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首届天文知识竞赛预备题解析
一,选择题
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1.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 多目标 光纤光谱 天文望远镜)的英文缩写名为(B )
a. FAST b. LAMOST c. HST d. EHT
解析
a.项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b.项
LAMOST望远镜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一架视场为5度横卧于南北方向的中星仪式反射施密特望远镜。

郭守敬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为了纪念他在天文学的贡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

c.项
哈勃空间望远镜(英语:Hubble Space Telescope,缩写:HST)是以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为名,于199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上的光学望远镜

d.项
事件视界望远镜(英语: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是一个以观测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为主要目标的计划。该计划以甚长基线干涉技术(VLBI)结合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借助分布在世界多地的8个射电望远镜联合观测同一目标源并记录下数据,形成口径等效于地球直径的虚拟望远镜,将望远镜的角分辨率提升至足以观测事件视界尺度结构的程度。

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的照片便是出于EHT

2.在东方和西方对宇宙有着不同的理解,东方认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而在西方则认为宇宙(cosmos)是 (A)
a.秩序与美丽的所在 b.天人合一的所在
c.虚无飘渺的所在 d.光明与正义的所在
解析
a.项
单词cosmos既有宇宙的意思又有秩序的意思

而且由它还产生了一个表示美的词根
比如

故选A
3.古代天象记录最准确,最完备国家是(B)
a. 古埃及 b. 中国 c. 古印度 d. 古巴比伦
4.公元1054年7月4日,中国宋朝司天监曾观测过一次超新星爆发,那次超新星爆发的遗迹就是现在的(D)
a. 仙后座A b. 第谷超新星
c. SN 1006 d. 蟹状星云
解析
a.项
仙后座A(Cassiopeia A)是银河系内中已知的最年轻的超新星遗迹,也是天空中除太阳外最强的射电源。

b.项
第谷超新星,又名“SN 1572”,"仙后座B”,是一颗于仙后座出现的超新星,也是少数能以肉眼看见的超新星之一。

c.项
SN 1006是人们在1006年记录到的一颗超新星;与地球的距离是7,200光年。
它是历史上记录到的最明亮的恒星事件,估计视星等达到-7.5等,最早的纪录是在1006年4月30日与5月1日之间在豺狼座出现。

d.项
蟹状星云(M1,或NGC 1952)位于金牛座ζ星东北面,距地球约6500光年。它是个超新星残骸,源于一次超新星(天关客星,SN 1054)爆炸。
对蟹状星云最早的记录出自中国的天文学家,公元1054年的七月,中国的一位名叫杨惟德的官员,向皇帝奏报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客星”。

补充
客星是中国古代对天空中新出现的星的统称。主要是指新星、超新星和彗星,偶尔也包括流星、极光等其他天象。这类天体如“客人”一样寓于天空常见星辰之间,故谓之客星。
5.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以下哪种仪器不是中国古代的侧天仪器?(C)
a. 浑天仪 b. 地平经纬仪
c. 望远镜 d. 天球仪
解析
a.项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浑天仪发明者是我国汉朝西汉时期的落下闳,汉朝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进行改进。

b.项
地平经纬仪制于康熙52年-54年(公元1713-1715年),由来华的耶酥会传教士德国人纪理安负责督造。主要由地平圈、象限环、立柱、窥镜四部分构成,用于测量天体的地平坐标。

d.项
天球仪即天球的模型,是一种用于航海、天文教学和普及天文知识的辅助仪器,人们利用它表述天球的各种坐标、天体的视运动以及求解一些实用天文问题。一般在一个圆球面上绘有全天88星座、低至五等星名、主要星云星团、古中国二十八宿及赤道、黄道、赤经圈和赤纬圈等几种天球坐标系的刻度就制成天球。

6.我国有着完备的天象观测记录,下面是史书中,第一次记载哈雷彗星的是?(A )
a. 《春秋》 b. 《清史》
c. 《明史》 d.《宋史》
解析
确切的哈雷彗星记录是公元前613年(春秋鲁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这是世界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7.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C)
a. 袁天罡 b. 李善兰 c. 勒梅特 d. 落下闳
a.b.c自行百度
此处对d项进行下礼充
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字长公,汉朝西汉时期天文学家,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他创制《太初历》,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历法结构;提出浑天说,创新中国古代“宇宙起源”学说;发明“通其率”,影响中国天文数学2000年。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字长公,汉朝西汉时期天文学家,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他创制《太初历》,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历法结构;提出浑天说,创新中国古代“宇宙起源”学说;发明“通其率”,影响中国天文数学2000年。

