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1193-2023 英文版 羽绒羽毛被
QB/T 1193-2023 英文版 羽绒羽毛被 代替 QB/T 1193-2012 英文版
QB/T 1193-2023 英文版 Down and feather quilts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B/T 1193 2012《羽绒羽毛被》,与QB/T 1193-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明确了不适用的产品(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更改了“羽绒被”“羽毛被”“复合羽绒被”“复合羽毛被”“被壳”的定义,b)增加了“胆布”和“羽绒羽毛质量百分比”的术语和定义,删除了“混合羽绒被”和“混合羽毛被”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2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见4.1)
d)删除了产品的质量等级分类(见2012年版的4.2~4.4):增加了对“填充物烷酚 (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酷(APEO)”及“pH”的考)核要求,更改了复合类产品中其他填充材料的考核要求(见4.2.1,2012年版的4.3):更改了被壳纤维含量、耐湿摩擦色牢度和防钻绒性的考核要求,增加了对明示可水洗的产品水洗尺寸变化率和耐皂洗色牢度的考核要求(见4.2.2,2012年版的4.3);
增加了对胆布内在质量的考核要求(见4.2.2):gh)更改了外观质量要求见4.3,2012年版的4.4):增加了工艺质量中断针类金属残留物及缝纫质量中“漏针、脱针和跳针”的考核要求,删除了耐久性标签的考核要求(见4.4,2012年版的4.5);6更改了填充物质量偏差率、其他纤维含量、透气率、外观质量检验条件、规格尺寸偏差率的试验方法见第5章,2012年版的第5章):k)增加了组批过程中对“同一颜色”的要求,更改了出厂检验、型式检验中检验周期、抽样方案及判定规则(见第6章,2012年版的第6章):细化明确了标志(见第7章,2012年版的第7章);
增加了“多条羽绒羽毛被组合包装”的相关要求(见8.1,2012年版的8.1):m)删除了附录A“羽绒羽毛填充物要求” (见2012年版的附录A):n)更改了“印染疵”中“轻微”和“明显”的程度等级:增加了散布性疵点的程度0说明(见附录A,2012年版的附录B);
删除了附录D“羽绒羽毛蓬松度的测定:蒸汽还原法”,更改为直接引用GB/T 10288(见5.2.1.1.2,2012年版的附录D) ;9增加了分层分区产品的试样制备要求,更改了防钻绒试验方法(见附录 B,2012
p)年版的附录 E)。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252)归口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羽绒羽毛被的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并界定了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羽绒被、羽毛被、复合羽绒被和复合羽毛被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销售。
本文件不适用丁羽绒羽毛和其他填充材料共混填充的被类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2910(所有部分)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GB/T 392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 4841.3
GB/T 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 5453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6529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6292017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8630纺织品 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 10288羽绒羽毛检验方法
GB/T 14801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 17685羽绒羽毛
GB 18383 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GB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3322-2018 纺织品 农面活性剂的测定 烷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GB/T 24121 纺织制品 断针类残留物的检测方法
GB/T 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 31701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FZ/T 01057(所有部分)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 1768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丁本文件。
3.1
羽绒被 down quilts
以同一规格的羽绒为唯一填充物的被类产品。
3.2
羽毛被 feather quilts
以同一规格的羽毛为唯一填充物的被类产品。
3.3
复合羽绒被composite down quilts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被类产品:a)以两种及以上不同规格的羽绒羽毛或羽绒羽毛和其他填充材料分层或分区填充制成:b)羽绒部分质量百分比大于等于50%
3.4
复合羽毛被composite feather quilts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被类产品:a)以两种及以上不同规格的羽绒羽毛或羽绒羽毛和其他填充材料分层或分区填充制成:b)羽毛部分质量百分比大于等于50%。
3.5
被壳 outer shell
3.6
胆布 interior lining
被壳(3.5)内用于固定和包覆填充物,并起到防钻绒作用的织物
3.7
羽绒羽毛质量百分比 mass percentage ofdown and feather
复合羽绒被(3.3)或复合羽毛被 (3.4)中的绒羽毛填充物占总填充物质量的百分比。
要求4
基本安全技术要求4.1
甲醛含量、pH、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及耐汗渍色牢度应符合 GB 18401 的规定婴幼儿及儿童产品应符合 GB 31701 的规定
4.2瘫啊普苗坑经豢厝圻幂隘煮遑练玖挥草搬彼癌经漠褒丑秤板磅病熬绦蚌鞍案标碧
5试验方法
和信息化部标准报批公示
基本安全技术要求5.1
按GB 18401及GB 31701中描述的方法测定。
5.2内在质量
5.2.1 填充物5.2.1.1 羽绒羽毛质量
5.2.1.1.1 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APEO) 按GBT 23322 2018 中 6.2.1描述的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测定。其中试样的提取按下方法执行:取代表性的试样、混匀,从混合样中称取 0.5g 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 250mL 螺纹密封提取瓶中,加入80mL 甲醇,在(70+2)C下超声提取605)min。 用转蒸发仪在40C以下将提取
6验规则
6.1组批
以同一品种原料投产,按同一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颜色的产品组成的一个检验批。
6.2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对外观质量、工艺质虽逐件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6.3型式检验
6.3.1 检验周期
广品构、工艺、相科有电是装要粉提批公示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标准报批公示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b)
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c)
6.3.2 抽样
6.3.2.1 检验样品应从经出厂检验合格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包装应完整。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和内在质量抽样方案见表 5。6.3.2.2
7 标志
7.1 羽绒羽毛被的使用说明应符合 GB/T 5296.4 和 GB 18401 的规定,婴幼儿及儿童产品使用说明还应符合 GB 31701 的规定。
7.2 羽绒羽毛被种类名称(羽绒被、羽毛被、复合羽绒被、复合羽毛被) 应在明显位置标明,其字体高度宜不小于(3.7士0.2) mm (五号字体)。
7.3产品规格标注成品尺寸:宽(cm)X长(cm)
7.4羽绒羽毛被的使用说明宜标注洗涤方式。
7.5 纤维含量标注方法应符合 GB/T 29862 规定,羽绒羽毛填充物应标注填充物种类及填充量,其中羽绒填充物应明示绒子含量:绒子含量小于 5%的产品,应标注“鹅(鸭)毛片”。分层或分区域填充的其他填充材料应标明纤维含量及填充量。
纤维含量及填充物的标注示例如下:羽绒被 (示例 1、示例 2)、毛被(示例 3、示例 4)、复合羽绒被 (示例 5、示例 6)、复合羽毛被 (示例 7、示例 8)。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羽绒羽毛被应每条(套)用包装袋或盒独立包装,并附有第 7 章规定的标志。包装应完整,注意防潮、防污损。若还需采用多条组合包装,则外包装应标明企业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包装内应附有装箱单,装箱单上应标明产品数量、规格、合格证明。8.2 运输中应注意防火、防潮、不得重压、玷污或损伤。
请以正式发布稿为准
8.3 羽绒羽毛被心存时应防潮、防、防强光照射和防重康芳
9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