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国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0-18岁孩子家长,如何谋划孩子就业?

2023-05-19 13:04 作者:任炜老师  | 我要投稿



01 调查失业率创新高


我国青年失业率出现历史新高!

5月16日,国新办举行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目前我国就业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青年人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

4月份,16岁—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20.4%,继续上升,稳定和扩大青年人的就业仍然需要持续加力。

(截图来源:封面新闻)

那么,这里20.4%的失业率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我们来看看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说明:

调查失业率指根据抽样调查方法推算得到的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计算方法为:

调查失业率 =失业人口/ (失业人口 + 就业人口) ×100%

16 周岁及以上人口可分为劳动力和非劳动力,其中劳动力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如图 1 所示:

图1 16 岁及以上人口分类

就业人口包括以下两类:

(1)在调查参考周内,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了 1 小时及以上的人;

(2)因休假、临时停工等原因在职但未上班的人。

失业人口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人:

(1)没有工作;

(2)在调查时点前3 个月内找过工作;

(3)如果提供一份合适工作,能在 2 周内开始工作。

非劳动力是除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外的人,指没有工作,且不找工作或不能去工作的人。

就业、失业和非劳动力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换,就业人口失去工作后,如果找工作并且能去工作就是失业人口,否则就是非劳动力。

就业失业的判断标准采用了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统计标准,以此计算的调查失业率是国际可比的。

二、统计方法

我国调查失业率数据来源于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这项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住房单元数成比例的抽样方法,先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居(村)委会, 再在抽中的居(村)委会内采用随机等距抽样方法抽取调查户。

全国每月调查样本约 34 万户,基本覆盖我国大陆地区所有地级市和县级地区。按现有抽样设计,在 90% 的置信度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相对误差在 2% 以内,即如果推算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则真实失业率有 90% 的把握在 4.9%—5.1% 之间。

在每月特定时间内,调查员使用电子终端(PAD)前往抽中的调查户采集就业失业信息,并通过联网直报系统直接将数据上报到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对报送的数据进行加权汇总推算得到全国和各省城镇调查失业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这里解释了我国“调查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各地随机抽样,再加权汇总,推算得出的。



02 怎样的人算“失业人口”


而“城镇调查失业率”,又是基于怎样的群体进行计算的呢?

下面这两篇文章有具体说明:

城镇劳动力:居住在城镇,有工作能力且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周岁及以上人口(城镇就业人口+城镇失业人口)。

城镇就业人口:居住在城镇,在调查周内为取得报酬工作1小时及以上或因休假、临时停工等暂时离岗的16周岁及以上人口。

城镇失业人口:居住在城镇,当前没有工作、近3个月积极寻找工作、如果有合适工作能在2周内去工作的16周岁及以上人口(没工作、找工作、能工作)。

(来源:四川国调公众号《带你聊聊城镇调查失业率的那些事》)

失业人口判定要满足“三要素”:年满16周岁,调查参考周内无工作(没工作)+近三个月内找过工作(找工作)+两周内能开始工作(能工作)。

(上海普陀发布《关于“调查失业率”,您应该知道的ABC→》)

可见,“城镇调查失业率”中的失业人口(即分子部分),只是统计了城镇居民中,有工作能力,在三个月内积极寻找工作而没有找到工作的人。

而只要“在调查周内为取得报酬工作1小时及以上”,就算是就业人口

那么,这里面就没有包括农民、和一些因为准备考研或出国没有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没有去找工作而是靠别的收入来源(包括家长支持)生活的年轻人等。



03 没工作不等于“失业”


而城镇人口又有多少,占比如何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2月28日公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2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1亿人。

202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3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59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6%。

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

(来源:观点网)

那为什么城镇常住人口9.21亿人,就业人员4.59亿人,相当于只有一般人在工作,而最终统计的失业率是5.6%呢?

这个问题,就作为一个思考题,大家可以自行想一想:)。

需要提醒的是,大家要注意一下统计口径,正如下面这篇报道中所言,不是说没有工作就等于“失业”的。

没有工作并不等于“失业”

受到疫情影响,一些市民感觉周围失业的人多了起来。但是数据看上去和市民的实际感受有差异,这是什么原因呢?

