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校园图书馆的功能拓展
阅读空间的功能拓展
所谓的“课外书”、“闲书”的概念早已被打破,现在学生的阅读已经由课堂阅读和教材延伸阅读转到了兴趣阅读,更具有主动性。这就对图书馆的阅读功能有了更多的要求,要更加灵活、开放,适合更多人的不同需求。

传统的图书馆,特别是图书馆面积小一些的图书馆,仅仅具有传统图书馆一般意义上的基本功能。而现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不仅仅是阅读图书,还需要交流,完成图书的“输入到输出”这个环节,对图书进行二次“消化”。这样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图书馆空间中设置相应的交流区域,或者是举行活动的空间。
如果学校除了图书馆,在走廊、楼梯间等公共区域也设有阅读空间。那么这些阅读空间的多能性设计,则能够方便地为师生提供更加多变的阅读需求。

教学空间的功能拓展
教学空间的功能拓展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在把原有教室与阅读空间相结合,另一个是把阅读空间当做教室来用。首先,通过电子设备或书架把图书馆的功能延伸到教室,既能改变传统教室功能单一,环境简单的情况,提升教室内的空间舒适感,还能方便学生阅读,提升图书利用率,减少图书馆等阅读空间的人数压力。学校图书馆的使用时间有明显的潮汐现象,除非老师有明确的课堂安排要去图书馆,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集中在课间和放学后的时间去图书馆。所以更加分散的阅读空间和延伸到教室的阅读设施、图书,既能方便师生,也能方便图书馆运营。

其次,越来越多的学校重新设计装修图书馆,在图书馆或其他阅读空间内,设置了更加灵活的桌椅、设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把学生带出教室,利用阅读空间的舒适性、多功能性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不断革新的教学理念下,图书馆早已经不能仅仅当做“设施”来使用,而是能够作为教学空间和教室、实验室等一样来完成教学工作。
交通空间的功能拓展
一些学校的校舍在建设时,设计的走廊、楼梯等交通空间预留比较宽大,前边我们已经提到了,这些空间可以设计打造成阅读空间。在符合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在走廊的一侧,或空间的合适位置增加书架桌椅,或整体装修成完整的阅读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在交通空间中学习、阅读、交流,丰富这些空间的日常功能,甚至可以使一些平时完全闲置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让学校的交通空间不再是简单的展示口号、标语,而是更深入地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便利和乐趣。

公共空间的功能拓展
学校的建筑设计有其独特性,室内会有一些厅堂、平台、楼梯间等空间,室外可能会有庭院,单独的亭台楼阁,以及一些单独开辟的场所。这些空间在不同时间段有着不同的利用率,甚至是长时间无人进入,且安全的。所以这些空间也可以利用起来,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打造成适合的阅读空间。和教室、走廊的阅读空间共同组成图书馆在校园内的广泛延伸。同时这些空间相对于教室和走廊又具有更大的面积和独立性,能够兼顾一些小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必到图书馆占用大空间。并且其空间的特殊性,能打造出有别于教室和图书馆的环境效果,提升学生在学校的校园生活体验。