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胜族】武威冯氏的祖先,是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鲜卑贵族冯翌氏

武威大马文化传媒
NO.0003 - 西北胜族
凉州有六部鲜卑:慕容鲜卑、宇文鲜卑、拓跋鲜卑、秃发鲜卑、段部鲜卑、乞伏鲜卑。武威的冯氏源出六部鲜卑,是拓跋鲜卑的一支。
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氏,世居西北。史载拓跋诘汾长子秃发匹孤分支出凉州鲜卑秃发氏一部,“秃发”与“拓跋”是同音异译。 《十六国春秋》写道:“生阗被中,以秃发为号,寿阗为名。”
拓跋诘汾的长子秃发匹孤,即十六国时期的南凉立国者秃发乌孤的先祖。南凉灭亡后,秃发乌孤的孙子秃发承钵,投奔北凉沮渠蒙逊,后又投奔北魏。南凉秃发氏和北魏拓跋氏,本就是一家人。《晋书卷一百二十六 载记第二十六》记载:“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
凉州冯氏就是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穆泰氏族,属于以先祖官职称号为氏,部落图腾是白狼。《魏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五》记载:有白狼向崇而号,崇乃觉悟,驰马随狼而走。适去,贼党追者已至,遂得免难。太祖异之,命崇立祀,子孙世奉焉。
以下是根据《魏书》而整理的鲜卑拓拔穆泰氏族的世系传承:穆崇→穆遂留→穆乙九→穆真→穆泰。
拓拔穆氏一族,为北魏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北魏道武帝始赐爵,穆崇就是第一任宜都公,其后穆崇的儿子穆观、穆观的儿子穆寿都世袭了宜都公这一爵位。《魏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五》记载:“从平中原,赐爵历阳公,散骑常侍。后迁太尉,加侍中,徙为安邑公……征为太尉,又徙宜都公。”(*穆崇从历阳公→安邑公,进爵宜都公。)
穆真娶北魏文明太后的姐姐冯氏,属于士族联姻。《魏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五》明确记载:(穆)子乙九……子真,起家中散,转侍东宫,尚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后敕离婚,纳文明太后姊。

穆泰(冯泰,又名拓跋泰)通过士族联姻,成为了北魏的中流砥柱。太和年间,武威人李冲掌权建议孝文帝追录功臣,推荐穆崇配飨。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的裔孙拓拔穆泰的后裔子孙中,其长子穆遂留(拓拔遂留,又名冯遂留)接续冯翌侯之爵,后成为代郡穆氏的鼻祖。
拓拔部鲜卑穆氏,在离开西北迁居洛阳的过程中。姓氏多次变更。道武帝拓跋珪拓的堂弟拓拔觏的后裔子孙中,还有以先祖官爵称号“冯翌侯”为姓氏者,汉化称冯翌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冯氏,逐渐融入汉族。

鲜卑秃发氏、鲜卑代郡穆氏、鲜卑冯翌氏、鲜卑拓跋氏,实际上就是一家人。认真看看《长乐冯氏世系》就会明白笔者为什么要这样说了。
*笔者才疏学浅,本文如有错误遗漏。还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