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杂志打电话过来质问:称中国向俄罗斯出售物资,比战前猛增69%
中国会不会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一直是西方担心的事情。中国政府多次明确表示,绝不会向乌克兰战争的双方提供武器装备。中国严格遵守了自己所作出的承诺,没有向俄罗斯出口真正意义上的军用装备。
但是最近一家叫做《政客》的美国杂志,却试图用这个话题来给中国找茬。他们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了一些可以用在军事上的物资。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作致命武器,但是也增强了俄罗斯军队的战斗力。
《政客》杂志甚至直接把电话打到了中方企业的办公室里,追问是不是向俄罗斯出口了武器。他们紧盯不放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呢?
这家杂志盯上了一家上海企业,产品是人体装甲,也就是防弹衣用的硬质插板和防弹头盔。这两种装备可以算作是军用物资,也可以算作是军民两用物资,在战壕里打仗的俄罗斯士兵用得上。为银行押送现金的保安也用得上。
根据《政客》杂志的统计,中国已经向俄罗斯出口了价值2亿多美元的防弹插板,比战前增加69%。
其实,俄罗斯向中国大规模采购防弹人体装甲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中国目前是防弹插板和防弹头盔的第一生产大国,出货量占全球的90%以上。俄罗斯不太可能找其他的国家去寻求货源。在俄罗斯大量购买的同时,中国企业还在向乌克兰供货,可是乌克兰的采购金额却大幅度下降,只有500万美元。
《政客》杂志爆料,俄罗斯为了规避西方的制裁,并不是直接向中国企业采购防弹器材。他们通过设置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理商来实施第一道采购,然后中转进入俄罗斯。《政客》杂志甚至找到了俄方采购商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可是当他们打电话过去询问的时候,有的号码压根就是空号,有的号码虽然得到了接听,但是接线员表示无可奉告。
另外一类被盯上的单位就是中国无人机企业,在乌克兰战争当中,无人机所起到的作用,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在这当中,民用无人机改造的各种准军用型号所发挥出的威力,让世界各国的军事专家们都始料未及。一些国家的国防部门甚至准备将微型无人机当做耗材来使用,并尽量配发到基层。
中国的几家大型无人机供应商,以及数量庞大的无人机零部件供应商,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货源。只要是采购方能拿得出钱来,无论无人机还是配件,那是要多少有多少。在这当中。俄罗斯是当仁不让的大客户,据说已经采购了上亿美元的货品。
《政客》杂志对这件事情非常不满,致电中国的头部无人机制造商,指责他们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装备。而中方供应商表示,早在2022年4月就停止向乌克兰和俄罗斯供货了。但是作为一个大型制造商,自己在世界各地有数量庞大的代理商和分销商,一旦产品离开中国,就没有办法控制具体某一架无人机或者某一批无人机的去向。
《政客》杂志还研究了欧盟以及美国政府的立场,不得不承认,这些军民两用物资装备的对俄出口,是不会触发欧美制裁机制的。因为它们的确不是所谓的致命武器。
看到美国媒体这样一副心有不甘的样子。作为中国人,我们感觉还是挺自豪的,因为有这样强大的制造业,能够制造许多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军民两用物资,支持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日益严峻的国际局势下,中国才能够身处于和平的环境当中。一些人虽然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但都很清楚中国的战争潜力,没有一个敢于和中国打消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