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的底层逻辑与语言魔咒 | 人民大学明德讲坛第33期暨服务器艺术“认知·

AI大模型的底层逻辑与语言魔咒

幻想未必是假象,它离现实比较远,但是离主观比较近。


人工智能正在以非预期方式改变世界。大模型的幻想和真相正在揭示发生的变革。我觉得只有主观和客观不一致的时候,既有真相又有幻象的时候,才说明变革是深刻的。














我们依靠的是经验论还是先验论
GPT的强化学习逻辑
学习到向量的链接,但它并没有学会意义
GPT会熟练的写出"密电文",但它没有密码本,这个密码本就是生活,价值评价无法从向量中看出。
中国说的自然更接近于自由,而西方的自然指的是自然世界。
GPT无所指向,它看不到生活,经验论无法完全建构人类所需要的思维,先验论是人独有的思维本领。如果不让GPT学会一般的概念,它真的能够思维吗?
GPT是纯经验的思维方式,但是它的经验对象却不是经验,而是抽象的符号。GPT在面对抽象的符号的时候,它却以我们处理经验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抽象的东西,在符号之间建立纯经验的连接。它证明了我们经验的方法其实是可以用于抽象世界的,这个非常创新。如果没有先验论,它终究不能有高级思维,那人工智能可以怎么做?
人工智能面对的是一个抽象的世界,我们如何让它有效的解读它所面对的这些对象?语言背后真正的元语法,即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语言其中的一种元语法。
亚里士多德,逻辑以名词为基本单位,用名词构成了系统,试图通过用名词来解释事实,它确实解释了观念之间的争执关系,但是其中缺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不理解这其中的内涵。
莱布尼茨的“充分理由率”,能够解释一个东西是如何产生另一个东西的。动词能够导致某事情的发生,动词能够启动的连接会更为主动,GPT如果用动词逻辑作为一个发动者/启动者,那它可能会具有自我意识,这只是一个猜想。
动词所启动的连接,首先有个动词,然后它可以分层,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实现有限条件下的因果解释,对于自然界来说很难,因为它是一个无穷量,但对于人的行为恰恰能。所以在哲学上我认为把因果归为自然的范畴是错的,因果事实上是一个历史概念,即一个人,做了什么行为,导致什么,属于因果。
如果一个存在必须被分析为能行的实现过程,否则我们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人类有这么多的虚构,说不清楚,之所以说不清楚,是因为缺乏有限的能行过程来定义它,如果从动词出来,你就必须一步一步把它做出来,这个时候就能够说清楚了,这是我的另一个想象。
最后一个想象:它能够对奇迹做出存在论的解释,因为动词在很多情况下是创造性的。艺术家在创作时,中间的过程的偶然的,非必然的,因果无法解释,但是动词逻辑依旧可以解释。
能行可计算,能行动的。









大语言模型:圣经里创世纪的巴别塔,上帝组织人通向巴别塔,从而让人说不同的语言,大模型是巴别塔吗?
这是不是经验论的胜利?我们还有很多不可用语言描述的经验,GPT只是基于语言的大模型(那些能用语言来表述的经验)
我们对梦境的描述和chat gpt生成的东西,梦境和gpt的指涉,gpt无肉身。艺术家能做什么呢?
姿态:每个人身体的表达,演员的身体是要呈现身份的姿态;Ai是在做姿态的模仿。我们是否可以辨别姿态的真和假?
咒语:召唤GPT魔力的人如果被称为巫师,那真正的巫师是非常少的,如果把念咒语作为一种能力,可以分为好的巫师,遵从人类的价值观,另一种是不遵从人类价值观的巫师;绝大多数的人是巫师的学徒。即便没有AI,人类也存在这样的困境。
火什么时候会来?
陈小平
袁圆:塑形
刘晓力:人类自身如何修炼?通过Ai提供的空间,和它并行不悖呢?不要强加人类的意志给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