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星 | 关天翔:科幻创作是凌驾于时空之上的极致享受
张政
张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专业内容主要是教外国人汉语,需要有比较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汉语基础。个人平常比较喜欢看电影、品鉴美食。短篇小说《她》获得本次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征文大赛三等奖。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科幻小说创作的呢?
张政:我是上大学才开始创作科幻小说的。因为我从小就看了许多和科幻有关系的作品,像北京折叠这种,我个人认为它的科幻意味其实比较小的,但更多的是能够反映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自己对社会的一种看法,所以我现在在写科幻类文学的时候,更倾向于把科幻作为一个契机,让我能够把我自己对社会对未来的思考融入在里面。
高校科幻:您是如何定义“科幻”的?
张政:我觉得科幻是把科学和幻想结合起来的,在一定科学的基础是进行一定的想象。它是和幻想有一定的区别的,科幻更多来自于人类基于现在的科技发展对未来进行的一种想象。
高校科幻:对您来说科幻意味着什么?在您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张政:科幻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现实与未来的调和剂,我能够通过科幻文学去想象未来,也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文章来表达我对未来的想法。在我的生活中科幻文学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让我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异类,有人能够和我有一样的想法,一样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挑战。
高校科幻:你有特别喜欢的电影吗?有没有哪部科幻电影对你的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
张政:我看过很多科幻背景的电影,比如《流浪地球》《星际穿越》《复仇者联盟》之类的,我觉得《太空旅客》是对我启发比较大的,科幻源于生活,也能反馈生活,它让我开始思考享受当下重要还是不确定的未来更重要。
高校科幻:大家都知道您汉语国际专业,但是对您的专业又不是很了解,您能给简单介绍一下吗?
张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汉语国际教育基本素养及基本技能和汉、英(外)双语知识及实际运用能力,能在各类学校从事国际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在国内外相关部队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以及相关文秘工作的双语型、跨文化、复合型、实践型专门人才。通俗来讲这个专业的对口出路有两条,一个是对外汉语教学,一个是国家汉办。但是这两条路都是需要研究生起步,所以如果感兴趣,而且有能力考研,这会是一个相当于中国国家名片的行业。
高校科幻:专业学习对您的创作或者其他方面有什么影响吗?
张政:我的专业里面有许多是和现当代文学有关的,可以把许多老师讲过的写作手法融入其中,像草蛇灰线之类的,用最朴素的叙述方式去讲好一个故事,一定要有真情实感。
高校科幻:您在科幻小说的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
张政:我认为灵感远远比努力重要,有好的想法,写的会很快。但是一定要去写,因为光有灵感不把他付诸于行动,再好的灵感也是白搭;一定要动笔,因为在写的过程中才会发现会有许多新的思路。
高校科幻:对目前热炒科幻IP的现象怎么看?科幻产业化会对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张政:我觉得事物都有两面性,科幻ip的出现代表着科幻文学不再作为一种小众的文学类型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作者能够被大众熟知,但是也会让文学泛资本化 ,会使一定的科幻文学的质量下跌。
高校科幻:很多科幻征文比赛都提倡所谓的“硬科幻”写作,在您看来写“硬科幻”需要具备怎样的基础素质?
张政:我觉得硬科幻首先需要有丰富的基础理论性的知识,能够解释清楚这个故事发生的条件和背景其次需要有良好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能够不仅要想的到,更要写出来。最后一定要有新意,有创新,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
高校科幻:与国外科幻创作相比,您觉得中国科幻又处于什么水平?未来发展会怎样?
张政:我觉得和国外相比,国内还要很长一段路要走。国内很少有那种现象级的科幻作品,中国的科幻发展仍处于一个上升阶段,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诞生。
高校科幻: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张政:我觉得影视对我的启发很大,我看过很多那种有关科幻的电影和电视剧,我觉得它们大大提高了我的想象力,让我知道了很多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新想法,给了我很多灵感。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张政:希望中国的科幻氛围越来越好,更多的大学生、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可以了解科幻,热爱科幻。如果有能力的,可以畅想未来,输出优秀的科幻作品,为中国科幻输送新鲜血液,给世界科幻这个大厦添砖加瓦!
采访 | 任雨晨
文字编辑 | 任雨晨
排版 | 柯珂
审核 | 王俞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