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各种各样的有趣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最近我看过觉得非常有趣但可能很冷门的影视综。热门的大家各凭喜好,这里就不废话了。
直接开始吧。
【底线】
这是一部刚刚上映的,讲基层法院故事的主旋律电视剧。湖南卫视首播,爱奇艺、芒果TV等平台都能看。昨天看了三集,感觉非常不错,就放第一个推荐了。
个人感觉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向公众普及法院工作和法律常识的影视剧,而且从我的角度来看,还是比较专业的。没有让律师和法官包揽刑侦工作。法院内部的组织架构、日常工作等都处理得非常细腻,而且不会让人觉得有任何不适。而且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让我觉得,这部剧是很抓人眼球的。
(1)人物塑造。
主演是靳东。这哥虽然确实有点儿没文化,但是演技没得说。而且,没文化这个事儿吧,也不能说是什么缺陷。能力不及此,但也可以有这爱好,我觉得不必过分苛责。毕竟我在很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也是小白一个,平时也没少丢人。靳东老师在专业领域没丢人,拿个保温杯往院子里一站,就是个爱操心的基层法院立案庭庭长,角色名叫方远,被同事称为“方婶儿”。我觉得他有点儿老年侯亮平的味儿,按说俩角色年纪应该差不多,因为孩子年龄差不多,但咱方婶儿太爱操心,精神萎靡、腰肌劳损,就显得老了点儿。
有很多老戏骨,比如饰演靳东闺蜜,民一庭庭长陈康的王劲松。没错,主旋律大戏里出现一对儿男闺蜜,法院内部公认的男闺蜜,挨骂都要买一送一那种。闺蜜互损实在是太好看了,立案庭嫌弃民一庭,民一庭说立案庭是法院看大门的。互损都带着专业烙印的人身攻击,真是把职业剧做到细节里了。方远说话可能得罪领导的时候,陈康总是能发出诡异的声音暗示,不过没什么用,要不然也不至于一起挨骂了。
一对儿男闺蜜动不动就斗嘴,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就把法院里的一些大事小情给交代了,还说得非常有趣。这种设计很合理也很有烟火气,俩老男人也很讨人喜欢。男闺蜜的称呼来自年轻一辈的书记员舒苏(王莎莎饰演),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很合理。
《人民的名义》倾情客串。该怎么说呢,自从《人民的名义》里认识了几位老戏骨,就觉得他们简直是无处不在了。有种《人民的名义》影视宇宙的感觉。
这个剧里的人物非常多,但是每个人的个性都比较突出,形象性格差异明显,很容易区分。加上人物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能把出场的十几个人串起来。
除了每个独立案件中的当事人,主要角色也有明显的定位,但是不会因为定位而抹杀角色本身的魅力。比如,方远、陈康代表基层法院里经验丰富、做事老派的实干派老人,方远嘴碎心细,陈康嘴毒圆滑;周亦安、舒苏、钟媛媛等代表基层法院在学习中进步的年轻一派,周亦安做事大胆,舒苏个性耿直,钟媛媛是速裁法官,对很多事都见怪不怪;叶芯是高院下到基层学习指导的(应该是吧),她对法律的热情,对真相的执着,是让法律工作不至于陷入经验主义的关键;徐天是去美国深造过的律师,对国内的法律制度总有不满;宋羽霏和沈巍因为一个案子争执不下,一个重事实讲证据,一个重情感讲道义;还有一个法援律师,角色名称不记得了,但是他对待法律意识相对淡漠的当事人非常耐心细致,也让人印象深刻……目前感觉,法院群像方面的塑造非常成功,没有觉得哪个角色是多余的,更不觉得哪个角色十分突出,比较符合传统的中式英雄美学,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了最好,所以,法院这个国家机器才能健康地运作起来。
独立案件中的当事人也不是扁平的角色。编剧并没有刻意去塑造一些穷凶极恶的角色,让他们成为一群“反派”。一方面,这种设定其实跟现实生活确实不符。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穷凶极恶的坏人并不是法律面临的难题,所以塑造这类人物的话,反而会淡化法律属性。所以我很喜欢这种处理方式。
(2)案例选择。
目前两个案子,一个是网红直播过程中猝死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一个是辱母杀人案。两个案子都是近些年热门的话题,这么短的时间里写成剧本,说实话很不容易。剧本的艺术化处理考量了现实中的很多细节,让观众一层一层靠近真相,在事件的推进过程中,所有参与其中的人物性格就都立起来了,几乎没有扁平人物。
