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企业管理 | 传统服饰企业该如何转型?以丝绸业为例

2023-04-24 15:09 作者:冷芸时尚博士  | 我要投稿


▼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一、国际视野下我国纺织企业发展面临哪些困境?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纺织行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欧美消费力不足,对华经济制裁导致订单外移,全球经济下行造成生产经营成本增加,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这些原因都导致产业链转移和国内工厂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布局成为必须,客户也更看重海外市场。而国内品牌的内销客户信用也受到了影响。此外,纺织企业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员工队伍老化,缺乏开拓创新,行业传统度过高,年轻人流失,做中端的服装加工厂也面临老龄化问题。作为消费者,大部分国内服装品牌的款式设计和面料印花都有待提高,家纺企业也受到了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同时,消费者群体太庞大,审美偏好、价格区间非常分散,这对于想做大的服装企业来说,定位就变得困难。

此外,国内研发设计的信用也是一个问题。相比互联网行业,纺织行业的管理方式落后,很难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很少有品牌能够持久地打造主打款。在欧洲考察的经验表明,一些“专精特”的小企业在研发设计和工厂管理方面做得很好。但是,要真正用好并管理好这些技术和设备,企业管理者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设备并不是那么重要,整体上要形成良性循环,企业自己必须有守得住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背景下,选择走高端路线,比如制作价值两千元的女士职场西装成衣,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国内传统丝绸企业如何转型?


1.大中型企业的路径选择成效如何?

大家熟知的丝绸品牌有万事利、金三塔、都锦生和太湖雪。在加入这家公司之前,我只知道万事利。万事利的营销做得很好,杭州CBD有万事利的实体店,地铁上也有万事利的广告。2021年,万事利的收入为6.69亿元,而嘉欣丝绸(金三塔)的收入为36.94亿元。我们公司的战略是建立两个产业链,与万事利的发展方向差不多,包括丝绸大纺织产业链和生物科技产业链,以研究丝素蛋白。我们还研发了自己的洗手液、助眠喷雾等美妆护肤和医疗用品。我们拥有技术专利,可以销售技术、原材料和产品。

丝素蛋白是蚕丝的一部分,具有出色的保湿效果,未来也将应用于生物科技,如面膜等。然而,这需要高品质的蚕丝,因此传统的丝绸产业链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养蚕的人越来越少,很多都是工厂化的养殖。如果能成功,他们认为它将像玻尿酸一样非常赚钱。然而,丝素蛋白的量产制备有技术壁垒,因此只有大公司可以玩得起。在我国,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公司,实际上也有不少公司在研究丝素蛋白,但我目前还没有太多了解各公司的具体情况。

根据产品的方向,如果销售原材料或者技术,那么赚钱就比较容易。但如果是销售产品,产品效果好但是竞争力不强,那么大公司就可以很快模仿。在护肤品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国内外大品牌在竞争,但我国还没有特别厉害的生产护肤品原料的公司,因此目前国内公司要推出一个完全新的产品也很困难。

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寻找旱涝保收的业务或者稳定的业务关系来自救。传统作业方式无法有前景,因此,行业可能需要洗牌,小微企业要么破产,要么被大企业收购。产业链往东南亚转移是趋势,目前柬埔寨没有开发能力,只能作为生产基地;越南的劳动力成本比柬埔寨高,接近国内安徽的成本,工人素质上要胜过柬埔寨。目前由于缺少订单,工人失业较多。除了产业链往东南亚转移外,企业也可以考虑往西南地区转移。云南那边有建立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而且靠近缅甸,也会有缅甸工人的人力资源。

小微企业想要破局,企业需要跳出惯性思维,重新梳理产业链和产品流程,寻找改进节约成本的方法和创新创造价值的机会。不过我认为我们可以参考华熙生物的路径,先打开ToB市场,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然后再发展C端市场。万事利用区块链做了数字藏品,而我们公司也在做同样的事情。高端品牌合作是好的选择,例如YI衣臻推出的商旅系列。然而,一些品牌将丝绸仅仅定位在中老年群体,这并不合理,因为丝绸具有多样化的可能性。在工艺上,混纺或者交织是趋势,但目前技术不够成熟。此外,企业也需要关注设计,万事利具备代工爱马仕的技术和设备,却无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品牌上,这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审美设计,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图片来源:万事利天猫店铺截图)


纺织行业中的小微企业通常集中在产业链的哪些环节呢?现在比较常见的产品类型包括真丝眼罩、睡衣和衬衫等,我们公司也曾推出过可水洗的真丝口罩,但市场上这些产品往往没有品牌加持,价格低廉竞争激烈。目前杭州丝绸城的店铺越来越少,实体店难以维持。


2.小微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国内消费力不足的情况下,这些小微企业该如何应对呢?尽管国内通货膨胀程度较高,但很多价格上涨都是由于成本上涨所致。因此,小微企业需要在产品中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例如,如果用料和做工更好,能够赢得更多的利润并保证盈利,这也会让消费者更加认可。另外,小企业也可以作为大企业某个环节的配套,通过提供良好的服务来增加其竞争力。



三、丝绸还拥有未来吗?


