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文字读本-15-殷墟甲骨刻辞

氐有送到的含义,这个含义根据的是《说文》。郝懿行《尔雅义疏》引“致,送诣也”“诣,

至也。”为证。
尔雅的原文为:
畛、厎,致也。
这个义项郭璞注为:皆见《诗传》。然而尴尬的事又出现了,今本毛传也没有看到这个解释。郝懿行认为:今毛传无,或在齐、韩、鲁诗矣。
尽管如此,氐的送到的含义还是能找到不少经籍证据的。首先是司马迁的证据,凡是《尚书·禹贡》的厎,司马迁《夏本纪》都译作致。一个被孔颖达引用的郑玄注也说“厎,致也。”。这些证据说明了卜辞的氐有致的含义。
《说文解字》解释刍字为:刈艸也。段注:謂可飤(饲)牛馬者。象包束艸之形。叉愚切。古音在四部。
根据段注可以看出,砍刈草的目的是给牛马草料,因此刍又有喂牲口的意思。
《周礼》也有刍字:充人掌系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则系于牢,刍之三月。
郑玄注:养牛羊曰刍。
关于这一点,孙怡让疏曰:以刍养牲,因谓之刍,正字当作犓。《说文·牛部》云“犓,以刍莝养牛也”《墨子·天志上》云“犓牛羊,豢犬彘。”
这是诸子学方法的早期应用了。然而甲骨文的刍也不是以上两个意思,而是独特的畜牧奴隶的意思。
尔雅:酬、酢、侑,报也。
郝懿行《义疏》:侑者,《说文》作姷,或作侑,通作祐。这里举的例子不太好懂,就不列举了。
《说文段注》:

㝱在说文解释为“寐而觉者也”段玉裁也提到“寐而觉与酲字下‘醉而觉’同意,今字叚梦为之,梦行而㝱废矣。”从宀从【爿一】,夢声。段注:宀者,覆也。【爿一】者倚着也。梦者,不明也。梦亦声
《周礼》以日月星辰占六㝱之吉凶(郑注详矣),一曰正㝱(郑云:无所感动,平安自梦也),二曰㖾㝱。(㖾者、譁訟也。借爲驚遻之遻。周禮作噩夢。杜子春云。當爲驚愕之愕。謂驚愕爲夢也。)三曰思㝱。(鄭云。覺時所思念之而夢也。思小徐作觭。誤。)四曰寤㝱。(鄭云。覺時所道之而夢也。寤大徐作悟。)五曰喜㝱。(鄭云。喜悅而夢也。)六曰懼㝱。(鄭云。恐懼而㝱也。巳上周禮占夢文。)凡㝱之屬皆从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