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Ai Zoom NIKKOR 35-200mm F3.5-4.5S简单使用体验
开篇先说说购入原因:早前买的尼康F3胶片机配尼康 NIKKOR Ais 50f/1.4定焦镜头,因为之前自己的相机只有手机和一台美能达傻瓜机,所以这算是我第一次使用单反相机,拿到手里觉得是真的重,不过拍了几卷之后倒也习惯了,阳光之下配上5207,收点光圈,那叫一个清晰,虽然不比高像素数码相机那样可以数毛,但也比手机的算法锐化自然多了。
不过我也开始觉得50mm的视野在某些情况下不够广/不够长焦,导致拍不到想要的画面,这让我开始觊觎手动的变焦镜头,于是便打开了bilibili和海鲜市场,看看以前的变焦头都有些啥。
25-50、35-70、43-86、35-105、70-210等等等等……但总觉得这些焦段都不太能满足我内心的需求,直到我划到了一颗35-200而且还是99新,看到这我可就不困了啊,与卖家进行一番简单的交谈,以760块人民币的价格一举拿下。(这里借用一下卖家拍摄的套图)
在快递运输途中,我也开始翻看这颗镜头的资料,发现除了尼康官网以外,其他平台的资料寥寥无几,油管上也只有一个拆装保养的视频。





新啊!很新啊!还有原厂的前后盖!
BUT,拿上手立刻感觉到了金钱的重量,于是我拿出厨房称放了上去
……

我的F3不带镜头也才828.5克
两者交合(?)之后,战斗全重为:

彳亍口巴——就当做锻炼自己那硕大的肌肉了。
至于其他的具体数据和其他焦段的样片,可以看看尼康官网的尼克尔镜头“一千零一夜”故事。
现在来看个对比测试,将机身架好,将两颗镜头(另一颗是我的Ais 50 f1.4)的光圈都拧到F5.6,使用同一卷胶卷拍摄(除碳灯光卷5219)。
第一张先看看50定的表现:↓

再看看35-200的50端:↓

可以看出这颗变焦头的50端会比50定更广一点,放大之后的细节其实也没什么差别,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胶片相机”来说,这一颗35-200的变焦镜头的画质是绝对够用了。
虽说是够用,但是也得忍受它的缺点,首要的就是它的重量,其次是最近对焦距离太远,再者就是长焦端的对焦问题,需要非常精细的调焦,不然多拧或少拧一点都会糊掉。
所以要求使用者既要有麒麟臂又要心灵手巧(?)还要稳如机械臂(什),用了一段时间的感觉就是:好用,但是不完全好用,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