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以下不是"二十四节气″划分的标准是(B )
a. 斗转星移 b. 月相盈亏
c. 圭表测影 d. 太阳黄经
解析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其划分依据为: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
反映了时候、气候、物候等三候变化
而与月相无关
9.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历法的出现对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你知道中国的农历属于什么类型的历法吗?(D )
a. 太阳历 b. 星辰历 c. 太阴历 d. 阴阳合历
解析
a.项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b.项
星辰历,又称干支历,甲子历等,是一种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古老历法。干支历法历史悠久、深奥莫测,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
c.项
太阴历,即阴历,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d.项
而中国的汉历(农历)之所以被称为阴阳合历,是因为它不仅有阳历的成份,又有阴历的成份。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终结,所以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阳历实用方便。
10.星宿是天文学术语,寓指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在古代天文学中星空被分为多少个星宿?(C)
a. 12 b. 24 c. 28 D. 88
解析
星宿是天文学术语,寓指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一宿通常包含一颗或者多颗恒星。古人将黄道附近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因为二十八宿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宿”。

11.吉星高照,正是过年。辞旧迎新之际,夜幕降临之时,猎户座高悬于南天,猎户座的腰带,由非常显眼的三颗亮星连成一线,被称为哪三颗吉星?(A )
a. 福禄寿 b. 祥瑞吉 c. 德智体
d. 以上三个都不是
古代文化常识
吉星高照 jí xīng gāo zhào
〖解释〗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
12.太阳与中国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兴,以下名称中不是古人对太阳别称的是(C)
a. 金乌 b. 白驹 c. 阿波罗 d. 金轮
解析
a.项
金乌,指的是太阳的别名,也称为“赤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之一。

b.项
朝阳和夕阳都是红色的,所以不能称之为白驹。 如日中天的中午时间很短暂,所以称为“白驹过隙”。
c.项
阿波罗(希腊语:Απόλλων、英语:Apollo),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之神
d.项
金轮,喻太阳。北齐萧悫《和崔侍中从驾经山寺》:“云表金轮见,嚴端画拱明。”宋陈允平《扫花游雷峰落照》词:“看倒影金轮,溯光朱户。”清姚鼐《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地底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13.金星是一颗类地行星,因为其质量与地球类似,有时也被人们叫做地球的“姐妹星”。以下名称中不是古人对金星的别称的是(B)
a. 长庚 b. 维纳斯 c. 启明 d. 太白
解析
金星,古代民间称为太白,早上出现在东方时又叫启明、晓星、明星,傍晚出现在西方时也叫长庚、黄昏星。

14.古语云:"荧荧火光,离离乱惑″,这是描述的什么?(C )
a. 流星 b. 彗星 c. 火星 d. 恒星
解析
荧惑即火星。由于火星呈红色,荧荧像火,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我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补充
荧惑守心 (火星在心宿留)
火星和心宿二(天蝎座α星)是全天最红的两个天体。火星,荧荧似火,西称荧惑;心宿二色红似火,又称“大火”。若两“火”相遇,则两星斗艳,红光满天。荧惑是不祥的征兆,而在心宿附近徘徊(所以叫“守”),这种天象是在古代的人看来,是很不吉利的现象,认为不是宰相要被撤职就是皇上要死,所以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并把它称为荧惑守心。
15.在《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其中将木星称为(A)
a. 岁星 b. 镇星 c. 填星 d. 瑞星
解析
古代中国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古代中国土星是中国古代人根据五行学说结合肉眼观测到的土星的颜色(黄色)来命名的,亦称之为镇星(常写作填星),有时也称为瑞星

