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送女婿一匹马让他随军出征,女婿骑上马就逃,结果出乎意料
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将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作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若要论两者之间的不同,现代人们更倾向于追求一个美满的家庭,而古人们却将建功立业看作自己的第一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家庭和家人。
唐朝时期,曾有着这样一位大臣,他为人处世颇为狠辣,因为能够揣摩圣心而受到了皇帝的喜爱和信任。
在一次奉命去往战场的时候,他为了立军威,将主意打到了女婿的头上,想要通过杀掉这个他不喜欢的女婿来建立起威望。
这个大臣就是李勣。
或许很多人并没有听过他的名字,毕竟唐朝是一个出过很多名人的朝代,像长孙无忌、李靖这样的耳熟能详的大臣比比皆是。
事实上,在初唐的时候,李勣的知名度和地位却不输他们任何一个人,可以说,他是一个有名的“枭雄”。
一、权臣李勣
什么才是真正有能力的大臣?有一句话很完美地概括了他们的特点,那就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骑马定乾坤”。
对于皇帝来说,能得到这样的文臣和武将,那必然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
当然,总有一些人能够超过皇帝的要求,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就比如说初唐时期的名将李勣。

李勣是当时有名的将军,行军作战从来不在话下,是唐高宗李治的肱股之臣。
他的军事能力在很多事情之中都得到了体现,就比如说公元666年的攻打高句丽一战。
高句丽对大唐来说意义重大,其虽然只是一个弹丸小国,却像一根钉子一样扎在大唐的眼中,不拔不快。
因此,当高句丽的一位位高权重的谋臣去世的消息传到大唐时,李治拍案而起,称这是攻打高句丽最好的机会,并且此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如此重要的事,自然要选一位最信任的臣子去做,李治思来想后,最终还是将事情交给了李勣来办。

在名将遍地的初唐,李勣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得到唐高宗如此重用和信任呢?这就是李勣带给唐高宗“惊喜”的地方了。
因为李勣除了是一位能臣以外,还是一个会揣摩圣心的“谋臣”。
在李治想要废后的时候,他和文武百官们提出了自己这一想法,没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就在李治烦闷该如何解决此事时,李勣站了出来,几句话就帮他解决了这一问题。
当时,面对众臣的反对,他说:“这是皇帝的家务事,大臣们本就不该插手,因此他们的意见皇帝自然也不必放在心上。”

这让李治醍醐灌顶,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也让他看到了李勣效忠于自己的决心和善于揣摩圣意的能力,所以当然对他更为重用。
二、让女婿随军出征
李勣得此重任,当然要想办法好好表现,他当即下令清点物资,整合军队,将军中一切都整理清楚,随后,他又派人喊来了自己的女婿,让他做好准备随自己一起出征。
按理说,这个要求算不上不合理,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李勣作为老丈人,让女婿一起上战场,无非是想让他多立战功,日后才能更容易得到提拔和封赏。
可是,伴随着事情发展下去,众人发现,李勣和女婿二人显然都不是这么想的。李勣第一次喊女婿杜怀恭的时候,杜怀恭先是一愣,紧接着是不可置信,他不明白为什么一向看他不顺眼的岳父突然给他这样一个机会。

他原本想直接答应,但是头点到一半的时候下意识觉得不太对劲,于是话说出口便又转了个弯,婉转拒绝了李勣,表示自己没有足够的钱来付路费。
他原本想以这个理由来试探一下李勣的真实态度,没想到还真叫他给试出来了!李勣听到他这个借口后,不仅没有表示出半点不悦,还一反常态给他送去了许多财物,表示可以资助他路费。
要知道,李勣对他这个女婿意见一直很大,绝对不可能对他这么好。
基于此点,杜怀恭断定了其中有诈,于是进一步试探,表示钱有了,却没有适合出征的马匹,因此依然无法随行。

事情和杜怀恭想得一样,李勣还是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给他送来了一匹马。
这下杜怀恭彻底慌了,李勣这种反常的行为,看样子是憋了大招啊。
思前想后,他琢磨了好半天,最后琢磨出了一种最坏的结果,那就是李勣想取他的性命,一定要让他随军出征,就是想用杀女婿这样的做法来在军中建立威信。
杜怀恭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想了许多办法来躲过这一劫,最后都放弃了。
因为李勣这个人实在是太深不可测了,无论自己是将计就计还是想办法反击,都未必能斗得过。
最后杜怀恭选择了最直白的一个方法,那就是——跑。

杜怀恭骑着马逃跑后,李勣整了整军队,便出发了。
三、杀鸡儆猴之用
高句丽之战当中,李勣取得了十分漂亮的成绩,他不仅攻下了高句丽的十六座城池,还逼得高句丽王不得不举白旗投降,后来更是直接攻进了平壤,将高句丽彻底消灭。
李治对李勣的表现十分满意,待他回朝之后给了他无上的荣宠,不仅封他为太子太师,还在祭天这样重要的场合之中将他安排为了“亚献”,也就是祭祀中的第二次祭酒。
岳父让女婿随军出征,并送他一匹马,女婿看到马后,立刻选择逃命。后来,有人问了李勣这个问题,想知道当时他是想让女婿建功还是真的想要他的性命。

李勣听到后微微一笑,表示:“确有杀鸡儆猴之用”。
这也就是说杜怀恭的恐惧一点都没错,他夺马而逃的行为反倒救了他一命,这实在人的意料。
不得不说,如果不是他逃跑得也很及时,否则恐怕没等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就先成为了自己亲岳父的刀下亡魂。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