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今天的AI强的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整个板块里面的资金显得非常有“格局”——有“格局”的资金是什么资金?机构资金。
为什么机构资金比较有“格局”?我觉得一是因为浮盈和套现足够多、子弹充足,二是机构的资金体量太大——不像我们小韭能一键进出——它们哪怕明知道当前标的的市值预期已经充分打满未来N年的业绩甚至更为高估,但想要把筹码全倒给我这种小散、把我套在山顶,也只能慢慢四进三出、三进五出这样慢慢玩——机构要是敢天天核按钮——它没准是能精准逃顶5%/10%的筹码,但剩下的筹码就会迅速贬值——所以整体的经济账是不合算的
因此,整个机构退出的过程是异常缓慢的:行情不好的时候它们会托一下、拉一下,行情好的时候又会抛一点、T一点,甚至自己跟自己玩隔空对倒——恶心是恶心了点,但好处是真的不用太过担心这种机构扎堆的板块会像仁东控股这种老庄股一样A杀(同理,能走出慢牛趋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比较充分的板块,一定是机构在扎堆慢慢建仓——这也是我觉得小金属可能有点难走出来的原因,一次临时的管制概念或许容纳不下那么多机构资金)
目前我认为整个AI板块肯定是走完了机构扎堆建仓、单边温和上升那段最让人安心的行情,也大多走完了那段游资赶顶、剧烈震荡、大开大合、但最终呈现为90°角仰攻的行情,接下来我认为整个板块会迎来比较明显的“出货行情”:
1逻辑被证实、真正有业绩的票:大概率会在顶点回调30%-50%后、再次起势,构筑双头M顶,甚至会后高过前高——然后就是种种小作文频出描述种种美好畅想,比如“价值投资、玫瑰花开”、“比如老太太忘记账户密码,X年涨X倍”,“业绩才刚刚爆发”,“某某割在半山腰,本来赚X倍现在只赚Y倍,追悔莫及,大腿拍青”——“傻孩子,快跑啊!”
//股票研究者研究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质价关系”。假如一个公司在明年起有翻倍的利润,但是股价从启动点开始已经翻了4倍——请问这种公司的股票还有条毛的投资价值?还“价值投资”,价值投资my ass!价值投资的第一课就是找烟蒂股!什么叫烟蒂股?——“票面价格低于公司质地”的垃圾公司的股票——那为什么不找“票面价格低于公司质地”的优秀公司的股票?——因为不好找!
2逻辑被证伪、没啥业绩的纯概念票:这玩意的形态就千奇百怪了,但总体来说在进入单边阴跌行情之前一定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诱多”行情,比如日K线上窜下跳但拉长一看股价其实没怎么动,又或者波段宽幅震荡但一浪低于一浪——说白了就是吸引喜欢波动大的散户去接盘
————
总而言之,我认为接下来这个板块的博弈难度会非常非常大,真的要做的话:1要有很厚的利润垫,2找逻辑证实、正儿八经有业绩的票,只搏一波M顶双头行情,且绝不能指望后高超前高、破趋势就跑,3要有一颗大心脏(很多时候我觉得心脏够不够大其实和利润垫够不够厚是正相关的)
目前来看,AI板块的空间已经够了(任何这种大级别的行情,机构必须拉高到一定高度否则压根没办法确保总体上的获利退出——那种底部起获利半倍一倍就喊着看空跑路的格局有待加强——当然前提是类似AI这种大级别的行情);但时间上还远远达不到——满打满算也就两个季度,这么点时间机构应该才刚刚开始出货——难道它们才刚刚开始出货就自己核按钮自己?——这也是为什么近期的AI板块里的资金这么有“格局”的原因(至于北水天天净买入那些信息,我觉得看看就好,我猜大概率不过是马甲)
短期内,我认为不宜过度看空AI板块(但是这个“不看空”是因为我觉得机构还远远没倒完货!不是我觉得AI板块还能往上冲3倍5倍!);长期来看,我认为这一波AI的行情年底前或者三季报附近就能见分晓——再后面只会是大趋势向下——要搏,找好票,只搏一波双头(我不会参与,因为我菜,错过了整个AI行情)
最后,我感觉最近有一些板块开始动了,这说不定是机构重新建底仓的信号——但这种左侧埋伏是异常折磨人的,不能指望会有单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