我们平时通过舆论获取案件信息时,难免会出现以下问题:①标题党。媒体只突出部分细节,引导公众情绪。②倾向性明显。媒体站定一方立场输出内容。③时间差。很多人没有跟进案件调查的后续,情绪始终停留在最初。④流量党。媒体为了保持热度无视调查真相,持续撰写相关文稿,煽动公众情绪,制造恐慌。⑤谣言。与事实无关的各种流言造成社会恐慌。⑥信息过载。信息过多,情绪大过内容,造成精神不稳定。⑦理想化。很多人网上判案是基于非常朴素的道德观念,把人简单地判定为善恶对错,丑化自己反对的、美化自己支持的,影响客观判断,因而个人对事件的理解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生活中的人都是活生生具体的人,有些场合下也很难简单说谁对谁错,更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人是好人或者坏人去判定他/她是否应该被原谅。《底线》里其实有很多道德困境,不能简单地做出胜负的决断,需要考量的内容太多了。对于所有人而言,当下案件的胜败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希望每一个案子能够敲响警钟,使悲剧不再发生。
现实中的悲剧很多时候是社会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带来的,不是某一个人的错。我相信,比起做一个裁决胜负的法官,做一个倾听者和思考者会更适合普通观众。
(3)叙事。
导演的镜头非常干净、稳定,每一个故事都讲得很清楚,而且悬念的设置、故事的推进都很合理自然,交叉叙事并没有影响观看的连续性,而且避免了平铺直叙可能造成的枯燥感。法官和律师之间、律师和律师之间、法官和法官之间,既联合又对抗的关系转换都是基于案情的发展,十分流畅,并没有任何不适感。
总的来说,目前非常喜欢这部片子,但考虑到《人民的名义》和《破冰行动》带给我的一些伤害,如果后续剧情走向流俗,我一定果断地弃。
【拿手好戏】
这是央视三套的一档戏曲推广节目,需要在央视网上看。学习强国应该也能看。
主要设定是从全国各类剧种中选出4+1个,建立5个剧社,每个剧社由知名的专业戏曲演员+4名艺人或专业戏曲演员,剧社各自研学、排演节目,然后进行线上PK。
知道这个节目挺意外的,因为我关注了王宝强的微博。
一开始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有什么可看的,但是不知道哪一点儿突然来劲了。一开始是16个艺人轮流登场,其中我路好的人还挺多的,比如郁可唯、俞灏明、王智等。然后四大剧社社长——豫剧社小香玉(河南人一定要把豫剧写前面),京剧社王珮瑜,黄梅戏社吴琼,越剧社何赛飞——登场,后面还有何冰老师,他演的《大宋提刑官》实在让我印象深刻,没想到本人那么皮。
节目一开始就是笔试,提问各种戏曲常识。这部分,几位社长和何冰老师的相声才能已经显现出来,节目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笔试之后是面试,面试实在是太精彩了,不是艺人的表演精彩,而是老师们的点评精彩。面试还请了一位京胡名家,说话特别有意思。这部分还是希望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看一下,我这里说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
第一个就是郁可唯,这姐姐真的能把我笑死。看她一本正经文文静静的样子,没想要一人分饰三角唱了一段《智斗》!就是《人民的名义》老唱的那一段智斗。她给自己准备了胡子、手帕等道具,用来区分角色,表演过程真的充满了信念感。阿庆嫂那一段唱得很好。
第二个是王宝强。宝宝可以说是人还没登场就让评委印象深刻,他说尚雯婕应该演包公,还对很多艺人提出了许多没有任何价值的意见,主要是因为他紧张,管不住自己的嘴。但是,他的表演可以说是相当精彩,武术动作行云流水,唱段也是颇有戏味儿,还大胆地让评委们点歌。他好像也唱了《智斗》,而且非要捏着嗓子唱两句阿庆嫂的部分。信念感十分强大。
第三个就是俞灏明。他出场的时候我真的绷不住了,因为他表演的是诗朗诵《蜀相》。为什么会想到表演诗朗诵呢?你面试的是戏社!诗朗诵果然让大家很不满意,于是他就唱了一段《智斗》。
面试后,社长抢人那段真的太精彩了,有些人是大家都想要,为了抢人不惜人身攻击,不知道谁说了何赛飞一句“做人不能这样”,把我笑死了。
结社以后,我说一下印象比较深刻的京剧社,由王宝强、俞灏明、王智、周恩旭组成,在我眼里真的是王炸组合。除了俞灏明,其他三个都有功夫在身,完全可以挑战高难度的戏曲把式。俞灏明这些年唱功没落下,一段《叫小番》唱得有模有样;王宝强的黄天霸把我看傻了,不下点儿功夫真练不成那样;王智也是挑战软绸,表演了天女散花;周恩旭是名角了,夜战戏特别精彩。整个五个社的表演中,这一组也是戏曲含量最高的,专业性最强,最终也在网络票选中拔得头筹。
五个社里最搞笑的是后来的秦腔社,几个人感觉全是说相声的,笑点多得密不透风,就是最后的表演好像跟学戏没什么关系。
看完这个节目之后,我又看了一遍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和曲剧电影《风雪配》,兴奋得大半夜睡不着。戏曲这个东西,越是去了解,越觉得非常有意思。唱腔、身段、唱词、表演、剧种差异,都有很多趣味。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这个是前段时间刚听完的,资源不是很好找。
