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安石(荆公)

2023-08-12 21:43 作者:石珞喵  | 我要投稿

突然想起荆公。 如果能见到荆公本人的话,他的面容应该还蛮特殊的。毕竟他是一个很执拗的人,所谓“拗相公”,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很正直、心胸开阔的人,在苏东坡“乌台诗案”事发时,已退居金陵的荆公上书宋神宗,只一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便使宋神宗决定不杀掉苏轼(功劳并不全是荆公的,还有一部分是曹太后的,为此上谏的大臣也另有几人,不一一叙述),于是后来便有苏轼赠“从公已觉十年迟”表达情谊。 他写的《明妃曲》在当时以至于后世几百年间,都很有争议。所谓“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经常被认为大逆不道。毕竟中国古代对于君道是相当看重的,而荆公大概真的是以一个用来和亲的弱女子的视角去看待这样一件事,以个人的角度去评价和亲。我读到过的唯一一首他写下的怨妇诗《君难托》里,他更是十分直白地表达了对宋神宗的抱怨,但与此同时也热烈直白地表达了不悔:“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 荆公既直白又执拗,很可爱的性格。 但是他有时候真的又有点不懂人情。宋神宗赠腰带,拒了,并且很快还回去了,这件事简直都不是一句“宠臣”概括的了的,姑且不提,毕竟元人执笔的《宋史》里也只是提了一句。他执着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便很少去看其他人。他罢相退休,宋神宗给他半山园居住,还给了一匹马,他自己养了一匹骡子。后来马死掉了,他便只骑骡子出行;再后来他老了,“谈经投老拼悠悠,为吏文章了即休”,便投身佛典,上书跟宋神宗说要把半山园捐出去当僧舍(具体当什么忘了,总之是这一类)。我觉得他并不是跟宋神宗商量,而只是通知宋神宗一声。我也不知道宋神宗看到了作何感想,但我想:究竟有些难受,有些苍凉。毕竟是昔年的伙伴啊,我一直觉得宋神宗是拿荆公当拍档看待的,毕竟《王安石宰相制》很让我感到惊异: 朕取其知道者深,倚以为相者久,兹合至公之首,肆扬大命之休。若作室,用汝为垣墉;若济川,用汝为舟楫。予有违而汝弼,汝有为而予从。 我没读过其他帝王或是其他臣子的宰相制,无法对比,但我觉得:从朕到予,或许在宋神宗眼里,王安石在人格上和他是平等的。 一个朋友,却好像并不把你看做朋友,他觉得自己对你没用了就会自己退到一边,他觉得他的理想不能实现却并不跟你说教更多—— 有点悲哀。 以光绪写的一首诗做结尾吧,题目就叫《宋神宗》: 神宗本是英明主,安石原非侧媚臣。 可惜有才偏执拗,终教新法病斯民。

王安石(荆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