黄文斌介绍,调查失业率中使用的就业失业人员定义采用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国际标准,对于失业的概念,需要同时符合3个条件:

第一是当前没有工作,第二是三个月之内有找工作但没找到工作,第三是2周之内可以去工作。

“因此,你看到的有些人没工作但不等于失业,” 黄文斌进一步解释,比如说必须在家带娃的妈妈,她即使找了工作也没法出去工作,所以她不是失业人员。(来源:中国江苏网《失业率是如何调查出来的?》)



04 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而无论是怎样的统计口径,我们现在要注意的是,即使在同一标准下,如本文一开始所言,全国16岁—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正在逐渐上升,目前已创历史新高,达到了20.4%。

(截图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连续几年来看的话, 这个趋势很明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调查失业率(2018~2022.06)

(作者:知乎网友“键盘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



05 就业越来越难,怎么办


那么,从以上资料和信息,可以知道的是:

1、目前年轻人找工作的确很难,相比于之前是越来越难!

2、随着今年6、7月份,1158万大学生毕业,就业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3、未来每年都会增加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未来的年轻人,就业也会越来越难!

参见我之前就写过的一篇文章:

未来十五年,高考和就业压力或持续增大,必须提前规划了!

家长们,怎么办?

一定要未雨绸缪,在孩子还没到找工作的时候,就要开始为孩子未来找工作做准备。

很多家庭都是想着让孩子先上学,到了大学毕业乃至研究生毕业,再去找工作。

可那个时候,要么很多工作机会就不存在了,你以为过去的毕业生能靠自己的文凭去找的工作,现在已经不招人了;要么就是人家要的是有准备有经验的人,而你如果只会读书考试,那就无法达到要求而被录用。

事实上,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个人原因,首先就是自己没有工作方向,导致无法做好就业准备,从而达到用人单位要求。

因此,我们不能等到孩子上了大学才去考虑他要找什么工作,而是要让他提前树立一个职业方向,开始进行职业准备。

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变化很快,很多传统职业都在消失,我们更要关注社会的趋势,在新职业中寻找机会。

说实话,这比让孩子努力提分,考上名校,都要更为重要。



06 报志愿,更要做好规划


每年在高考志愿填报期间,我总要指导很多高三同学报考志愿。

在给他们进行志愿填报指导时,我发现,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到了大学要学什么。

大家想想看,如果就这样让孩子去上了大学,是不是大概率最终在他们毕业的时候,还是对于找工作很迷茫,以致难以获得工作机会?

所以,我在给他们制作志愿方案之前,总是要先给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确定好未来的职业方向,再来选择专业和大学。

这样他们进了大学才能有的放矢步步为营,才知道怎么上这个大学,未来要冲着什么方向去,大学里要做些什么准备。

而高考志愿填报,可以说是对这些孩子进行规划的最后机会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给孩子做好规划,做对专业和大学的选择,他的未来发展就会走很多弯路,很受耽误!

参见:完整的志愿填报工作,要做哪几步?可不是仅仅填个志愿表!



07 0-18岁培养建议


那么,如果你的孩子还小,就可以更好地为他开展一些就业方面的准备。

我的建议是这样做:

1、0-3岁,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家长尽可能陪伴孩子,建立孩子的亲密感和安全感,这对孩子的长大后的性格、心理以及综合素质有很大影响;

2、3-12岁,孩子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家长要带孩子尝试多种活动,发展兴趣,培养能力,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带孩子接触社会,了解职业,让孩子开始形成未来要进行工作自食其力的意识;

3、12-15岁,孩子的初中阶段,家长继续创造条件让孩子接触社会了解职业,同时引导孩子思考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帮助孩子去进行了解和体验,逐渐聚焦,树立理想,确定方向;

4、15-18岁,孩子的高中阶段,家长为孩子提供更多相关职业和专业方面信息,让孩子更加明确和坚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在高一选科、知识学习、专业选择时都能以终为始步步为营。

5、18岁时,孩子的高中毕业,进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根据前期准备和未来规划,精心选择专业和学校,帮助孩子通过精准填报,进入到适合他的专业和他的分数范围内的最好学校。

这样的孩子,进入大学后,就会有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动力,学习上不放松,也同时会参与实践锻炼能力做好职业的准备,而不会浑浑噩噩蹉跎岁月。

就算这个孩子的高考成绩不是很高,进入的学校不一定很有名,但是由于他的提前规划和有的放矢,就会比很多分数高但没规划的孩子走得更快,未来就业也会更有竞争力,职业发展也自然会更有优势。

所以,我再次奉劝各位家长,不要一味地逼孩子学习,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和考分上。

考分高、进名校,都不是我们的最终追求,让孩子有方向能就业,并且能安居乐业,过得幸福,才是更重要的,也更根本的目标,不是吗?

家长们,加油啊!


今晚8点的直播,我就来跟大家谈谈:

何给孩子做好就业准备和志愿填报?

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都可以来听听。



我国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0-18岁孩子家长,如何谋划孩子就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