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希的恨有多深?由此引出《整合运动篇》的中心主旨
【本文仅考虑凯尔希在第八章(即龙门-切城事件的时间点)对博士的态度。至于之后的变化和之前巴别塔时期的态度,还有待之后剧情展开。目前是什么态度,剧情文本中就有了最明确的表述——被理智控制住的恨意和愤怒。】

我不会让深埋在我心中的恨意发芽,但我有保留它的权力。
我有永远愤怒下去的权力。
我不把那看作是你。否则,我不会与你说那么多。我宁可你——
宁可你......

凯尔希的内心世界?
凯尔希从来不会在剧情文本中透露太多。
阿米娅希望凯尔希和博士好好相处,所以绝对支持阿米娅的她肯定是不会说太多,在石棺说的,目前来看是她仅此一次的 “真情流露”。
虽然我们找不到对凯尔希情绪的直接描写,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类比:
特蕾西娅之于凯尔希,
或许就犹如
阿丽娜之于塔露拉。
在看遍大地苦难之后,是特蕾西娅给了长生的凯尔希希望和可能变得更好的未来;正如阿丽娜在冰天雪地的乌萨斯提供给塔露拉的思想武器支持。
然而,这两对的区别在于,阿丽娜至死也没有告诉塔露拉谁是凶手,所以塔露拉就算想报仇,也没有目标。
而凯尔希相信(如果不是确认知道)杀死特蕾西娅的就是博士,目前这个人还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样对比起来,凯尔希对博士什么感情就很好理解了。
但是,由于特蕾西娅对博士的信赖,由于特蕾西娅的传承(阿米娅)的期望,由于凯尔希对特蕾西娅的承诺——要辅助博士和阿米娅(在火蓝之心ex剧情中提及),凯尔希不能让这恨意发芽。所以,被理智控制住的恨意和愤怒。
博士。
我说的这些,大多是出于责任,出于我许下的诺言......
出于我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我对你抱有期望。
凯尔希与科西切的异同
那这和主题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不妨看看和凯尔希面对的局面相似,但又有着关键不同的一个人——科西切。
凯尔希和科西切都是长生种。有认知归纳能力的长生种,在千百年来的经历中,想必都已经发现这片大地糟透了。
于是,大帝、大祭司、可能还有鸭爵都选择不管这一点,尽情享受自己生活。
大帝选择把自己沉进刺激当中;
大祭司找了个角落研究各种有趣的东西;
鸭爵可能是投身到商业世界中玩金钱游戏。
而黑蛇、凯尔希和它们不同,他们想改变点什么。
黑蛇意欲不择手段地用阴谋和权术把乌萨斯引导向自己规划的方向、用自己的方式“爱”乌萨斯;而凯尔希做了什么没有交代,但也应该是手段不限地实现她认为正确的事情。
认可一种善并加以实行,认定一种恶并加以否认,用恶行对抗恶行并取胜,我们和我们的敌人是同类,最后我们也应该自戕。
……
所以,我并不期待你会认同我的任何行为。
想要说服你什么,这件事将由阿米娅去做而不是我,因为我做过的许多事不仅不应为人所知,也不该被模仿,更不能被原谅。——凯尔希

在这一点上,黑蛇和凯尔希是相似的,但是,他们有三点不同。
首先,凯尔希除了是长生种,她也是一名科学家,她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比黑蛇谦逊很多。凯尔希认为有些事情虽然在当下该做,但并不值得推崇;
其次,凯尔希似乎游历更广,而不像科西切那样狭隘,眼中只有乌萨斯。
凯尔希虽然也一定程度上认同生长在阴暗的大地上的人民认知上存在局限性,但她依然愿意相信阿米娅或许能带来不同的未来,认为有人可以摆脱这种局限性。这不像科西切那样确信塔露拉必将崩溃、对人民的道德完全不抱有任何期望。


最后——或者这也是上一点的原因——
凯尔希遇到了特蕾西娅

散落在剧情文本各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特蕾西娅就是光。她照亮了无数萨卡兹、甚至无数人的方向,这些人之中包括凯尔希、W三人、爱国者、以及巴别塔全体。虽然我们不知道特蕾西娅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但这就像是阿丽娜照亮塔露拉的路,引导着塔露拉。
特蕾西娅在这方面就是超级加强版的阿丽娜——这样想或许能在文本缺少的情况下,让我们感受特蕾西娅在这些人心中的意义。
而这样的特蕾西娅,被博士——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具体手段——杀了。
【当然,这个博士和现在玩家代入的博士没有什么关系——除了肉体一样之外。凯尔希也很明白,但明白归明白……】

面对这样操蛋的情况,凯尔希依然愿意在保留这份怒火的情况下,辅助博士,相信未来,我认为这也就揭示了鹰角想要表达的主旨、罗德岛的方针,也就是对前面的篇章中提到的、科西切代表着的问题的答案。