大概因为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所以听王立群老师讲史记跟听课一样,但是非常有趣。
王立群老师读史记,是按照原文去讲的,有一些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所处环境的部分,可以帮助拓展思路,加深对人物的印象。王立群老师说话也是很不客气,比如对汉武帝,说他爱一个人会特别爱,但是他的爱又都很短暂;比如说东方朔,应当是个平平无奇的文官,为了传世加了许多富有传奇性的故事;比如司马相如,说他才华横溢,但是都用来逢迎阿谀。
老师对一些历史人物也有一定的感情,比如李广。李广难封的故事真的把我讲哭了,因为老师把李广对于中国人深远影响讲了出来。李广打了几十年的仗,一步一步做到将军的位置,他跟当时和后来的很多将军不一样,他是靠自己的努力上去的,不是靠姻亲之类。李广平等对待下属,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王立群老师评价历史人物不会简单地说他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他读史记更像是在引导听众去翻看和体会那段历史,去感受历史过程中的人。我觉得听他读史记,很舒服,也收获颇丰。
【警察遇到兵】
这是一部年代剧,讲的是刚解放的时候,红军战士(吴健饰演)脱掉军装做警察的故事。因为战士没有做警察的经验,而且人手不足,所以不得不与原有警察厅的黑狗子(旧社会的警察)合作,但是红军又对黑狗子充满敌意和戒备;黑狗子里有个经验丰富但是一身旧警察陋习的人(孙逊饰演),对红军政策不了解,所以一开始并没有真心做事。两人在破案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这部剧是欧阳奋强导演的,几个案子的设计都非常巧妙,贴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相互勾连。案件中的人物故事很丰富,看着挺唏嘘的。两个主角也非常有趣,性格分明,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在破案的过程中一同成长。有恐怖元素和搞笑元素,搞笑的时候叙事节奏比较慢。画质我觉得还行,毕竟我连更差的画质都看了。
以前B站有,跟着弹幕看挺开心的。现在B站没了,可以去爱奇艺看。
【大侦探】
这部剧真的非常考验人的耐性,因为第一个案子有十几集。第一次看,我真的懵了。但确实挺好看的,民国背景,宋教仁被害事件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主演是梁冠华老师,大家可以脑补他挺着大肚子讲解案情的画面。
每一个案子牵扯面都比较广,涉及人物不多,但是不会觉得枯燥。每个人物都很精彩,某种意义上真的太精彩了。看完这个剧,我对影视角色的承受能力真的提升了很多。
如果有特别喜欢极端人物角色的朋友,不要错过这部剧。疯批美人什么的,都是小case。案情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其中牵扯的情感纠葛,以及人的情感对案情发展的影响,让人看不烦。
B站上有,评分还不错。
【东周列国·春秋篇】
这部剧的画质非常差,但是真的很好看,B站高分影视剧。
应该是以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为蓝本,参考了其他史料写定的剧本。演员多数有话剧功底,拍摄手法和表演方式也很有话剧的感觉。简明扼要地展示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大事件,重点讲了几个轮流称霸的诸侯国,这种历史剧里一向少不了缺德弹幕,欢乐还是挺多的。服道化挺秀的,虽然穷,但是细节多。人物个性鲜明,美女特别多。
类似单元剧,偶尔看一两集,很轻松。建议配合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看,能补充很多细节。我喜欢看这个剧也是因为从这个剧我开始看冯梦龙,还买了《左传》。我以前不喜欢历史的。
【梅花档案第一部】
这部剧让我嗑了龙飞(周杰饰演)和肖克(侯勇饰演),虽然编剧给他俩都安排了女朋友,但是结局女朋友都挂了。
精彩的故事里面总有精彩的人物,《梅花档案》第一部的故事首先就很精彩,但是也有那么点儿扯吧,可能那个年代就这样,参考现在湾湾的表现,貌似也没比剧里好到哪儿去。所以,剧情的合理性应该是可以的。
在还算不错但十分吓人的故事里,我们的两位男主,龙飞和肖克实在是太配了。龙飞这个角色非常有个人魅力,长得帅、聪明、临危不惧、立场坚定、有情有义,多次以身犯险,深入特务组织内部。肖克非常可爱,有些鲁莽,但是重情重义。B站上有,希望大家都去看,缺德弹幕少不了。
友情提醒,这部剧挺吓人的,我觉得吓人程度超过了《少年包青天第一部》。当时看完少包,觉得周杰演技非常好,就想找一部他其他的片子来看,没想到就找到了这部,真的好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