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前10录取,出国申请的反面案例

2023-06-06 13:15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介绍:

专业:北京985高校心理学专业,GPA85.6/100

IELTS:7.0(小分6.0+)

科研经历:两段校内科研,其中一项市创为认知方向的研究,获校内科研竞赛二等奖;另一项经历为在导师组里做家庭发展心理方向研究的实验数据编码等任务;

实习经历:一段国内实习经历,在一家针对职业工作心理健康的咨询公司任实习助理



目前offer: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psychology of mental health);

University of Glasgow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mental health psychology);

UCL ( Child Development)



01决定出国及申请准备工作

我一直觉得自己从各方面而言都是一个出国申请的反面案例,具体来说就是决定匆忙、背景成绩一般、大四前都没考语言、有拖延心理等。但是在这段不长不短的申请经历中,除了时常磕绊吃亏、吸取教训以外,我也收获了除offer以外许多珍贵的经历和思考。

我一直到大四开学前的暑假才下定决心出国,当时自己刚开始试图准备考研,并同时跟随学院交流团去英国卡迪夫大学参加了两周的暑校。那一次在国外校园、课堂和生活的经历、以及在备考考研过程中的各方面劝退因素,促成了我最终决定出国读研。

因为准备时间已经相当晚了,所以我就很着急地开始找留学机构,在自己联系跑了几家机构+同学推荐后最后签了GGU,从开始查信息到挨个面谈到“货比三家”最后交钱也就三四天的时间,不过幸运的是最后的经历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并没有错。

虽然自己出国申请的开端看起来十分冲动决策,而且完全没有提升改变背景、缓冲喘气的时间,但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自己把时间花在纠结、焦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短时间内冲刺申请、要不要gap一年慢慢决定、而不付出行动着手准备、一边尝试一边决定自己的路的话,才是更加得不偿失。我觉得与各种规划两三年申请路程、背景成绩十分漂亮的各种大神申请日志心路历程不同的一点是,自己的申请经历可以给许多背景不那么出众、或是像我一样已经拖延到大三后期才考虑出国的人一个鼓励和启示,一是“普通”也同样有可塑性、很多申请好学校的机会,;二是申请迟虽然会减少机遇、但绝大多数人目前只要不迟疑开始准备、能够高效高质量地规划、完成申请的各项工作(考语言、修改文书等),决定准备出国都是来得及的。另外,如果自己能够更清楚理智地看待申请、明白自己经历的事件情绪都是合理正常的,而不是永远觉得自己比他人落后差劲、一直沉浸在焦虑中push自己,或许我的申请之路可以更加舒适、也能够更全面地考虑事情。



02申请过程

首先是考语言的过程。仓促开始的我从8月时还不知道什么是雅思、到9-11月连考三场,才达到基本申请要求;因为英语方面自己一直也有些优势,所以准备这类语言应试的事情对我来说不难上手、也使我有信心在不到三个月内考出满意的成绩、赶上网申DDL。然而不得不说,准备语言考试过程中还要一边写网申材料和准备毕业论文真的太痛苦了orz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多方翻车、啥都做不好。所以哪怕只是有意愿、还在纠结要出国的人都应当在申请季前先把语言准备起来,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好的人。

至于背景,因为我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升学目标,所以我没有专程为出国而提升科研背景,但是喜欢的大致学习方向一直比较明确,所以已有的科研经历和时间经历也能够拿进PS里用。实习方面,虽然申请的方向对实习没有硬性高要求,但毕竟自己读master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的,回想起来如果大三或者大四上学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找一两项实习,除了能提高背景外也可以丰富自己对本方向职业和工作方面的认识和能力、减少申请时的迷茫和焦虑吧。

网申准备和提交的过程是一段经历时很漫长、又感觉很短暂的几个月,如梦一场。就像在几个月内一项项地完成一个To-do list一样,拖拖拉拉磕磕绊绊地准备好CV, PS和推荐信等各种东西后,在12月初一股脑儿地全部提交,才终于如释重负地将我从8月份才匆忙开始的申请季告一段落。虽然在刚提交的三天内就收到了两封拒信让我着实焦虑了一阵子、感觉自己要失学了,但所幸最后其他的结果都没有令人失望。自己的这段申请经历让我明白了提前规划未、高效做事、敢于尝试挑战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重要性,也让我体验了一次自己独立地做一个不后悔的决定的感受。



03关于团队

我最初选择GGU来源于同学的推荐,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服务上可以多次修改文书、随时提问咨询、还有模拟面试(虽然我最后没有用上,但是觉得对有需求的申请者是很难得的好处),对于我这种对自己的时间安排能力和写作DIY能力都没有信心的人是十分及时的;二是在团队配置上,老师们都自身有过申请经历、经验丰富,而且和我了解到的别的留学机构特别不同的是,团队里的人都是年龄和自己接近、交流起来不会有距离感和代沟的,这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我这个长期社恐患者。

初次对接和交流时,虽然隔着电话但我还是特别紧张,担心mentor和咨询师会为我的“临阵磨枪”和平平无奇的背景而觉得头疼、说不定还会劝退我gap一年再申之类的。但是第一次交流之后,她们就打消了我内心的心理防御、和一个出国申请小白关于申请的许多迷惑和焦虑;她们让我感到自己面对的并不是许多翻不过的大山和远落后于他人的进展,而是十分normal的申请季状态,只是需要更努力一点更抓紧一点去达到好的结果而已。一开始我完全不习惯也不敢把碰到的各种大小问题告诉咨询师小姐姐、措辞会思考半天还担心麻烦到别人,然后就一边拖延一边做事一地鸡毛;后来随着磨合的时间久了,我开始感到她们是完全值得我放下拘谨和顾虑去求助去相信的很棒的团队。

咨询师小姐姐在帮助我规划时间安排、督促我完成进度以及答疑解惑方面都十分到位及时,很多时候我的提问总能得到最在点上的回复,给我一种瞬间明朗的感受。在我需要她帮忙修改各种材料、解答关于网申填写的问题时,我印象中没有超过24h才收到想要的回复的情况,从身边一些同学听说的中介团队拖延修改PS、消息不回的情况从来没有发生在我身上。除了材料这一块以外还有在心理支持方面,我在申请初期的不知所措、考语言失利时的慌张以及收到拒信时的失落,每次说出来时都得到了我从家人朋友处得不到的鼓励和安慰,很温暖但又不空泛敷衍。这些学术上和情绪上的帮助,是我在申请季中所最依靠也最感动的。

而我眼中的Mentor是特别特别厉害的人,不仅行业专业知识过硬、经验丰富,还十分温柔、很耐心地给我讲解各种文书材料的要点、修改的思路和疑问。我为数不多的科研实习经历素材,她都能够抓住重点、给我指出写作拓展的方向、串联成完整连贯的内容。每次收到批注详尽的修改版文稿时,都有特别安心的感觉,对之后的任务工作也会一下子动力满满,真的夸爆~

总之,一直以来觉得GGU以及我的团队真的十分适合自己,打破了我过去对于“留学中介机构”利益导向的、冷冰冰的印象,我在其中感受到更多的是朋辈友人般的支持和帮助,是我非常幸运又宝贵的经历


世界前10录取,出国申请的反面案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