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们为什么不喜欢《读者》杂志?

我个人觉得兰州的两大特产,除了牛肉面,自然便是《读者》。至今仍记得中学时分夹在教科书里偷偷上课读《读者》的日子。

近年和几个比我稍年轻的朋友交谈,发现这几位谈起《读者》,无一不是面露鄙夷。我大为不解,何以00后们对这般出名的杂志,竟然一点看不上眼?
我人就在兰州,为了探究原因,我去书店买了一本《读者》。毕竟我始终觉得,在很多领域,发现问题不是问题,问题是解决问题。

这本书显是刚印出来不久,还有着新书特有的气味。翻开第一页,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潘氏的文章讲的是二战时期,一群流浪汉在保护大教堂的过程中,感动了盟军军官,使得后者做出不轰炸大教堂的决定。
多么有人情味的故事,我看完满眼泪花,何以00后们就是不爱看呢?
相比之下,科隆大教堂官方主页和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多么虚伪做作。


显然,科隆大教堂官方主页中的“It is believed that”,说明了接下来的话都不足为凭。而百度百科的真实性,一向是众所周知的低。
而另有一文,可以证明潘文的真实性。

而潘氏的简历如何呢?

一方面是一个“It is believed that”和百度百科,一方面是一位文学博士,还有他文可供佐证。我想,孰真孰假,已经不言自明了。
那么,00后们,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多读一读《读者》呢?难道这本杂志就如此入不得你们的法眼?
00后们,放下手机,多读一些好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