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肆系列】水浒酒肆 宋时民俗
《水浒传》
施耐庵
门迎驿路,户接乡村。
芙蓉金菊傍池塘,翠柳黄槐遮酒肆。
壁上描刘伶贪饮,窗前画李白传杯。
渊明归去,王弘送酒到东篱;
佛印山居,苏轼逃禅来北阁。
闻香驻马三家醉,知味停舟十里香。
不惜抱琴沽一醉,信知终日卧斜阳。
传统小说叙事空间的差异是影响情节发展进程和情节形态的重要因素,而其又与一定社会文化形态和小说观念密切相关。
北宋城市经济空前发展,市井社会成为商业化和市民化的社会,在休闲娱乐中,茶坊酒肆、勾栏瓦舍等都是各种公共活动的场所。说唱文学活跃于市井社会,以市井生活和情趣为叙写对象,茶坊酒肆等公共民俗文化空间自然也成为小说文本重要的叙事空间。
诸如《水浒传》中,对酒肆空间文化的叙述,可以窥探宋时民俗生活载体的宋代酒肆文化。
酒肆是造反的空间
酒能使人肆无忌惮、口吐真言,所以许多造反的事情就发生在酒肆中。
《水浒传》中写了不少在酒店造反的事件,造反的人不一样,对于酒肆的使用也大不相同。
如第三十九回的浔阳楼酒店,它是高档酒店,宋江在此题造反诗。宋江一直是一个谨小慎微的忠孝之人,一日,他独自一人在浔阳楼倚阑畅饮,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于是趁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写下一首《西江月》:
▲图源孙强工作室
“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又饮了数盅酒,自己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在《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诗中的“凌云志”,表明了宋江抱负的非凡。
正是由于浔阳楼好酒的撩拨,触景伤怀,宋江积压在心头多年的远大志向、内心的愤懑不平、难于实现理想的忧愁苦闷像火山爆发一样喷涌而出,“敢笑黄巢不丈夫”表明他要造反了。
酒肆是英雄藏身地
英雄们为救卢俊义和石秀,派时迁潜进翠云楼。眨眼功夫,只见楼上火光冲天,各路英雄从四面杀入城中,救出二人。十里牌是孙新和顾大嫂在登州开的酒肆,顾大嫂利用酒肆作掩护,救出解珍、解宝兄弟。
酒肆是水泊梁山英雄的情报站。
酒肆的这种功能在书中第四十四回通过吴用之口说了出来:“专一探听吉凶事情,往来义士上山。如若朝廷调遣官兵捕盗,可以报知如何选兵,好做准备。”
第十一回写到的朱贵酒肆就具有这种功能,它设在梁山附近,专门收集情报,护送投靠梁山的英雄上山。如林冲上山时,朱贵把水亭子上的窗子开了,取出一张鹊画弓,搭上一支响箭,觑着对港芦苇射过去。
林冲道:“此是何意?”朱贵道:“此是山寨里的号箭,少刻便有船来。”随着梁山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这种特殊功能的酒店又增设三处:“目今山寨事业大了,非同旧日,可再设三处酒馆,……西山地面广阔,可令童威、童猛弟兄两个带领十数个火伴那里开店。令李立带十数个火家,去山南边那里开店。令石勇也带十来个伴当,去北山那里开店。仍复都要设立水亭、号箭、接应船只,但有缓急军情,飞捷报来。”
酒肆是商议要事之地
书中多次提到的巷口酒肆就具有这种作用。如在第四十四回中,戴宗、杨林在蓟州见破落汉子张宝等七八个军汉逼住在知府牢中做事的杨雄要钱,杨雄不给,正要厮打时,一个挑柴的汉子气不过,将军汉打得东奔西跑。戴宗、杨林见汉子是条好汉,特请他到巷内酒肆吃酒,到了阁子里,方知好汉姓名是石秀。
▲道扬出品《子云亭酒道馆》
免责声明:
1、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2、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用作于商业用途,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3、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 ,若恶意侵权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