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事件余波再起,德国有人要求美军离开

文/行走斯图卡
“北溪一号/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遭遇袭击的几个月后,外界原本渐渐淡漠了对其的注意力;但是美国资深记者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在个人网站上的一篇调查报告,再度让事件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据德国《柏林报》披露,赫什日前接受采访时,再度披露了这起事件的一些细节。他表示,美军为这次行动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包括在挪威附近的一座岛屿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和训练;按照原计划,美军准备趁着6月份北约在波罗的海演习期间,使用炸药炸毁管道;但是在命令下达的最后一刻,拜登表示自己不敢这么做,因此改变了指令,改为远程遥控起爆。这个改变让事件推迟了3个月,但白宫最终还是决定摧毁这条管道,因为之前乌军在战场上处于极度不利的状态、为了迫使欧洲下决心与俄罗斯“脱钩”,最终拜登还是下达了命令。
赫什还披露,这个命令即便是在华盛顿高层中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这个计划是“疯狂”的,这也是赫什能够获得消息来源的主要原因之一;赫什称,找到“北溪”管道爆炸的真相其实并不难、华盛顿此举“非常愚蠢”。
除此之外,赫什还表示,在关于俄乌冲突的问题上,《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甚至自己的老东家《纽约时报》都在事件中为美国政府打掩护,这让他感到“吃惊”;拜登如此痴迷于俄乌冲突,是因为这对他的支持率很有帮助,而在炸毁“北溪”管道的行动中,中情局局长伯恩斯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他想成为下一任国务卿。
赫什其实说的一点都不错,炸毁“北溪”管道的做法“非常愚蠢”,当挪威、丹麦、德国等相关国家在调查中支支吾吾的时候,别人用脚指头都能想到真凶是谁;真相一旦捂不住,这对美国来说将会是一个大麻烦。
就在赫什发布了调查报告后,德国国内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不满情绪,因为美国直接炸毁的是德国资产;德国右翼的选择党主席提诺·克鲁帕拉(Tino Chrupalla)日前公开表示,如果美国真这么干了,德国政府应该驱离所有的驻德美军。他表示:作为北约的领头人,在欧洲的水域、对盟友的基础设施发动袭击,谁还能相信美国能够保护欧洲的安全?
说真的,美国其实根本不在乎欧洲的安全。这一点,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毕竟都是聪明人,看破不点破而已;但是美军对德国的天然气管道下手,那就等于直接掀了桌子、将底下肮脏的东西都曝光了出来。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即便冷战时期美苏相互敌视到那种程度,必要的默契都依旧存在,但是公开对盟友背后捅刀,这属于“坏了规矩”。
当华盛顿不断高唱“牢不可破的跨大西洋联盟”时,自己其实是在亲手摧毁美欧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当初拜登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之所以临阵退缩,不是害怕俄罗斯会如何报复,而是他明白:一旦管道被破坏,德国甚至欧洲已经不可能再做美国的小弟;不管现在欧洲有多怂,剩下的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从“棱镜门”事件、到“北溪”管道袭击事件,德国政府一方面没有太大的反应、顶多就是抱怨几句,但是另一方面与美国的隔阂也越来越深;正所谓“失道者寡助”,美国在单边主义的道路上走得越远、越会察觉到自己才是那个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