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戴威失信、ofo消失、1600万人的押金还有得退嘛?

2021-07-16 21:30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近十年来,我国的共享单车发展十分迅速,最初以政府主导的有桩单车为主,自2014年后,互联网无桩单车开始兴起,随后资本疯狂进入。

几年的无序竞争后,行业慢慢进入健康成长阶段,如今的共享单车已经形成美团、青桔、哈啰三分天下的局面。

除此三家之外,还有一家共享单车企业也时不时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就在7月6号,ofo因不退还用户押金,被北京监管部门处以5万元罚款,并且因未能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罚款,再次被法院强制执行。

这一事件,立即引起了大众广泛讨论,其中还有不少人才猛然回想起:“ofo还欠着他们199元押金没退。”

01:登上神坛又跌落,终究是昙花一现

说起国内共享单车的发展,就绝对绕不开ofo小黄车。

ofo作为国内第一家互联网共享单车,由戴威以及四名合伙人于2014年创立。

成立不久,ofo便开始在北大校园推出共享计划,并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在次年10月,便获得900万投资,而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随后一段时间,ofo引领了国内共享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成功之下,它作为传奇被推上神坛,背后则是资本狂热地追逐。

仅在2016与2017年,ofo就完成A轮到E轮共八轮融资,融资金额更是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千万人民币,到E轮时金额已高达7亿美金。

强大的资本推动下,2016年ofo就从北大走出,进入全国200多家高校,用户数量达80万。同年10月,ofo走出校园,在全国数十座城市开始投放单车。

直至12月,ofo甚至已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直接进军海外,在伦敦和旧金山进行试点运营。

除ofo之外,2016年还有26个单车品牌在行业内竞争,但即便如此,ofo依旧以51.2%的市场份额,牢据2016年的行业龙头位置。

不过,资本的疯狂能造就表面的繁华,却不能掩盖共享单车商业模式的致命缺陷。

ofo的无下限扩张下,市场做得越来越大,但其盈利能力却极其糟糕,好似只进不出、有口无肛的貔貅一般。

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ofo疯狂补贴用户和投放新车,最后E轮融资融来的7亿美金被ofo两月就挥霍一空,烧钱速度远远超过融资速度。

ofo仅通过用户骑行根本无法盈利,又由于“车身禁止打广告”等政策,缺失造血能力,无法给投资者满意的财务回报。

疯狂的资本开始冷静下来,狂奔的ofo却无法刹车。在2017年底,ofo背负的供应链欠款高达30亿元。

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ofo也同样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它的惨案无不在说明一个道理:没有造血功能的企业或许能一时做大,但绝不可能长远。

02:触及运营底线,导致用户押金难退

2017年11月,有报道声称ofo因资金不足,擅自挪用数十亿用户押金来填补缺口。

事件一发生,ofo官方便开始澄清,说明企业从未动用用户押金,用户可通过各种渠道顺利退回押金。随后事件渐渐平息,但ofo的押金风波却并未彻底结束。

时隔半年,2018年6月11日,一则《ofo押金仅剩35亿元,挪用押金或超百亿?》的报道,就再次将ofo推上风口浪尖。

这一次ofo反应强烈,指责该篇报道歪曲事实,涉及的财务数据皆为不实,并表示将对其进行举报。

但到2018年12月,许多ofo用户发现押金在APP上难退,顿时引发恐慌,由此拉开“小黄车押金”事件序幕,ofo再也无法掩盖押金被挪用的事实。

以上三次事件,也就是ofo押金风波的大致过程。后续据有关记者进一步求证,发现ofo第一次挪用押金的时间,在2017年初,涉及金额达200-300万。

所以ofo一直以来的否认澄清,全都是在掩盖与狡辩,直到真的出现押金难退时,ofo已是无力辩驳。

民法规定,押金作为担保金的一种,只要用户没有违约行为,企业便无权动用。

ofo一直以来擅自挪用押金,完全是对用户的不负责,最终将自己送上绝路,不仅被抛弃,还被唾弃。

事件曝光不久,ofo数年打造的“帝国”,朝夕之间土崩瓦解,截至2018年12月19日,已有1114.88万申请退回押金。

03:时隔两年,从千夫所指,到被世人遗忘

“小黄车押金”事件中,戴威作为ofo的创始人,曾于18年底发布过全员信:“不逃避,为每一个用户负责,为欠的每一分钱负责。”

可直至今日,时间已过去两年之久,依旧有千万用户没能退回押金。

更令人无奈且愤怒的是至今还未申请破产的ofo,在戴威的全员信后,就再也没有对“押金难退还”做出任何解释,颇给人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寄希望于世人忘记”的荒诞之感。

今年4月28日,创始人戴威收到了第38条消费限制令。

7月6日,ofo因用户押金未退还,被处以5万元罚款,令人震惊的是,此时的ofo却是连罚款都缴纳不上,只能被强制执行。

这两则事件,让ofo重回公众视线的同时,也更是证明此前的“押金退还承诺”,完全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此前的信誓旦旦,至今却默默无声,作为ofo创始人的戴威,很显然将诚信丢在了地上,戴威失信,没有诚恳的态度,没有明确的解释,而是一味回避。

曾经不可一世的ofo,如今已是人去楼空,随着时间的不断消磨,押金事件似乎就这样不了了之,也只能不了了之。

毕竟,押金能够被退还的希望已十分渺茫,其中最大关键的,还是戴威根本没有能力偿还。

直至今日,ofo还拖欠凤凰自行车数千万的欠款,同时除去供应商外,也还有1600万用户合计超16亿元的押金没能退回。

这千万的用户,如今只能期待,期待一手将OFO带到如今地步的戴威,能够做到言而有信,记得自己所承诺的——为欠的每一分钱负责到底。

信是为人之道,商人终日思考的买卖之事,诚信当为从商基础;毕竟,诚信处世世界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向楠



戴威失信、ofo消失、1600万人的押金还有得退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