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常识午餐】
1. (单选)2020年12月,我国成功研制出量子计算原型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原型机被命名为“九章”
B.比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算“富岳”快一百万亿倍
C.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D.该原型机主要研制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九章”使我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阵地位。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第一个为谷歌的Sycamore)实现“量子优越性”(国外称“量子霸权”)的国家。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D项:2020年12月4日,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九章”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AD项排除。
B项:实验显示,“九章”对经典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的计算速度,比世界最快的超算“富岳”快100万亿倍。当求解5000万个样本的高斯玻色取样时,“九章”需200秒,而截至2020年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需6亿年。B项排除。
2.(单选)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我国第一次以自己提出的空间探测计划进行国际合作的项目,项目合作方是:
A.美国
B.欧洲
C.印度
D.日本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知识。
第二步,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是首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以中方为主的空间探测国际合作计划,也是中国与欧洲合作的第一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它包括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微小卫星,分别对地球近赤道区和极区两个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最为重要的区域进行宽能谱粒子、高精度磁场及其波动的探测。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我国第一次以自己提出的空间探测计划进行国际合作的项目,是国家民用航天“十五”计划中设立的重点科学探测卫星计划,是国家第一次以明确的空间科学问题列入的卫星型号。
3.(单选)下列关于人造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不同形状、不同质量的卫星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大小
B.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其线速度一定不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为通信需要,可以发射一颗“定点”于宁波市正上方的同步卫星
D.卫星运动的轨道平面只能与赤道平面重合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
第二步,根据卫星的速度公式v=GM/R分析可知,卫星运行的速度与卫星的形状、质量无关,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不同形状、不同质量的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最大的运行速度.所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其线速度一定不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项排除。
C项:同步卫星只能定点于赤道的正上方,不可能发射一颗“定点”于宁波市正上方的同步卫星。C项排除。
D项:卫星运动的轨道平面可以与赤道平面成一定的夹角,但是运动的轨道平面圆心必须在地心。D项排除。
4.(单选)“天琴计划”是我国航天领域的一项重要科研计划,即部署3颗全同卫星,并在太空中建成一个天文台,用以探测:
A.声波
B.地震波
C.电磁波
D.引力波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天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罗俊院士2014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次国际会议中提出,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发起的一个科研计划,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正在组建研究小组开展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任务的预先研究,制定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提出“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引力波研究计划用20年时间,完成总投资约为150亿元的“天琴计划”。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正在建设引力波研究所需的地面基础设施,已经启动山洞超静实验室和激光测距地面台站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①声波是声音的传播形式,发出声音的物体称为声源。声波是一种机械波,由声源振动产生,声波传播的空间就称为声场。人耳可以听到的声波的频率一般在20Hz(赫兹)至20kHz之间。
②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③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属于一种波,就像机械波,引力波和物质波(概率波)一样,凡是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且温度越高,放出的电磁波频率就越高,波长就越短,这种电磁波称之为黑体辐射。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除光波外,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其他电磁波。
④引力波,在物理学中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换句话说,引力波是物质和能量的剧烈运动和变化所产生的一种物质波。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认为是时空弯曲的一种效应,这种弯曲是因为质量的存在而导致。
5.(单选)万有引力,全称为“万有引力定律”,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是1687年( )所提出的。
A.爱因斯坦
B.伽利略
C.麦克斯韦
D.牛顿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牛顿的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有: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A项排除。
B项:伽利略·伽利雷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研究了速度和加速度,重力和自由落体,相对论,惯性,弹丸运动原理,并从事应用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描述了摆的性质和“静水平衡”,发明了温度计和各种军事罗盘,并使用用于天体科学观测的望远镜。他对观测天文学的贡献包括使用望远镜对金星相位的确认,发现木星的四颗最大卫星,土星环的观测和黑子的分析。B项排除。
C项:麦克斯韦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864年,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C项排除。
6.(单选)2021年4月29日,我国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射地点在我国海南文昌
B.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将其送入预定轨道
C.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
D.空间站任务分为关键技术验证、组装建造和运营三个阶段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B项: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我国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A项正确,排除;B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C项: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也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起飞质量22.5吨。C项排除。
D项:中国空间站任务分为关键技术验证、组装建造和运营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在这个阶段,将发射天和核心舱和2艘载人飞船、2艘货运飞船,在轨验证7大关键技术:空间站推进剂补加、再生生保、柔性太阳电池翼和驱动机构、大型柔性组合体控制、组装建造、舱外操作、在轨维修,为实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任务奠定坚实基础。D项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