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真正的生存主义(3-3-2)——以命代思、非此即彼的焚心以火者

前言:此色调的字是编者自己的话
3—3—2 真正的生存主义
真正的生存主义(Real/Lived Exisitantialism),或是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仅限于克尔凯郭尔)
代表人物:克尔凯郭尔 认为黑格尔只能描述logos,导向世界的构造学,只是把握世界的本质而不能把握到存在,对主体(或此在)的生存没有意义。真正的主体性在于内在体验,被称作“质的辩证法”。质的辩证法依靠主体的抉择运行,通过抉择而进入新的阶段,最后和绝对者(间接地)合为一体
场域论:3
形而下 VS 形而上
(先验观念论、辩证法、现实世 界,理性化的)VS(主体和绝对者的关系,生命的意义)
调和者为“抉择”的等级制,生存论姿态
用理性把握绝对者是注定失败的
最终的目的是与绝对者的沟通,但永远是间接的、有限的
本体论:3
主体性(的内在体验) VS 绝对者
沟通者是畏(angst)这种源初的情绪,只是主体自己的无根性,唯一的作用是让主体从绝望抵达自由。畏不是一个生存论姿态,它不需要主体说了算,而是主体之前的“存在论上的在世情态”(海德格尔语,编者附)
先验观念论在这里没有地位,真正的生存论者是极端关注主体与绝对者关系而不在乎其他的。
真正的生存论者是孤决的,只追求和绝对者的联系
认识论:2
思辨哲学(生存论其实也在这里) VS 生存本身(原本是生存论的指南)
理性的、唯我论的、不给他者敞开的 VS 毁灭的辩证法,严肃而其实很理性主义的,痛苦容易陷入庸俗智慧
一个生存论者不会对其他生存论者的理论施加无条件的信任而只是成为生存论者本身(编者)
每一瞬间都在作重大抉择,都在用激情、生命作出综合。
场域论、本体论的综合都是生存、抉择,不是一种思辨状态的哲学,而是一种每一瞬间都在思辨地生存的哲学。
最终变为一个实心的、每时每刻面对生活的抉择的、用生命、死亡、激情作出抉择的人。
生存论者总是用情绪来思考(比如解脱、绝望、怕)孤注一掷地(这个词我觉得不错)把全部内在状态充当思考的单元。代价是命短,烧命
未明子曰:我不建议你去实践这种东西啊,大好身体,(咳嗽),实际上像海德格尔那样像狗一样,苟延残喘,还是有用的。我没什么好说的,啊,就介绍到这里,我就在这劝阻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