16.杜甫诗《赠卫八处士》中"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那么参商指的是(A)
a. 星宿名 b.流星与彗星
c. 太亮与月亮 d. 卫八处士与杜甫
解析
赠卫八处士 原文
[ 唐 ]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其中第一句话的注解为
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与商星这两个星宿。
从天文学来看,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东升西沉,从不同时出现。
“动如参商”这个成语也是从这里来的。千百年来,使用参商这个成典的诗文不计其数,而且多为参商二字连用,因为参商这个词语已经固化为一种难相见、距离远、不和睦的意思。
但此处杜甫诗中并无不和睦之意
17.天文学促进了航海的发展,在郑和下西洋时,用到下列哪种天文仪器?(C)
a. 船帆 b. 望远镜 c. 牵星板 d. 司南
解析
牵星板是测量星体距水平线高度的仪器,其原理相当于当今的六分仪。

中国古代航海所用的天文观察导航技术。是指用牵星板测量所在地的星辰高度,然后计算出该处的地理纬度,以此测定船只的具体航向。牵星术的主要工具是牵星板。
18.航空和航天的天文导航都是在航海天文导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用的天文导航仪器不包括(C )
a. 星体跟踪器 b. 天文罗盘
c. 寻星镜 d. 六分仪
解析
c.项
寻星镜(Finderscope),大型望远镜附有的小型、小光力的望远镜,用以帮助观测者寻找天体位置。并无天文导航的作用
abd.项
星体跟踪器(星敏感器)能从天空背景中搜索、识别和跟踪星体,并测出跟踪器瞄准线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角度;
天文罗盘通过测量太阳或星体方向来指示飞行器的航向;
六分仪通过对恒星或行星的测量而指示出飞行器的导航信息。
19.在大航海时代,北半球的人们通常用什么确定船舶所在位置的大概纬度?(B)
a. 月亮 b. 北极星 c. GPS d. 海面上的参照物
解析
首先排除a,月亮会动的不能确定纬度
然后大航海时代并无GPS
海面上也没有什么参照物,只有茫茫的一片海水
重点分析b项

由于,北极星距地球遥远
地轴与北极星的方向,与海上人们望着北极星的视线方向可以认为是平行的

故而,北极星的高度,大致可以认为是当地的纬度。
20.天文促进了航海的发展,从而直接促进了数学中(A )的发明
a. 对数 b. 算数 c. 虚数 d.高数
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知识拓展中原话
用排除法也能得出答案
21.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有一个胡子船长(南半球海盗)经常带着一个眼罩如果他的眼睛真的瞎掉了,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C )

a. 被海绵宝宝,派大星弄的
b. 海盗的遗传,从祖辈遗传下来的致瞎基因
c. 观测太阳确定纬度,而逐渐被太阳灼烧致
d. 学习太用功了而致瞎
解析
首先排除abd,故选c
南半球并不能看到北极星,所以并不能用北极星确定当地地理纬度。

当太阳经过上中天时,示意图如上所示
我们可以通过地平日晷,测出太阳的高度角
通过天文航海历,可以查出太阳赤纬
从而经过数学计算可以算出当地地理纬度
而长期观测太阳,会对人眼造成不可损伤的伤害
所以再次强调
不要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直视太阳!
用望远镜观测太阳必须使用太阳滤镜(巴德膜)!
禁止用寻星镜对准太阳!
22.目前为止,宇宙中最多的元素是(A)
a. 氢元素 b. 氦元素 c. 水元素 d. 火元素
补充
宇宙中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占到了宇宙物质总量的90%以上,而且它也是宇宙中最原始的元素,产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中所有的氢元素都是宇宙大爆炸所创造的
23.宇宙大爆炸之后,氦元素从何而来?(B )
a. 大爆炸之初就有 b. 氢核聚变而来
c. 重核裂变而来 d. 上帝创造而来
补充
“大爆炸宇宙论”(The Big Bang Theory)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Georges Lemaître)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
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
宇宙诞生之后,首先诞生的是氢元素,而氦元素,则是通过氢聚变而来
但此题并不太严谨,宇宙大爆炸之初,也产生了部分氦元素和锂元素,但b项比a项稍微好一点,故选b
24.铜元素能够促进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正常发挥,你体内的铜元素来自于(D )
a. 实验室的无水硫酸铜
b. 恒星内部的核聚变产生
c. 恒星内部的核裂变产生
d. 超新星爆发产生
解析
由于铁元素的比结合能最高
既是核聚变的终点也是核裂变的终点
宇宙初期并无重元素
重元素只能通过超新星爆发产生
25.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是谁?(C)
a. 曹冲 b. 牛顿 c. 卡文迪许 d. 阿基米德
解析
a.项 曹冲,称象的那位秀儿
c.项
卡文迪许测量地球的密度是从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常数着手,再推算出地球密度。他的指导思想极其简单,用两个大铅球使它们接近两个小球。从悬挂小球的金属丝的扭转角度,测出这些球之间的相互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求出常数G。从而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26.冬日的暖阳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剧烈的活动,这些活动不包括以下哪个(D)
a. 耀斑 b. 日珥 c. 黑子 d. 伽马暴
解析
a.项
太阳耀斑是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能量高度集中释放的过程。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特别是在太阳活动峰年,耀斑出现频繁且强度变强。

