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束
舌顶上腭 是舌顶上腭 牙齿轻叩 是牙齿轻叩 骨肉 不挨着 这对吗 这不对 一定是哪里做错了 为什么舌顶上腭 不妨碍牙齿 扣不扣都行 因为只用舌尖在顶 舌根膨胀 但这不是搭鹊桥 你家的桥是反弓的 要贴上去 舌头我们都知道 很长 很粗 做舌顶上颚 或者说 舌贴上颚 上颚装不下 所以呢 才是舌顶上腭 舌头像一块肉块 而不是肉垫 下面撑着 上面顶着 就像口中含了一块砖头 一团肉丸 一颗珠子 会撑着你的上下颚 不让你合住 然后 你轻叩牙齿 合上 这样 你的颌骨关节 就有了打开的状态 肉撑骨 骨合肉 达成裹束 有束就有展 这展 不是然你把舌头伸直拉长 也不是让你打开你的颌骨 而是做裹束的变化 一点点就够了 展也是裹束 不是散掉 所以 昨天说了 是冲开了一些空间 这个时候 劲还是在的 只开了一点 如果没有冲开呢 那就是鼻腔呼气 是哼 是更强的裹束 如钻 冲开了 就是口鼻呼气 是哈 如翻 当然 不是要让你发声 外显不重要 内在很重要 这就是说舌顶上腭 天地之柱 你要有 牙齿不扣 舌头就把上颚撑开了 舌头不顶 牙就咬死了 舌头 也是只能收缩的 怎么做的撑展 大家都知道 做弧线 做互争 你的舌顶上腭 如月 下颚如日 互争裹束 这就是身体的状态 负阴抱阳
明白了这个 看你的舌 看你的齿 看你的眼 看你的耳 看你的鼻 看你的口 看你的泥丸宫 都是月裹日 舌我们知道了 齿 上裹下 眼 皮裹目 耳 廓裹内 鼻 上裹下 口 为什么口让你微微开口 开的这个口 就是日 你的嘴唇 就是月 如果你只是把嘴咧长 上裹下 也可以 微微开口 也可以 但是要分出主次互争来 泥丸宫 就是你的额心 只是天然的日 之前说过 三丹田 上丹田就在这里 从后往前裹 舌齿眼耳鼻口心 都是这样的裹束 你都做到了 你会发现 你的心意 澄净了许多
什么是裹 就是撑圆 裹束 不是散散的放着 舌齿口鼻眼目心 都要裹出珠来 这就是有神 合一 眼很简单 天然的珠子 你只需要裹束就行 越裹束 你就越有神 这个裹束 不是用眼皮裹束 而是眼球肌肉 不是往后收缩 而是互争延展 这就需要用到眼皮了 往前裹 不是往后拉 是互争状态 耳 还是天然的孔洞 人之七窍 天然裹束 耳廓打开 耳道自然有力 但也不是直直的打开 还是裹 不是往后拉 鼻 还是那句话 不是往后拉 而是往前裹 口 舌 齿 心 都知道了 其余的 眉 太阳穴 都会随着到位 比如眉 就不是皱眉 而是皱着拉开 太阳穴 也是如此 这些都做到了 你的泥丸宫 你的心 也就裹住了 这个时候 你才会感觉到头皮发凉 你的脊背的凉气 才顺了上来 你的激灵 也顺了上来 才可以做到 热凉的互争 不然 你就是只热不凉 头颅加温 一个裹束 一个互争 全身 都可以调整 这就是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