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探索编辑部
今天是2023年5月12号,而在今天之前的三天前,也就是5月9号晚上11点,我B站关注的Up主 惑姬Waku发出了一个视频“【Waku麻吉】看完《宇宙探索编辑部》后 惑姬和朋友们的狐说八道”。在看完这个视频的前三分钟之后,我对这个电影留下了印象,但并没有继续观看下去。直到2个小时后,我躺在床上睡不着玩手机。首页上出现另一部视频“《宇宙探索编辑部》观后感”,看完这个视频与底下评论之后。我决定约个时间去电影院看这个电影,也就是今天。
电影总时长118分钟,可以说刚刚好两个小时。我定的票是中午12:50的票,而我上午刚好有课,11:50下课,早上没吃早餐,上完课后出门赶去电影院,到电影院刚刚好是12:45分,买票入座。我在看之前我还在担心没吃东西会不会饿肚子影响观看,甚至落座前还有点饿饿的感觉。而我没想到的是,2个小时后出来的我,完全不觉得饿,整个人就像是……就像是…..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状态。嘴巴好像在动,但没有声音,想对着身边的朋友说什么,但说不出声音。朋友似乎也是这种状态,我两相看无言。直到走出影院,下楼,我才从这种状态中脱离。我无法形容这部电影好不好看,我甚至没法形容我刚才两个小时看了什么,我在想什么。
这部电影在我这边的解读更像是“探索内心”。唐志军年轻时在杂志《宇宙探索》编辑部中意气风发,而随着时代的改变,杂志就像电视报纸一样逐渐消失在了世界上。而杂志编辑部也逐渐没落,唐志军无法再维持编辑部的运行,而他人生的意义却是“宇宙探索”。他丢失了自己的意义,而或许是因为女儿自杀的自责,又或是对“宇宙探索”的执念让唐志军解散编辑部,穷尽所有,甚至生命去找回自己存在的意义。电影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地球上寻找外星人这么一个,不可理解,不可理喻,不可置信的目标。而途中前进的方法却靠谱中带着荒诞。
我在其中看到了某些自己的影子,唐志军在电影中寻找活下去的意义,寻找他心中的疑问“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电影最后说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人类自身,这个人类自身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欲望与认同感。唐志军有着很强的探索欲,缺没有人认同他导致他逐渐脱俗,但这种脱俗并不是褒义上的脱俗,而是一种逃避,逃避与社会交流,躲在自己的欲望中。而我常以正人君子自称,并不是我真的是正人君子,而是我想成为正人君子。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很现实主义的人,但其实我被朋友不止一次说过,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做到各方面都相对满意的,但我认为,正人君子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但至少能让所有人都不讨厌,这就是我认为的“相对满意”。我从记事以来一只在学习,如何做好一个人,学校与老师告诉我是成绩、收入与地位,书籍告诉我是成就、认同和学习,而我认为,做好一个人重要的是内心的想法与外在行为的统一。正人君子在很多人看来是行正确之事,言正确之语,而我认为这只是正人君子的表象。如果一个人内心想的,和他说的做的并不一致,那这个人还能称为“正人”吗。虽然总说君子论心不论迹,论心世间无君子。但作为人来说,生下来就不是完美的,活着的过程就是不断认知与选择的过程。即使现阶段无法达到君子之心,但只要不断学习总能向目标靠近,而在过程中不违背内心选择作出行为,直到无限接近君子之心,这个时候称自己为真正的正人君子,应该不过分吧。
电影名叫宇宙探索编辑部,但探索的更多像是自身缺少的,遗憾的东西。所以这些我们自己所认知的,无论好的,不好的,有趣的,无聊的,高兴的,悲伤的,所以所以加在一起,就是我们自己所认知的全部宇宙。
我文章写得烂,你说就是你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