b.项
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

c.项
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一个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

d.项
伽玛射线暴[1](Gamma Ray Burst,缩写GRB),又称伽玛暴,是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玛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
伽马射线暴是目前已知宇宙中最强的爆射现象,理论上是巨大恒星在燃料耗尽时塌缩爆炸或者两颗邻近的致密星体(黑洞或中子星)合并而产生的。

太阳上不会发生伽玛暴
27."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恒星的寿命虽然漫长,也终有死去的时刻。不同质量的恒星有不同的归宿,以下不是恒星的归宿的是(C)
a. 白矮星 b. 中子星 c. 红巨星 d. 黑洞
解析
恒星会在核心进行核聚变,以产生能量并向外传输,然后从表面辐射到外层空间。一旦核心的核反应殆尽,恒星的生命就即将结束。在生命的尽头,恒星也会包含简并物质。恒星大小与质量的不同会导致其不同的结局: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a.项
恒星主要靠核聚变产生的辐射压力对抗自身的引力,以维持自己的形态。一旦核聚变停止,恒星将不可避免地坍缩。但是有两个重要的屏障——电子简并压力和中子简并压力——阻碍这种坍缩。白矮星就是电子简并压力与自身引力相平衡的天体。
钱德拉塞卡极限(Chandrasekhar limit )指白矮星的最高质量,约为3×1030公斤,是太阳质量的1.44倍。
b.项
超过了钱德拉塞卡极限,电子简并压力就不敌引力,原子被压碎,电子与质子结合成为中子。直到中子被压在一起,产生的中子简并压力和引力抗衡,这就形成了中子星。
d.项
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和加拿大物理学家沃尔科夫在1939年提出了中子星的质量上限,被称为奥本海默极限。如果中子星质量超过这个上限,那么任何力都无法阻挡引力的作用,导致星体变为黑洞。奥本海默极限是不确定的,一般为2-3倍太阳质量。
而红巨星是恒星燃烧到后期所经历的一个较短的不稳定阶段,并不是最后的归宿

28.2020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其中被誉为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的是(A )
a. 嫦娥五号工程 b. 嫦娥四号工程
c. "玉兔号″月球车 d. "鹊桥″中继卫星
补充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中继星、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
中继星
命名为“鹊桥”。根据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的需求,鹊桥与运载火箭在地月转移轨道分离后,需要利用自身的推进系统实现到地月L2平动点的转移,完成绕地月L2平动点晕(Halo)任务轨道的捕获和修正,并在该轨道上长期稳定运行;鹊桥要提供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与地面站之间的前向/返向的时和延时中继通信,卫星的在轨工作寿命要达到3年以上。

着陆器
嫦娥四号着陆器任务过程包括:发射段、地月转移段、环月段、动力下降段、月面工作段5个部分,在前三个阶段,测控通信系统通过直接对地链路完成测控任务。
后两个任务阶段需在月球背面执行,需要中继卫星为其提供中继转发服务,配合完成相关探测任务。

巡视器
命名为“玉兔二号”。嫦娥四号巡视器的总体方案继承了嫦娥三号巡视器的方案,分为移动、结构与机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综合电子、电源、热控、测控数传和有效载荷共8个分系统。巡视器的构型仍为箱板式结构,巡视器移动状态的构型。

