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管控线上低价乱价销售有哪些措施(控价经验分享)

2023-08-15 16:13 作者:控价15256013014  | 我要投稿

大家好,这里是利适网络控价。专注品牌控价9年经验.我们一直以来都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最优质的产品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原则。我们的专业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努力,以确保我们的客户可以获得最好的价格。我们的控价系统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市场价格,帮助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优的决策。我们非常自豪地说,我们的团队是最有经验的,最专业的,最值得信赖的。我们的目标是为客户节省时间和金钱,让客户能够专注于他们的核心业务。如果您正在寻找一个可信赖的价格控制服务,那么利适网络控价将是您的最佳选择。我们期待着为您提供服务。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贴子是关于线上平台低价乱价的危害以及该如何管控,那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咱们首先得知道为什么会有低价乱价。

一、渠道低价乱价的原因:

1.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每个人都想要参与其中,无论是品牌的代理商,还是获得商品的正式渠道商,只要有商品就拿到电商进行销售,就会扰乱品牌市场价格体系。 

2.为了更快地卖货,一些代理商未经品牌许可将产品放到互联网上卖,并将传统的区域售卖发展为全国售卖,严重影响了品牌价格体系。 

3.品牌发展较好,产品卖得好,导致多渠道商为了利益造假,以次充好;这种假冒伪劣现象在网上表现为低价销售。 

4.品牌方面对价格控制不够严格,代理管理和处罚制度不严,导致代理商根本不在乎厂家处罚,依旧低价销售。

二、低价乱价的危害:

(一)、价格混乱:吞蚀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满意度和忠诚度,直接影响了品牌价值和形象;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

  (二)、销售疲软:网络侵权假冒乱价销售,影响渠道专柜销售及利润,导致品牌投入和收益不匹配,使经销商对产品品牌失去信心:当窜货引起价格混乱时,销售商对品牌的信心就开始日渐丧失,最后拒售商品;利润的大幅减少会使经销商的正常销售受到严重干扰;

  (三)、渠道受阻:经常性的区域间窜货现象会扰乱公司的营销政策,给公司对产品的发展战略规划带来阻碍;渠道环节的实际采购量和销售量存在差异,使公司生产配送环节存在配给紊乱;

  (四)、市场无序:低价可能带来某个市场短期的虚假繁荣,时间一长如果对低价处理不当,经销商还可能反戈一击,调头投入竞争者的怀抱; 作为一种市场顽疾,会引发的连锁反应,很可能将企业置于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导致区域市场的崩溃。

三、低价乱价该如何管控

一.品牌方淘宝控价方式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通过渠道梳理:进行价格管控同时调整并制定详细的发货价格单,约束线上线下代理商的发货价格。

缺点问题:

(1)、线上小店货源,无从得知,末端分销商,难以管控。

(2)、无法解决假货渠道的问题

2、平台投诉维权:通过知识产权侵权,或者其他侵权行为,投诉侵权店铺,让其下架商品,调整价格

缺点问题:品牌方自己去投诉,因为其非专业性,会导致投诉过审率低,若多次投诉失败,还会影响账户在阿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的信誉度,为之后的维权控价增添新的困难。

3、寻求律所维权通过律所:可行度也很高

缺点问题:无法管控低价店铺,因其低价性质属于垄断,法律法规难以处理,耗时耗力。

四、第三方控价公司,如何进行淘宝品牌控价:

1、协助品牌方,利用自身公司资源,让不合理店铺调整价格

2、对于不配合的店铺,运用专业的投诉流程,强制删除其低价商品,并对其做出惩罚

3、通过公司研发的监察软件,查明商品渠道来源,查明低价商品货源来自哪位代理商,配合品牌方调整价格。

第三方控价公司优势:处理周期短,效果明显,费用低,省时省力

五、常用的淘宝控价投诉方式

1、知识产权投诉(1)版权侵权:在主图或描述图中有盗用品牌方图片文字的现象

2、专利权:一般用于同行异品牌投诉投诉处理周期:3-7个工作日投诉处理结果:商品链接下架,店铺扣2-6分。

3、疑似假货投诉投诉,处理周期:7-15个工作日投诉处理结果:店铺12分起。

4、根据平台规则在违规店铺大批量拍货,卖家发不出会受到平台处罚。卖家发货了,在收货后立即退货,干扰违规卖家经营。

以上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式方法,在使用这些方法前,建议先找违规卖家沟通谈判,让卖家主动改价或者下架是最优解。当然要做好记录,后期排查中,针对顽固不改的,反复上架的,再采取以上的方式一个个针对打击。同时,在产品更新时,做好以上资质的布局。这样,淘宝控价才会省时省力。另外补充一点,品牌方进行知产投诉时,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人操作或者直接找第三方控价公司。初期不必追求投诉成功率,先把知产账号的投诉成功率养起来。这样,后期的控价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管控线上低价乱价销售有哪些措施(控价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