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安半坡博物馆志愿者小记-义务讲解员

2022-05-16 17:17 作者:满眼望星辰  | 我要投稿

        2014年夏天我从乌鲁木齐来到了西安,开启了我的四年大学时光。刚刚步入大学校园,从高中的上六休半(周日半天考试)学习模式变成了每天最多四节大课、节假日正常休的模式,富余的闲暇时间让我不知所措,是时候该做些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了。

        很快到了社团招新的时候,之前就一直想要成为一名志愿者,招新时我积极的参与了相关的面试,先是报名了兵马俑的志愿者,可能是我的自我介绍过于差强人意,不符合相关的条件,面试落选了;招新快结束时,我还没有进入社团。偶然间我看到环化学院的学长学姐们在招新西安半坡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我和舍友就去应聘了。我现在还记得当时面试的讲解员姐姐问了一个问题:如何从骨头分辨性别?依托我多年的追剧经历,我回答:可以看盆骨那一块,也可以看骨头的颜色。后来,接到了环院学姐的电话说是通过了面试,可以参加讲解培训了,我想可能就是因为我回答出了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吧。

西安半坡博物馆入口

        接下来就是讲解词的培训,志愿者的群里面提前下发了文字资料,讲解词包括两个部分:半坡遗址原址讲解词和半坡遗址出土文物展厅词。我们将解词打出之后,先熟悉里面的相关内容,然后由博物馆的专业讲解员姐姐进行现场讲解教学,将讲解词与实物一一对应。经过几个星期的学习、背诵、考核,我们终于成为了一名半坡博物馆义务讲解员,开始向往来的游客提供志愿讲解服务。

西安半坡博物馆原址和出土文物

        刚开始讲解时,我非常不自信,害怕游客提出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害怕讲解词与文物对不起来;害怕讲解没有条理、语序颠三倒四。总而言之就是顾虑重重,瞻前顾后。终于我忐忑的找到了一个单独前来的学生小姐姐,询问需不需要志愿讲解,开始了磕磕巴巴的讲解,我在讲解中收到了很多游客善意的鼓励,就这样,一个、两个、三个……慢慢的,随着我的讲解词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备注,我在讲解中逐渐自信起来了,每一件文物的背后的故事都可以串联起来了,终于我可以背上“小蜜蜂”给前来的团客进行讲解了。我的志愿讲解正式进入正轨。

        我的周末和假期生活一般都是在半坡博物馆度过的,早上7点在学校大门口坐车,幸运时可以做直达的518,要不就需要倒车。我很喜欢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氛围:喜欢穿行在文物遗址中间向游客讲述几千年前的半坡故事;喜欢跟来自不同高校的志愿者们一起交流讲解、学习的感受;喜欢这些业务能力突出的讲解员们对于我们的耐心教导;喜欢半坡博物馆食堂里辛勤的厨师们用自己种的菜给我们做出的各式各样的陕西本土美食,肉夹馍、担担面、油泼面等;喜欢去参观馆里面不定时的流动展厅,去感受不同地方的文化;喜欢下雨时,雨水打在凹凸不平的青石路上的声音;喜欢漫步在半坡的花园里,去看曼陀罗、彼岸花、凌霄、紫薇花、牡丹花……

桂花、彼岸花、曼陀罗、凌霄(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成为一名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志愿者,是四年的大学生生活中我坚持最久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我很开心也很荣幸,能在异地的大学有这样有个宝贵的锻炼机会,有这样一个可以跟不同地方不同年龄层次人员对话的机会,一个我可以终身受益的宝贵经历!


西安半坡博物馆志愿者小记-义务讲解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