嫦娥五号(Chang'e 5),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研制,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29.“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其中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正式命名为(A )
a. 天问系列 b. 神舟系列
c. 嫦娥系列 d. 天宫系列
解析
a.项
天问系列(Tianwen)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正式命名为“天问”,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作为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同时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揽星九天”。
b.项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c.项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d.项
天宫一号(Tiangong-1),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二号(Tiangong 2),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二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首个具备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实验室
30."宇宙航行不是一个人或某群人的事,这是人类在其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这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英雄的名言,那么他是?(A )
a. 加加林 b. 阿姆斯特朗 c. 杨利伟 d. 万户
解析
a.项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Yuri Alekseyevich Gagarin,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苏联航天员,苏联英雄,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也是第一个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b项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1930年8月5日-2012年8月25日),美国宇航员、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及大学教授。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时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

c.项
杨利伟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公民
d.项
万户(陶成道)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
31."我要当太空人,爷爷奶奶可高兴了,给我爱吃的喜之郎果冻″,
那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个太空人呢?(B)
a. 528 b. 11 c.12 d.10
解析
528为世界宇航员数,目前仍在增长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11位宇航员
神舟五号:杨利伟
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九号:景海鹏、刘旺、刘洋(女)
神舟十号: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神舟十一号:景海鹏、陈冬

32.还是那一批宇航员,如果他们执行一次宇航任务就可以吃一个喜之郎果冻,那么CNSA一共要花费多少个喜之郎果冻?(A )
a. 14个 b. 13个 c. 12个 d. 11个
解析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11位宇航员,其中景海鹏上太空三次,聂海胜上太空两次
33.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射电望远镜性能的提高,在天体物理学这门最引人入胜的学科里,接连传出了四项重大发现,以下发现中属于这四大发现的是(A)
a. 发现星际有机分子
b. 发现干饭乃人生一大乐趣
c. 发现黑洞合并的引力波
d. 发现了引力透镜现象
解析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一系列发现和所取得的进展中,有4项被认为特别重要,它们是:星际分子,类星体,微波背景辐射和脉冲星。它们被誉为是60年代中的四大天文发现。这四大发现都是通过射电天文手段和方法获得的。
34.半个多世纪以来,阿雷西博天文台都是星际探索的重要标志之一,1963出生的它,一共为人类天文的发展辛勤工作了多少年?(A )
a. 57年 b. 58年 c. 56年 d. 55年
解析
阿雷西博观测站于1963年11月1日正式开幕
2020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确认,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平台一夜之间坍塌,没有人员伤亡报告,至此阿雷西博彻底结束了观测寿命

35.射电天文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电磁波频谱以无线电频率研究天体。
它的提出者是(B )
a. 赫兹 b. 麦克斯韦 c. 法拉第 d. 洛伦兹
36.天文学具有大尺度的特点,以下天文学常用单位中间最大的为()
a. 光年 b. 天文单位 c. 秒差距 d. 百万秒差距
解析
a.项
光年(ly), 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字面意思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经过一年时间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00米。
b.项
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以A.U.表示,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49597870700米
c.项
秒差距(pc)是天文学上的一种长度单位。
1秒差距等于3.2615637771418798291光年,或206264.806245480309553天文单位,或30.856775814671915808万亿千米。在测量遥远星系时,秒差距单位太小,常用千秒差距和百万秒差距为单位。
37.天文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于人类的自然观有很大的影响。天文学按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分支学科,以下不属于的是(D)
a. 天体测量学 b. 天体力学
c. 天体物理学 d. 占星学
38~39题源EasyNight.
38.下面哪个天体“凌月”是不可能发生的?(A)
a. 金星凌月 b. 国际空间站凌月
c. 流星凌月 d. 极轨卫星凌月
解析
金星与地球间距离大于地月距离,故不可能发生凌月
39.2020年既是公历闰年,又有农历闰月,这种“双闰”的现象 (B)
a. 百年一遇,必有异象 b. 八年一遇,冬至决定
c. 四年一遇,堪比奥运 d. 年年都有,没啥稀奇
解析
这道题考的是闰年与闰月的知识
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
置闰法则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而闺月是阴历中才有的
阴历则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而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阳历回归年(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
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两年到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个月相同的农历月份,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
至于几月是闰月,则是以冬至为参照划分的。

本世纪有两次例外,但一般都是八年一次。
40.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在2006年正式定义行星概念,将冥王星排除出行星行列,至此,太阳系内有几大行星?(B)
a. 7 b. 8 c. 9 d. 6
【本文为武工大天文社作者的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禁止盗用、转载、篡改文章,
否则武工大天文社和作者将追究版权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