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大学生期末复习思想道德与法治
我们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念,立大志,明大德,当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立大志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理想信念决定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
明大德,就是要锤炼高尚品格、,崇德修身,启迪青春
成大才,就是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大学生就是要求真问学、练真本领,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事。
担大任,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有担当的青年是影响时代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尽责集体、服务社会、奉献国家中。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生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人不仅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在极为丰富的社会关系生活中观察,思索,判断和选择。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需要对人和人的本质要科学的认识。
对于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强调从社会关系出发去把握变化着人的本质。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服务人们、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人和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的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个人利益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社会利益体现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是个人利益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它同时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要价值。
目的决定人生态度和人生道路。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违法犯罪,或是虚度光阴,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厌世轻生。【目的在于人活的意义,态度就是志向和理想体现。应当积极奋进,还是苟且偷生、得过且过。人生价值在于人生过程中的努力,冲动,挑战。】
人生价值内在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三者的内涵与意义,科学理解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方向,树立正确人生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马克思认为,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一切认识来自实践。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对于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价值观,是有关事物价值的观点。你仇富则对于人生观可能会十分要强,一心想出人头地,争取上升。你家境优越,你就会更在乎精神发展,探索世界。所以对人生观具有形成和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理想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和自身发展目标的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l 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因为远大而称为理想。它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
l 理想具有实践性。【理想是处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人们只有在客观、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才能化理想为现实。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实现。】
l 理想具有时代性。【同任何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有历史时代的烙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政治经济关系不同、对社会现状、实践活动、及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随着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人们会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想。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l 信念具有执着性。【正确看待执着性,一旦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l 信念具有支撑性。【信念一个人接受考验而始终坚守理想的精神力量。共同的信念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具体意志,为社会理想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l 信念具有多样性。【存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高层次决定低层次,低层次服从高层次】。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有盲目和科学之分。盲目是由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唐的理论的迷信和狂热崇拜。科学的则就是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1理想和信念总是相互依存。2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3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4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
5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向往和追求。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汇聚和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方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者之中富强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富强就是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强盛。富强在于富民,即人民富裕。
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财富的创造,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强还在于强国,即国家强盛,体现国家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形式上的,虚伪的自由。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实质上的,真实的自由。也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上,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基本内涵:爱国的大好河山,爱骨肉同胞,爱文化灿烂)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
1.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作用
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的善恶观的指导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的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人民崇德向善。从道德的特征来说,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道德是人特有的,劳动创造人与社会的关系,劳动同时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分工与协作开始。劳动发展后,劳动分工协作不断加强,劳动关系明确。包含责任的道德确认。】
3.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保护环境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想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遵纪守法是全民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互相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生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爱情就是想对方在一起,天天看见对方。从生活点滴,依赖对方体贴对方,心里面想要和对方一起相处下去。】
涵养高尚的道德品格个人的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形成的稳定心理形态和行为习惯。1、形成道德认知和判断2、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3道德修养重在践行
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向道德模范学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识的规范体系。【法律由国家统一认定,国家撰写或是承认可行的规则。人民必须实施,国家要求。从中反映出人类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等决定由有产领导者的思想的规范体系。】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执行、适用、遵守是把法律规范转化为法律实践,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国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宪法强调国家的一切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这是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作出全面规定,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和宗教信仰、言论出版、集会接社、游行示威等自由。】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进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民族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对人民监督】
人身权利
【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其中人格尊严权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政治权利
财产权利
【公民和法人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和休息权,社会保障权等】
宗教信仰自由
【党员不可以信教】
文化教育权利
宪法规定的权利:
依法履行法律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公民实现法律权利和自由的前提。宪法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公共秩序】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