏中暴雷。


二、累赘的体制


要粗略分析暴雷的原因,还得从科研系统的内外两方面入手。内即体制,外即贪婪。


从科研系统首次登陆碧蓝航线起,它就一直伴随着n+1条吐槽在艰难前行着。


有人吐槽培养成本高、时间长,这不假。


以一个金皮科研船为例(彩皮更甚),研发阶段,除去提交必要的道具材料,还需要数以百万的舰船经验值。经验值区分阵营,这又导致专注于科研的玩家被迫练出各阵营的船去刷经验。强化阶段,从零到科研等级LV30满破,至少要花去三四百张图纸(蓝图)。满破后接踵而至的天运拟合(金皮限定),还要再花去接近二百张图纸。


如此大量的消耗,再反观图纸的获取,却是显得那么的捉襟见肘。早期图纸的来源仅限于军部研究室的科研任务和部分限时活动兑换商店,直到2020年游戏才开放了日常勋章兑换店中兑换图纸和定向追赶的渠道。但不管是哪条渠道,每做一次相关的任务或是兑换,成果基本上都以个位数起步(定向追赶还好些,正常进度的话基本上可在活动结束前完成,但数量仅限每次活动30张),还不一定是你急需的那一类。


获得这些可怜的图纸所需要的投入却是十分惊人的。不考虑其他因素,以军部研究室的科研任务为例,研发成本采用时间成本和道具成本二选一的模式。想获得数量较多的图纸,就必须在最高可长达12小时的科研任务和一次投入最高8000物资/次和若干其他材料(包括心智魔方)的科研任务之间做出选择。


极高的投入与极低的产出塑造出的畸形收益率在科研系统初期无形之间拉高了科研船(含专属装备)的强度,玩家与官方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使得科研舰船的神秘感不断上升,科研船一度变成了衡量玩家舰队实力的重要符号。


三、谁踹了最后一脚


当大家都慢慢接受了获取成品难度极高的科研船是游戏的强度天花板后,为了巩固这种认知,前两期科研,的确有如君主、腓特烈大帝、吾妻等这样可以在PVP和PVE里通吃的著名角色。


然而玩家从来没有想过,低收益率并不意味着高价值。拼了老命切魔方倒物资甚至是定闹钟做科研任务得来的“宝物”的价值早已被玩弄于运营的股掌之间,贬值与否只是时间问题和决策问题。


从金改彩的代表人物金坷垃厌战横空出世开始,科研船的光环开始逐渐变弱;好在以天城和长门为主导的天龙人演习防守队坚挺了下来,这才让前三期科研船不至于落得一无是处。


但很快,常规彩皮信浓、二期萨丁活动新船和接踵而至的彩皮新泽西踹了科研系统最后一脚。不仅在强度上与已有科研船形成了较大差距,以维内托、天鹰、阿布鲁齐公爵为主导的雷暴撒丁阵容更是将演习场防守阵容重新洗牌,并借着预装填模式的东风逐渐站稳了脚跟。


科研船往日的光辉形象瞬间崩塌。但凡是对科研系统倾尽心血的万家,都无法接受花大气力培养的船在满破后直接被退环境的事实。


四、贪婪的作祟


围绕科研系统和本次事件,除去官方,共有三派玩家被卷入其中。一派是已经满破所有科研的玩家,根据游戏四周年统计公报约有4000余人,亦即上文提到的“老玩家”;另一派是科研进度处于中期且进度较快的玩家,亦即上文提到的“二梁上的咸鱼”;剩下一派是根本没怎么对科研上心或是刚创号不久对科研系统持观望态度的玩家,可暂被称为“新玩家”。


官方毫无疑问是这次冲突的始作俑者,同时贪新老玩家的韭菜和流量是最终目的。先放出科研四期的消息,再放出老船贬值的信号,既会让老玩家怒火中烧、血脉贲张,还会让阅历尚浅的新玩家不明所以,直呼过瘾。


实际上,有没有科研船,科研船满破与否甚至是科研船的强度并不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关注的重点,他们看中的只是玩家能否持续地在科研系统中投入物资和时间,这也是科研系统里最值钱和最核心的地方。能持续倒物资、切魔方的玩家肯定是被受器重的,一方面作为地主家的傻儿子傻的可爱,另一方面他们维护了科研系统作为变相回收游戏道具维持游戏发展的功能结构。无法持续高额投入的玩家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弃子,卡面贬值的矛盾会在他们身上愈演愈烈。


而围绕贪这个字,每一派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生怕自己在这场混战里处于下风。


老玩家”群体本质是极力反对科研船贬值的。毕竟前期投入摆在那里,说贬就贬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天理难容。即使强装出一副“我能行”的样子,也只是对未来上线的科研船和自身的投入能力抱有盲目的乐观和自信而已。


“新玩家”群体则不愿意到手的肥肉说没就没。新上的四期科研他们并不感兴趣,本身时间成本就已经居高不下,更遑论之后投入的道具和材料;反倒是老船加速追赶就像是官方指定修改器,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有与“老玩家”平起平坐甚至是反超的资本。


“咸鱼”群体却是混战中最难熬的一方。正在进行中的研发突然就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下一步该怎么办,是抛弃原有拥抱未来还是固守老本行,这个选择对他们来说太残酷了。固守老本行意味着人财两空,拥抱未来则意味着更加沉重的负担。里外都是亏,结果只能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把海量道具和材料扔进一个欲求不满的无底洞。


没有一方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矛盾之尖锐史无前例,局面失控之程度也闻所未闻。对卡牌游戏来说,没有什么比卡面贬值和升值更让人感到刺激和狂热了。


那游戏王金卡法拍8600万的新闻,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四、游戏向何处去


一座房子没有了天花板,暴风骤雨就会吞噬房子的每一个角落;眼下,随着以科研船为代表的强度体系的暴雷和崩盘,人人自危的局面已然形成。一个不起眼的更新就有可能把部分船拉下神坛;也有可能把原本默默无闻的工具人变得金光闪烁。


暴雷后,碧蓝航线再也没有什么是永恒或万能。从皮肤到科研,怀着满腔热血一掷千金,得来的可能是下架、贬值、甚至是嘲讽。那4000余人得到的回报,也不过是公报中一笔带过的数字,和用来证明现有科研收益体系可行的试验品罢了。


呼吁和反馈改革科研体制也是不太现实的,甚至是与游戏策略相悖的。贬值如今已成为游戏的首选项,且科研系统回收多余物资和材料的本质也暴露无遗,其结果就是科研任务收益率只会更低而不是变高,四期科研的难度还将继续增大。


除了科研这一个雷,碧蓝航线的任何一个增益功能,都是潜在的雷。增益性越强的,越容易爆,比如说装备、舰猫,甚至是120级的舰船封顶。如果硬说在游戏中还存在着永恒的东西,可能就剩下了每个玩家第一次打开游戏时的初心吧?


你问我游戏向何处去,我的回答是无可奉告


这到头来还是一个策划说了算的时代。


2021.6.26


【后记】


我本身在这次事件里是不怎么上心的那一方,同时也是拜加速追赶所赐得利的一方,但我仍然对科研船强度天花板崩盘的事情不寒而栗。躲得过初一的人,面对十五还是无能为力的。


在目前的游戏环境下躺平是大部分人的唯一出路,自我安慰在贬值的背景下已经黯然失色。不要说千金难买我开心,亏了就是亏了,被列入下架名单的皮肤很难再回到橱窗中;已经一文不值的角色也很难回光返照,再展当年的雄风。


谁把科研系统变成了碧蓝航线的定时炸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