在这里我稍微调整一下问题的表述,让它适用于更广的范围:
在这个世界上,
被害者只能通过被伤害学会用伤害还击,
一个苦难孕育着下一个苦难。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既是被害者,也是加害者的人,
应该如何面对这些不公与苦难?
或许,现在我们可以用凯尔希的态度来回答:
心怀愤怒,行正确之事。
但什么是正确的事呢?凯尔希没有作太细致的描述,她基本上就是把选择扔给博士。不过,我们可以找另一个和凯尔希类似的角色来参照着看。
就像凯尔希是阿米娅的教导者,陈的教导者是老魏,我们也许可以结合一起来看。老魏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老魏与凯尔希,观点上的互相补充

在塔露拉离开龙门,被科西切带走之后,老魏需要为小陈解答这么一个关于“犯错”的问题:
她(塔露拉)不知道真相。这个真相不该被任何人知道,所以她肯定会犯错,哪怕不是现在,将来也会。
......很多情况下,犯错是不该被责罚的。我们不仅会犯错,还会犯很多错。有些错,我们一定会犯,躲不开,避不过。
(面对这些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老魏是这么回答的:
但错误是可以被弥补的。
晖洁,听好。正确行事值得你努力一生,纠正错误,却值得人押上性命。
塔露拉的离去是一桩错误。这桩错误带来的所有后果,我都会承担。
而你,晖洁。快快长大吧。(长大以后会怎么样?)
你的话,长大的你......就能改变一切。
在特定环境下,人因为局限性不可能做到完美。有些错可以避免,所以没有避免的人要为此负责;而有些错是绕不开的。比起因为不完美而惩罚一个人,更需要的是有人清理错误带来的后果,以及更重要地,有人改正引发错误的根源。
面对一个错误,老魏提出有三件事需要做:
审判犯错的人,这究竟是可以避免还是不可避免,多大程度刻意避免,即定罪量刑。老魏认为塔露拉的离开和误解并不是她刻意避免的错。
承担错误的后果,把错误带来的苦难修正回来,即治标。老魏选择由自己承担。
改变这个世界,从根源避免这个问题的再次发生。老魏把这个寄望于陈。
这似乎分别对应了三个女主角当前的志向:
陈:立志创立可以公平审判感染者和普通人的法庭。
塔露拉:燃尽科西切带来的(及类似的)恶果。
阿米娅:从根源上“治疗”关于矿石病的不公。
这就是目标、正确的事。
而老魏和凯尔希的答案中,还藏着一条共通的观点:
在为目标奋斗的路上,要谨记,错的就是错的。
哪怕是不能主观避免的错(老魏),哪怕是为了更远大的正义(凯尔希),都不能把错的说成是对的。夺走生命——无论是为大义牺牲还是斩杀敌人——在具体情况下可能无法避免,但我们不能说他们的牺牲是好的、是必须的。(阿米娅、塔露拉)
严苛的土地,严苛的人民,严苛的统治。除了对错,它们什么都不在乎,好像对错才是它们的生命,而不是呼吸和吞咽......!
——魏彦吾
同时,另一方面,对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在具体抉择中,对错不应该由此决定我们的行动,因为我们需要做该做的事。但认知上要清晰,依然应该对错误——这件事,而不是犯错的人——心怀愤怒。
或许这有些伪善,但这或许也是在人性和理性中保持平衡的关键。愤怒和恨是不同的。
因为愤怒往往源于自己的无能——或者说,源于我们想某些事情发生,但是我们做不到。我们想要正确的事就是对的事、想要达成理想而不会有任何人受到伤害、想要巴别塔破局而不需要特蕾西娅的死,凯尔希想要特蕾西娅能把和博士一起隐藏的真相也告知自己——
但这不可能,做不到……
愤怒驱使人前进,化不可能为可能。(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阿米娅在决战中继承了的重要情绪是愤怒。)
这不同于恨。恨,只是 “我想他死、痛苦” 。这虽然很难避免——毕竟这是最朴素的情绪之一,凯尔希也放不下——但是,恨没有任何价值,不应放任其生长。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明日方舟》第一个一年半、在整合运动篇和好一些相关的、不相关的ss中,想要传达的信息。
科西切、塔露拉、梅菲斯特、整合运动,沃伦姆德,彼得海姆中学。所有苦难,都没有一个纯粹的加害者,最终的源头全部指向人性和这片大地。这一路上,不断有人走出来承担后果、做出改变。谱写出一个个让人痛心,但不失希望的故事。
【其中最能以小见大,和整个整合篇形成对照的,就是沃伦姆德。虽然无法做到审判,但是泥岩站了出来承担了后果,避免了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发展;罗德岛在事后联系了附近的城市,解决了粮食的问题。所以我很喜欢,涡轮式沃伦姆德的故事还是泥岩。】
而面对这个大环境,鹰角不只是描绘了困难的艰巨,更可贵的是,同样也给出了一个答案,还有对这场永远不会胜利的战斗的希望。
这样的思考正是《明日方舟》剧情可贵的地方。如果只提出问题,而不提供思想武器级别的答案,那么整个剧情就会显得浮于表面,似乎靠坚持和努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那么前面苦难的塑造就很没意义。
而鹰角的尝试,不论正确与否,也大大增加了文本的深度、信息量、和趣味性。也是我喜欢《明日方舟》剧情的原因。

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想到——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同源的精神吧。
【三连、评论讨论、转发、关注也是黄金精神(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