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霁后云色开——评“未来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原创作品专场音乐会

2023-04-10 10:17 作者:枕溪n-k  | 我要投稿


音乐会海报

1

      “未来音乐家”系列是上海教委高校学位点培育计划与 2023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艺术实践基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各大交响乐团的战略合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提供排练、演出、教学点评等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构建良好的艺术实践平台。

      本场音乐会应是我校在疫情后的第一场研究生原创作品专场音乐会,经过数月的艰辛筹备,数次因不可抗力跳票后,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在 2023 年 4 月7 日晚由赵晓鸥执棒深圳交响乐团上演于贺绿汀音乐厅。

      音乐会共计 8 首曲目,均为管弦乐作品,其作曲者横跨我校硕士一年级至博士高年级,作品题材多样,视角多元,足见上音研究生之风采。

2

      研究生实践项目其目的既是为了展示新锐作曲家们的风采,亦是他们走向成熟道路上不可多得的试错机会。本场音乐会作品中不乏亮眼之作,但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陈子安的《星落湖》展现了其对音画描绘得敏感。其中如钢片琴对应繁星点点,弦乐的长线条代表湖面,木管交织的起伏形态似如波纹,而管乐的连续下行运动则指向坠落的状态。作曲家对意向符号和音乐符号的转换准确而具体,足见其丰富的想象力。

      但简介中所述的“落星将内在的能量……爆发出强烈的冲击力”在音乐上的表现是否充分值得怀疑。作曲家使用了三分性或三部五部结构,两次对“平静”感受的描绘恰到好处,但对“坠落-积蓄-冲击”尤其是“冲击”部分的描绘不够详尽,虽然依稀能判断出弦乐上行运积蓄力量后由管乐下行表现冲击的想法,但是下降的部分太短了,也缺乏碰撞,没能唤起听众的兴奋度。

     程汇聪的《查拉图斯特拉》有确切的异域色彩,似乎指向遥远的波斯湾。作品由清晰的两个部分组成,形成“慢-快”的对比结构。前者有着干净的配器,连绵不绝的旋律线条,让人联想起浪漫主义之遗风;后者则有强劲的律动,伴随快速切换的音色片段和交织于木管与弦乐间的混色旋律,别有风情。

      但仅仅 8 分钟的时长限制了作品性格迥异的两部分材料的发展,让听众思之未尽,若能将其变为两个乐章或写至 10 分钟以上或许能更为尽兴。

       白晨的《星图》和方伟鹏的《旗帜》都展示了作曲家惊人的管弦乐作品熟练度。前者无论是乐句间的呼吸处理还是多变而干净的色泽都让人眼前一亮,在音响背景的建构上尤其成功,木管与铜管的对峙色彩交织于弦乐和打击乐构建的基底之上,颇具幻想色彩;后者的做法则更为讨巧和保守,作品有温暖的音色、鲜明的和声和层次处理,且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做了不媚俗的改编,在排练时间较少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作品的完整性。

      黄叶舒的《旷野》在本场音乐会中显得尤为突出。作曲家通过长笛音色主导了全曲,乐队仿佛从逐渐分离的长笛核心音中生长出来,由上至下地通过音区制造空间感,乐队庞大的音域被有效调动。无独有偶,该作品在音响背景上的建立同样成功,其中打击乐与其他乐器组的高度融合展现了作曲家极为细腻音色设计,富有逻辑的音型塑造和脉冲式节奏中精准的音色衔接为作品提供了强大结构力,不可谓不精巧。

       李卢幸雨的《春望》和陈耀显的《春雨初霁》在题材上恰逢时节。二者都描绘春天但在实现方法上不尽相同。

     《春望》保留了清晰的结构感,旋律写作尤其出众,作曲家使用性格变奏的写法结构全曲,展示了其对织体造型的信心。其中由木鱼转移到颤音琴再转移到乐队的设计极为细腻,在动力化段落中的音型和律动设计也很鲜明。稍显可惜的是作品在某些段落织体层次密度较低,过多的纯色线条也导致音响不够饱满;同时作曲家习惯性地将弦乐作为力度递增的起点,启动方式和推动方式都略显单一,乐队始终没有能真正的“强”起来。

     《春雨初霁》在起始处的音响构建得非常漂亮,确有雨后江南天水成碧之色。但是作品的模进式推动手法稍显陈旧,在推动时也缺乏在长音下的内在律动,音色稍显死板。同时在部分打击乐的使用上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作品中有只通过乐鞭强调起振,尽管演奏员已经尽力但仍有力不从心之感。

      戴泳冰的《非道》无论在构思还是实现方式上都能看出其野心。作品强调微差化的处理方式,比如弦乐的无揉音和揉音处理的对比,比如管乐多声部线条中轻微的节奏错位,这些处理细腻而富有想象力,让整部作品显得极为室内乐化。作曲家也的确做到了通过人为随机化的音响表现“无意”的思想内核。但是作品过于强调旋律的碎片化导致结构感的缺失,同时乐曲中有大量需要一件件乐器单独闪现的线条,这些音响显得有些干瘪,且能明显感受到这些线条对演奏家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笔者不禁想是否“有意”处更多一些方才能显示“无意”之美呢?当然若能有更加充分的排练时间,相信这部作品在呈现上会更为精确和精彩。

3

      未来音乐家系列为上音研究生们的艺术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平台,笔者相信每一位作曲家、演奏员和幕后工作人员都倾尽了最大努力,突破万难才终于实现。但是音乐会中的一些低级失误仍是需要通过仔细核验避免的。

      比如在整场音乐会仅有八首曲目的情况下,音乐会现场的节目单竟能将《查拉图斯特拉》错印成《星落湖》以至于竟有两首同名曲在册,难以想象作曲家看到节目单的心情,也不免让外人质疑我们的专业性。

      总的来说本场音乐会非常精彩,展现了我校作指系研究生旷阔的国际视野,深远的理念思考,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创新的创作精神。同时也要感谢深圳交响乐团和赵晓鸥指挥的精彩演绎。深切地盼望能有更多的青年作曲家踊跃参与艺术实践于舞台上展现作品,也期待参加本场音乐会的八位青年作曲家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创佳作。

2023.4.8

于零陵路校区


霁后云色开——评“未来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原创作品专场音乐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