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儿子还债90万的上海油墩子阿婆去世了,4元的油墩子她做了10年


2018年,80岁的上海油墩子阿婆在10年间替儿还债90万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大家都为她的契约精神、伟大的母爱所感动,纷纷前来打卡买单。
阿婆名叫胡兆翠,1939年出生于江苏建湖,18岁时来到上海,20岁时开始在机关单位的食堂做炊事员,一直干到50岁退休,一辈子兢兢业业。1993年,她老伴因胰腺癌去世,小儿子夫妻双双下岗,温饱都成问题,小儿媳离他们而去。小儿子借钱做生意血本无归,欠了90万,还落下了一身病,在河南回不来。“我是做娘的,我不帮谁帮?”秉着这些朴素的愿望,阿婆出门找工作,却都被拒绝。讨债的人催得最狠的时候,她曾三次想要跳黄浦江。她对孙子说,如果奶奶三天之内没有回来,就不要找了。孙子在马路当中跪下,挽留奶奶不要走。孙子的孝顺懂事,总让她觉得没有白辛苦。
一次,她看到一个外地来的男子,想要尝尝上海“老味道”油墩子,于是也动起了做这门生意的心思。她用8毛钱买了一个,自己回去钻研,尝试着做了起来。原本靠着3千块退休金就能安享晚年的她,在72岁时,推着推车,白天卖葱油鸡蛋饼,下午卖油墩子。
有段时间,要债的人在她的店门口,大庭广众下辱骂她,她咬着牙,硬着头皮做下去,等到了晚上,回了家,才敢哭。要债的把垃圾扔到她的床上,把她烧的菜扔在地上,她想报警,但又想,终究是欠别人的钱,别人来要也是应该的,于是牙齿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油墩子开始只卖2.5元一个。她不敢卖得太贵,害怕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她曾一遍一遍地提起一个年轻人的善举:那个年轻人说买几个油墩子,却给了她2000元,压在灶头边,嘱咐她钱不要被风吹跑了,她定睛一看是2000元,追着他跑却没有追上。

2020年,她曾对着镜头说,“差不多还有一年,钞票还光了,就不干了。”不过,她想最后再做两个油墩子,带着它们到北京去,到毛主席纪念堂看看。如今,她已驾鹤西去,她的生前债务已基本还清,但去毛主席纪念堂的心愿,终究是不能达成了。人们惋惜留念,希望她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