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神疾病是遗传来的,还是刺激来的?我们离精神疾病到底有多远?

2022-07-04 18:01 作者:深圳优眠临床心理  | 我要投稿

常常有人询问这个问题,精神疾病是遗传来的,还是刺激来的?其实遗传也好,刺激也好,都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致病原因。

精神疾病本身是一个类似于消耗系统疾病的大学科,病种很多,疾病各不相同,发病原因当然也各不相同。但如果说共性病因的话,不外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也就是你说的刺激)。一般来说,一个普通人是否发病,都会有上面三种因素的影响,只是不同个体所受到影响的比重不同而已。


举一个例子,之前我所在的城市在5.1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次严重的车祸,一列长途客车上载满了结伴出游赏杜鹃花的老师,在车祸中共有四名乘客不幸遇难,而同程的老师中有一人因为目的同伴的惨烈状况,在被救治后身体完全无恙,精神状况却出现了明显的问题,紧张、恐惧、反复闪现车祸时的场景,消极,悲观,甚至无法正常生活。所以这名老师被诊断为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一种在遇到严重到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才可能会出现的精神疾病。


那么问题来了,他的PTSD是遗传来的,还是刺激出来的?大多数人都会说是被刺激出来的。显然啊,如果没有危及生命的外界危险,也就是我们说的刺激,他并不会发病。但同样经历危及生命刺激的另外几十个老师,虽然也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并没有严重到精神状态持续异于常人,没有严重到需要医生治疗,没有严重到精神疾病的程度。所以,承受相同刺激的人,有些会患病,有一些则永远不会。


从我理解的角度讲,这名刺激后患有PTSD的老师,本身在出生的时候就存在一些可能导致发病的易感基因。如果一生没有经历这种严重刺激的情况(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会遇到),那么她应该永远都不会被诊断为PTSD。可就在经历严重车祸的时候,这种易感基因被死亡的威胁激活,所以在稍后被救治后,其它老师都恢复了正常的精神状态,而她则逐渐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精神状态。

另外,被视为激活易感基因的“刺激”,根据具体所患疾病的不同,并非总是以“刺激”的方式出现,也可能以长时间的精神压力,比如来自生活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也可能以幼年时令人难以忘怀的负面经历,比如家庭暴力,校园暴力,性侵犯;也可能以一次让人难以忘怀的失败感情经历。都可能成为可以激活易感基因的“刺激”,这其中反倒是幼年时的负性经历,更容易出现在患者的经历之中。


所以,人们说的精神病是刺激出来的是将之当做了单纯的心理问题;说是遗传来的,是将之当做了单纯的生物疾病。起码到目前为止,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仍在继续,尚无定论。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发病机制中,影响最大的是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疾病是遗传来的,还是刺激来的?我们离精神疾病到底有多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