1.年轻人对丝绸产品的需求如何?

关于丝绸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它是否会消失,年轻人是否愿意购买丝绸产品等问题,我认为在未来二十年内,丝绸应该还会保持现状,除非出现极端变化,如自然环境变化导致所有耕地用于生产粮食,或者发明出一种完全颠覆性的面料,使得天然织物完全不再必要。如果化纤能具备与丝绸相似的优点,同时易于打理,那么丝绸就有可能被完全替代。关于市场需求的具体情况,需要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机构来确定,单纯凭个人询问可能会存在偏差。年轻人的购买行为不仅受年龄的影响,还受不同市场的年轻人(例如不同城市的人群)的影响。

有人说真丝可以养人,但我对此持怀疑态度。不过,这个说法还是相当吸引人的。如果与汉服结合,可能年轻人会更喜欢。年轻人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而不会选择贵且不易打理的丝绸产品。因此,如果有人能够制作出千元以下的可水洗真丝衬衫,那我肯定会购买。在我周围,年轻人和同事并没有多少人购买丝绸服装,年龄大一些的人会购买蚕丝被。也有一部分消费者会更喜欢三醋酸面料,虽然目前我不知道三醋酸是否能够接近丝绸,但它与天然蛋白制品并不相同,因此我认为不具备替代性。


2.国内丝绸品牌的定位是怎样的?

对于服装公司而言,10亿以上的年收入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发展。无论采用什么模式,持续盈利和建立自己的护城河都是非常重要的。万事利这样的公司声势很大,而且非常注重绿色环保,但年收入目前还不理想,需要更加努力。

从对丝绸的选择发散开来,消费者对于贵且耐用、或者便宜但需要频繁更换的商品会如何做出选择?我个人会选择质量更好的前者,但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会。对于丝绸这种历史悠久的产品,我们的思维有一定的惯性,这种惯性不利于产品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以用户为导向,定位适合不同城市和平台的消费群体,进行精准的产品开发。目前以购买力强的中老年群体为主。丝绸品牌要明确什么样的年轻人作为的消费群体,一线城市的还是二三线,还是更加下沉的市场,抖音客户、快手客户还是小红书客户。



庄主总结


一、国际视野下我国纺织企业发展面临哪些困境?

国际形势的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华经济制裁导致订单外移,全球经济下行造成生产经营成本增加,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员工队伍老化,缺乏开拓创新;国内服装品牌的设计水平不高;消费者群体庞大,审美偏好、价格区间非常分散,对于想做大的服装企业来讲,做好自身的定位比较难;企业管理方式落后;很难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很少有品牌能有持久的主打款。


二、国内传统丝绸企业如何转型?

1.大中型企业的路径选择成效如何?
(1) 全产业链拓展是否有效?
全产业链拓展比较有竞争优势,但要做好内部整合,否则难发挥1+1>2的效果。
(2) 向生物科技领域进军能否创造新的增长点?
丝素蛋白量产制备有技术壁垒,只有大公司玩得起,可以借鉴华熙生物的路径,做好产品,主做ToB,占领大部分市场,然后发展C端市场。
(3) 海外布局的现状及前景如何?
往东南亚转移是趋势,目前柬埔寨没有开发能力,只能作为生产基地;越南的劳动力成本比柬埔寨高,接近国内安徽的成本,工人素质上要胜过柬埔寨。目前由于缺少订单,工人失业较多。

2.小微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1)小微企业“扎堆”在产业链的哪些环节?
只做某个单品的企业,做代加工的企业。
(2)小微企业可以选择的发展方向有哪些?
小微企业要做出自己特色和亮点,生产的品类、样式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全部桑蚕丝的汉服;小企业可以做大企业某个环节的配套,把服务做好就是亮点。


三、丝绸还拥有未来吗?

1.年轻人对丝绸产品的需求如何?
一些大品牌的丝绸产品品类有限,价格偏高,周边年轻人消费不多,但具体情况需要调研。汉服等迎合当下年轻人审美的丝绸产品可能更有市场。

2.国内丝绸品牌的定位是怎样的?
目前以购买力强的中老年群体为主。丝绸品牌要明确什么样的年轻人作为的消费群体,一线城市的还是二三线,还是更加下沉的市场,抖音客户、快手客户还是小红书客户。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企业管理 | 传统服饰企业该如何转型?以丝绸业为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