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一来中国,岸田也说要访华,日本的“友善模样”不可信
前几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中国领导人还亲自接见,这被视为中美关系缓和的信号。
就在布林肯到达中国的同一天,隔壁日本的首相岸田文雄,正在他的母校早稻田大学发表演讲。在演讲中,岸田提及中日关系时,一反常态地没有炒作“中国威胁论”,而是表现出一副“友善”姿态,强调中日关系需要对话和沟通,他本人希望能亲自访问中国。
岸田文雄这番表态,给人感觉很意外,进而一想,其实也不意外。因为,日本就是美国的跟班,美国怎么说,它就怎么说;美国怎么做,它也怎么做。

日本对中国的态度是长期追随美国步调的,在今天依然是这样。在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为了其与苏联的争霸世界的需要,对中国抛出了橄榄枝,先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然后就是尼克松的到来,中美建交。日本一看风向有变,赶紧跟上,田中角荣首相很快就来到了中国,日本与中国正式建交。
但是岸田文雄是成不了第二个田中角荣的。因为现在中美之间的关系,已经远远不如过去的关系了。清醒的国内外政治家们,都在看衰美中关系。
布林肯这次来中国,就是因为美国当下的任务是利用俄乌战争打垮俄罗斯,同时阻止他们最担心的情况——中国同期出手解决台湾问题。

所以拜登把布林肯派到中国来“救火”,希望能建立更多的沟通渠道,试图稳住中国。
但是布林肯结束访华后表示,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中美之间不突破,中日之间也无法突破。而中美之间突破不了的原因就在于美国抱着它那套“印太战略”不放,这也引出了第二个原因,就是日本已经深深与印太战略绑定了。
日本从上世纪经济腾飞后,一直追求政治大国。美国的“印太战略”让日本获得了一个极佳的抓手,因为美国的印太战略是为了围堵和遏制中国,而日本恰好就在中国的家门口,位置得天独厚,如此一来,美国与印太地区其他国家就提高了关注日本的频率,以及对日本的重视程度。日本借助积极炒作与中国相关的话题,比如南海问题、台海问题,来向印太乃至向全世界展示它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前段时间日本还在广岛召开G7峰会,共商对付中俄的“大计”。

与美国一道遏制中国发展,围堵中国,阻止中国实现两岸统一,这是日本长期的方针,只要印太战略还继续存在,日本就不会停止挑衅中国。
但是,日本的经济离不开中国。因此,岸田政府对于中日关系的态度与美国一样,是极为纠结的。
别看中日之间这几年虽然嘴仗打得不停,但是日本和中国对彼此来说都是最大的贸易国。这就是中日关系“斗而不破”的根源。
岸田的这番话语,显然是在和美国唱“二人转”,绝不会是岸田文雄的个人意志。
因此,我们对于日本的战略,应该是定下一旦其武力介入台海,就把它打回石器时代的“底线决心”。同时,也应该基于日本离不开中国的现实,致力于削弱美日同盟,减少战略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