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诚请《小学生全功能字典》尽快完善并修正“玳瑁”一词释义 | 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3-11-08 13:39 作者:中国绿会  | 我要投稿

字典中对于“玳瑁”的释义:甲壳可做装饰品,也可做药材?这样对吗?


近日,偶然间,笔者发现由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全功能字典》(彩色版)将“玳瑁”解释为一种“甲壳可做装饰品,也可做药材”的形状像龟的爬行动物,不由感到震惊。要知道,玳瑁可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列入“极危”物种,并列入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理应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无论是从公众意识层面还是从行动层面,都是如此。《小学生全功能字典》(彩色版)作为孩子们学习期间的一种重要的参考工具书,如此定义“玳瑁”极易误导孩子和家长,让他们误认为玳瑁是一种可为随意杀戮取用的生物


玳瑁(拉丁学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英文名: Hawksbill Turtle)是海龟科、玳瑁属爬行动物。玳瑁具有较强的迁徙能力,爬行速度较慢,极易被人类捕杀,作为玳瑁巢穴区的沙滩也经常遭到破坏,繁殖率较低,因此种群数量极难恢复。由于对玳瑁产卵筑巢的海滩的过度开发,巢生境的退化,它在主要海域的种群数量均大量减少。玳瑁已被列入IUCN标准极危(CR)和CITES 附录Ⅰ;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图片来源:CMS公约


这意味着:玳瑁距离灭绝,仅一步之遥。

笔者对此表示不解。字典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材料,具有提供正确的知识、引导儿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的功能。为此,笔者呼吁出版社、作者团队对此予以纠正,并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并积极落实包括玳瑁在内的极危物种以及其他野生动植物物种等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在教学和科普材料中信息正确,加大公众普法意识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而对于《小学生全功能字典》这样的参考工具书,更应当担起孩子们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上的引路人和启蒙角色,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最后,笔者诚请相关出版社及作者团队尽快完善并修正《小学生全功能字典》对于“玳瑁”一词的解释,与此同时对于其他濒危物种等相关字词释义务必保持谨慎、负责的态度,加强把关,规范释义,共筑地球生命共同体,从科学引导孩子做起。

整理/Samantha   审核/绿茵



诚请《小学生全功能字典》尽快完善并修正“玳瑁”一词释义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