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新艳秋的新编本戏【玉京道人】(上)
我的老朋友王希宝老师是新老一脉的传人,这些年我们经常探讨新艳秋先生的艺术。近来在b站中,也有一些更年轻的新老一脉的学生或新老的热爱者戏迷,比如秋声社君华、李成蹊、快要毕业了吧、叶大漂亮er、留香i、大有g等等一些年轻的朋友也通过私信等方式与我交流探讨新老的程派艺术,我也乐于就我所知,和他们分享研究、学习新老的心得。

的确,新艳秋先生是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末京剧女演员中的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她那时的声望、造诣确实是无与伦比的。就艺术而言,她鼎盛时期,不但学演了不少程派剧目,而且也排演了一些遵循程派规律但又有个人特色的新编剧目,一经推出,都是轰动剧坛。
然而,最近在抖音上看到有人说,新艳秋这么厉害,怎么新编戏一出都没流传?留下的怎么还都是程砚秋先生的剧目?说到底还是她的玩意儿不行啊。我觉得这个看法太偏激了。众所周知,因为命运多舛,各种厄运接二连三的向新艳秋袭来,她苦苦挣扎疲于应对,因此没有精力将这些凝聚着她无数心血的剧目保留下来,这对新老,对程派,乃至对京剧艺术来说都是一种不小的损失,这是时代和社会造成的悲剧,和新老的造诣又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
新艳秋先生新编本戏是程派传人里最多的,以前大家常在介绍新艳秋先生的文字里见到剧名,比如【娄妃】【二本红拂传】【荆十三娘】【玉京道人】【琵琶行】【邵贞贞】【霸王遇虞姬】【春闺选婿】等,此外还有以程派风格重新加工演绎的剧目,比如【新玉堂春】【骊珠梦】(即【白凤冢】)【貂蝉】【缇萦救父】等,更有已经完成排练但被禁演或其它原因没能上演的【赛金花】【兰花扇】等,剧目之丰富是其他程派传人难以比拟的。
前几篇的文字里,我已经介绍了【二本红拂传】【邵贞贞】【缇萦救父】【貂蝉】等新老独有或擅长的剧目,最近有朋友希望我再谈一下【玉京道人】,考虑到目前所有介绍新艳秋先生的文字里,对她新编剧目的详细介绍很少,有的只是简单描述了一下剧情,对其特色介绍的几乎没有,而且据说有的戏甚至新老的弟子都不太清楚。网上及京剧书籍中针对【二本红拂传】【邵贞贞】【荆十三娘】【琵琶行】和【玉京道人】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才把从王龙章老师那里了解的这些剧目的特色,努力回忆着写出来,很多都是全网首次公开的,希望对大家研究新老的新编戏能有所助益,并希望借此丰富一下新艳秋先生艺术研究方面的史料。今天谈谈【玉京道人】。

【玉京道人】是由剧作家蔡天囚先生于民国二十三年初为新艳秋所编写的,剧情大意是秦淮名妓卞玉京善歌舞书画,与名士吴梅村相遇后一见钟情,嘱托梅村为其脱籍。不料此时明亡清兵渡江,金陵城破,玉京逃往虎丘削发出家,并从高人学剑术,改名玉京道人。此时梅村已降清并赴京,中途遇虎,而一直暗中保护他的玉京杀退老虎救下梅村。两人含泪话别后不久,玉京道人病殁。梅村返乡后,得知玉京已殁,于墓前哭之哀悼,并于梦中与玉京道人相会。
【玉京道人】是一出歌舞并重的大戏,全剧二十二场,其中画兰、刺虎、托兆三场最为精彩,唱段主要有二黄慢板、南梆子、快板等,由王瑶卿负责创编,因此极其悦耳动听。该剧首演于民国二十三年的中秋节那天夜场,也就是1934年9月23日在吉祥戏院。剧中吴梅村由李洪春饰演,丫鬟柔柔由何佩华饰演,演出当晚,剧场座无虚席,彩声如雷,极获好评。而且这个戏,因为描写的是美人名士的生离死别,哀艳动人,故而在新艳秋所编新戏中最受欢迎,常在重大节日比如元旦中秋节前后才演出。民国二十四年夏,新艳秋经高庭樑改组班社,约管绍华、孙毓堃等人加入,安排的第一出戏就是在吉祥演出【玉京道人】。文人李劇庐为此还赋诗一首:声价能叫名士倾,氍毹一现万人惊。画兰尽得玉京意,婀娜都从笔下生。(上)
下篇谈【玉京道人】的唱念做舞。
凝律馆主
8月12日午于京北之闪电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