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购买枭龙-3事件反转,换领导人之后改口,给我们一个提醒
伊拉克购买枭龙3的事情,一会儿说确定了对方是购买12架,一会儿又传出来消息说伊拉克把这事儿给拒绝了,这件事情在大反转,让我们看到不少的东西,也能积累必要的经验。伊拉克买和不买枭龙的说法其实都是有一定根据的,也都是事实。你要买,这是前国防部长的一个决策,现在新任的国防部长上去了,他又不想买了,主要负责销售的巴基斯坦面对伊拉克这边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而且也确确实实的把这件事情往前推进了。
伊拉克的上一届总理卡迪米把安全和经济列为面临的重要挑战,相应的政策当然也就是围绕着这两点了。当时的国防部长朱马·伊纳德是一个典型的军人,他是陆军少将出身的,所以他在提升国防这方面是一个内行,采购枭龙就是他们做出的有效而现实的一个选择,也是他在彻底贯彻上一届总理卡迪米政策的一种具体说法。
最近在阿拉伯媒体上有一篇伊拉克空军消息人士的文章,其中就提到了枭龙 3是上一届国防部长朱马·伊纳德的老故事,那本届国防部长塔比特·阿巴西没有,也不会购买枭龙3的事情和巴基斯坦进行谈判,这事就很明确了。
这事情的反转它就出在这儿了,伊拉克现任总理穆罕默德·希亚·苏达尼,他并没有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现任的国防部长塔比特·阿巴西也没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所以他就通过军事顾问来弥补他在这方面的不足。
而塔比特·阿巴西的强项是在情报和资讯方面,而且它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它本身更像一个政客。所以有评论就说塔比特·阿巴西可以和任何人去打球,但是他只为他自己的利益。现任的总理当然也是把伊拉克的安全摆在首位了,但是他比较倾向于与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周边国家建立军事和军工的合作,来达到保护安全的目的。
再加上现任国防部长塔比特·阿巴西和土耳其深厚的关系,那采购枭龙 3的事情上,他去翻翻烧饼大反转也就不奇怪了。
通过这件事我们倒是可以看出几点:第一,像伊拉克这样的很多国家他们政府由于现有的这种制度内在问题,经常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这种翻烧饼的现象。每届政府和具体的要员是很有可能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说话,自然政策就会有左摆右摆,很难有一贯持续下的连贯的一个政策。
而且他们在考虑局部利益或者集团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的时候,它是大于国家利益的。这种反复也是国际军贸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当然这话也说回来了,今天塔比特·阿巴西这么说,明天没准又有什么事情,他可能又反过来说了,所以这一点上要有足够的准备。
第二,咱们说像现代战机这种高技术的大型装备的军帽,首先它就是一个政治因素,然后当然还要看性能、质量、价格以及所提供的后续保障等等这些具体的因素。所以在充分把握政治条件的和政治环境的情况之下,拿出非常过硬的产品来,独有的产品优势它是能够促成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大型装备在一个国家,在某一个地区的影响力,是否能对这个地区的安全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枭龙 3虽然主要是由巴基斯坦在销售,但是它其实背后借用的还是中国的影响力,当中国的影响力足够大,甚至是至关重要的时候,军贸就会好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