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纹锯锹饲养记录4.0版

2023-05-08 09:49 作者:广door叁叉  | 我要投稿

上回 ↓

42mm

这次只投产了一对,种公自然就是上一批里面唯一的那只中牙个体

母虫则是它大伯跟那只非同腹的19mm合法loli母虫所生的后代(那只母虫那么小纯粹是因为当初用的食材不合适营养不良导致的,并非基因问题),好像是28mm的个体

2022年7月11日母虫投产,纯木屑产房,依旧用的是牧野虫社的初级发酵木屑

7月底时可以看到盒底已经有卵和新孵化的幼虫

2022年8月2日公虫寿终正寝

标本后对比下它爹(右边)

2022年9月6日母虫也寿终了

9月初时可以看到比较早出生的幼虫都已经长到3龄了

2022年9月12日开产房

总共生了十四个,其中有四条幼虫已经长到了3龄

四条3龄幼虫里面最重和最轻(刚转3L不久)的一条

四条3龄幼虫里面唯一的母虫

这四条幼虫就先分出去单养了,剩下十条还在2龄的继续先混养

到了2022年10月17日再挖开这十条幼虫也全部长到了3龄,分别有七个母虫三个公虫

公虫里最重和最轻的一条

母虫里最重和最轻的一条

最后选了两条稍重的公虫出来单养,剩下的八条就继续混养了

2022年11月16日换土,单养了两个月三条早进3龄的公虫里面有两条长到5.9和6.6克,但还有一条居然只有4克...눈_눈??

这条4克的公虫之后就跟混养的八条幼虫里面的那条公虫交换去跟妹妹们同居了......

而早进3龄的四条幼虫里面那条也是唯一一条单养的母虫,此时才发现它居然已经化蛹了...Σ(  ̄□ ̄||)幼虫期连四个月都还不到

混养的八条幼虫里最重和最轻的一条

(这条5.1克的公虫就跟上面那条4克的公虫交换去住单间了)

2022年11月22日,那只提前化蛹的母虫在这批里第一个羽化成虫

体长27mm,中规中矩的体型

到了12月底,混养的那些母虫们开始陆续做蛹室化蛹(好像有些母虫总是会长得快一些)

然而到了2023年的1月份时眼蕈蚊幼虫又爆发了...这次原本试了下在湿木屑的上面盖了厚厚一层全干的木屑看看能不能劝退眼蕈蚊让它们不来产卵,然而看来并没有什么卵用。。

由于现在这盒里有一半已经化蛹而眼蕈蚊的幼虫又有可能会把蛹室蛀塌,故此在1月16日还是赶紧挖开换土把四个蛹给抢救了出来

但这也不可避免的就要把另外还没化蛹的几条幼虫的蛹室都给挖开了

可以看到做完蛹室以后体重都略有下跌

2023年1月22日,单养的五条公虫迎来了最后一次换土

体重4.7-5.7克,都略有掉重且有几条体色还有些发黄,估计是也差不多要准备做蛹室化蛹了

接着时间来到2月初,抢救出来的四个蛹陆续羽化

有一只燕尾的瑕疵个体后来化饲了→ BV1YL411r7bK

而另外四个之前还没化蛹的混养幼虫至到3月份时才化蛹(合着你们先前在去年年底时这么早就做蛹室了是为了在里面越冬吗???)

3月底陆续羽化

2023年3月31日,开盒

先前因为破坏过蛹室,还担心这四只的成虫体型会不会比较受影响,不过现在看来并无大碍

母虫里面甚至出了一只29mm左右的巨型个体

当初因为体重较轻而换来混养的这只公虫现在也出乎意料的长成了39mm的大个子

牙形上算是一个介于短牙和中牙之间的转变态,可以看到有个单齿突正在从颚根处分裂出来

2023年4月4日,由于发现单养的五盒公虫里面有两盒眼蕈蚊幼虫长得比较严重,就提前开了(看来以后真的得在容器的透气孔上粘一层细过滤网)

一只已经羽化成虫

又是一只39mm的大短牙

另一条则刚进入前蛹期

4月8日时看到单养的五盒里面唯一一只贴着容器边做蛹室的羽化了

于是在4月10日,剩下的三盒集体开挖

第一只,38mm的短牙个体,估计算是这批里面最小的一只公虫

_

第二只,41mm的中牙个体!

今年最大的公虫

_

第三只40mm+,体长虽然非常大了但可惜牙形没出来...是只巨型短牙个体

话说今年又是只出了一只中牙的啊...

而且老实说这只中牙个体的大齿突并没有它爹和它爷爷的明显......

最后那只挖出来时还在前蛹期的公虫于4月中旬化蛹

2023年4月17日

在差不多临近羽化的时候换进了人工蛹室

2023年5月2日

2023年5月3日,这一批黄纹锯锹中的最后一只羽化成虫(其它的那些现在基本都已经开始出蛰伏了)

38mm的短牙个体

这一轮下来也是经历了不少事情...从新冠疫情解封后整个广东的集体感染至阳康、再到两次搬家还有两轮的眼蕈蚊爆发......这次养出了两只体长上4厘米的个体但又只出了一只中牙,总的来说跟前两轮相比上限算是在原地踏步吧,而下限倒算是有所提高了(指这批最小的公虫也有38mm),不过这点也多少有些这一批养的数量不算多的原因

黄纹锯锹饲养记录4.0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