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购得三两本碑帖、图书,旅途再细细揣摩,也许会更生滋味万千

2023-05-05 10:17 作者:路猎人  | 我要投稿

漫步于阳光之下,游走于历史的某一段符号上,我感到了内心肃穆中糅合着的宁静。

站在宽散的古城墙上,审视天空的辽远,梦幻大唐的缤纷律动,令人心生无限遐想……

古人云: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此时此刻,当我在闹市穿行,远跳大雁塔的风姿,打探过钟楼的雄伟之后,又于沉旋着历史的古城墙一隅独处时,心境亦然!

2004年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酒酣之时我在这座历史古城的红尘中浪迹,下一站,又该梦醒何处?

下午四时许,杨君偕我到碑林博物馆一游,算是我此行向古城最后的“吻别”吧……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在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文庙古建筑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主要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总面积3.19万平方米。

泊好车子,朝前刚走几步,就看见一堵高大的墙壁上题有“孔庙”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是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的墨迹。再前行,然后朝左一拐,从第一道门西门(又称礼门,东门称为义路)而入,一侧(正南)是叫做“寨门”影壁,另一侧(北面)的木结构牌坊,为明代所建,四柱三楼,古风犹存。进了棂星门(第二道门),两侧依次有华表、拴马桩,桩顶造型如瓜、如蕾、如兽、如人,各种形象均显得雄浑凝重,线条简练粗犷,具有民间传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整个孔庙的建树,完全遵从中贯轴线、左右对称的原则,布局严谨,气度森严。置身于此,让人从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和博大精深。而陈列于此间的“大夏石马”和“唐景云钟”,似乎则对游人诉说着历史的恢弘……

一拨又一拨的游人出入,在碑林的各个展区滑动。从这些群体的行为来看,有团体出游的,有亲朋同游的,也有形单影孤一个人的——如同我这般,倒也洒脱无拘。

春节热闹的气息,被此间的沉凝气度掩蔽。人们屏抵呼吸,随着讲解员的引导轻轻移动着脚步。也许,再轻狂的人到了这里,也会收敛自己的!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这里陈列的碑石、墓志共有一千多方,从汉到明清各个朝代均能见到,是国内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

忽然,一幅奇异的碑刻进入我的眼帘之中,并深深地吸引了我。细看后方知是一幅清代的石雕作品——《魁星点斗》图。

所谓魁星,即神话中主宰文人文运的一个神。在古代,很多学府和学宫内筑有很多魁星楼来供奉魁星,以求得题名金榜。

此碑上魁星的形象酷似一个鬼状,一脚翘起托一个“斗”字,一脚则立在一个“鳌”字头上,一手拿判官笔直拍向“斗”字,另一手持砚台。取的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意。此碑立于同治年间,为清代武官马德昭所画:字体华丽、笔势如画,形式讲究、富于情趣。碑林是举世公认的民族文化宝库,也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五时许,在《石台孝经》亭前拍照,算是此行惊鸿一瞥的“立照存留”。购得三两本碑帖、图书,旅途再细细揣摩,也许会更生滋味万千。

乘坐的K119次列车,六时许驶出了站台,向兰州方向风行。

旅途之上,明月与我同行——


购得三两本碑帖、图书,旅途再细细揣摩,也许会更生滋味万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